很多人認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無數家長不惜拿出多年積蓄購買價格高昂的學區房。然而,在購買學區房時,一些家長對學區房的政策不了解,一不小心就誤入購房陷阱,花了大價錢,不僅沒買到學區房,還反而影響到孩子的入學。小編整理了以下關于學區房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片內生入學辦法
1. 片內生的界定。
五城區小學凡屬以下情況之一者,均應作為片內學生安排入學:
(1) 父(母)及適齡子女戶籍同在招生片內,父(母)持有同一地點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本辦法所述的房屋所有權證和不動產證書如無特指皆為100%產權的住宅用房)并作為日常生活居住地的。在招生時持有福州市人才共有產權住房和福州市共有產權住房(保障類)視同個人擁有產權。
(2) 父母雙方五城區內無房,父(母)及適齡兒童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屋(祖父母輩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作為日常生活居住地,且戶籍在同一地點的(如祖父母輩戶籍不在同一地點應提供直系親屬關系證明)。
(3) 祖輩和父輩共有房產(除祖輩、父母外,房屋所有權證上沒有其他人,父母房產份額在50%及以上),適齡兒童及父母一方戶口在房產所在地,并作為日常居住地的。
2. 根據《福州市教育局關于實施“六年一戶學位”政策的通知》(榕教綜〔2021〕50 號),五城區小學在“片內生”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六年一戶學位”(即“一套房產六年內提供一戶家庭學位”)辦法。
2021 年11 月30 日以后(不含2021 年11 月30 日)取得房產(不含此前已簽訂房產交易合同并辦理網上備案但未取得產權證情況)的家庭,自子女入學登記之日起,對該房產學位予以鎖定六年。2021 年11 月30 日以后購買的房產,被用于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小學居住地登記,或被用于他人子女落戶(即掛戶生)就讀公辦小學,均視為占用該處房產片內學位。適齡兒童符合“片內生”條件,但不滿足“六年一戶”要求的,由戶口所在區教育局按照就近入學原則統籌安排入學。
3. 公辦小學應保證片內生入學。片內生的具體認定、審核由招生學校負責,有爭議的由區教育局裁決。
4. 報名時應提供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等。
(二)其他政策照顧對象入學辦法
1. 現役軍人子女按《福建省貫徹<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實施辦法》(政聯〔2013〕1 號)及其補充通知(閩政聯〔2017〕1 號)精神予以照顧安排,軍人子女照顧對象由區人武部負責審核,區教育局復核后安排就學。需提供的材料:(1)軍人所在部隊團級政治部的函件(需人武部蓋章確認);(2)軍人身份證明;(3)軍人結婚證;(4)居民戶口簿等關系證明等原件及復印件。
2. 高層次人才子女按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高層次人才子女就讀中小學和幼兒園工作的通知》(閩教基〔2015〕34 號)、《福州市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辦法》(榕政綜〔2014〕303 號)、《關于福州市開展2018 年引進優秀博士工作的通知》(榕委組通〔2018〕6 號)精神予以照顧安排。需提供的材料:(1)福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轉)學申請登記表;(2)中央、省、市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高層次人才入選文件、人才證、閩都英才卡或閩都博士卡;(3)工作單位證明;(4)引進人才及子女戶口簿、身份證及出生證等原件及復印件。人才所在的單位或人才本人應于6 月16 日-6 月30日通過“閩政通”app 或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進行申請,同時還要通過小學招生預報名系統參加網絡預報名。
3. 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入學按公安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 號)及省教育廳有關要求辦理。需提供的材料:(1)提供英烈、因公犧牲、傷殘等證明材料;(2)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與子女的戶口簿(如子女與父母不在同一本戶口簿,則需分別提供戶口簿及出生證、結婚證等能夠證明相互關系的證明材料)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4. 消防救援人員子女按《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全市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機制的建議》(榕政辦〔2018〕279 號)及《福建省應急管理廳福建省教育廳 關于做好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工作的通知》(閩應急〔2019〕51 號)精神予以照顧安排。需提供的材料:(1)提供消防救援人員等證明材料;(2)消防救援人員與子女的戶口簿(如子女與父母不在同一本戶口簿,則需分別提供戶口簿及出生證、結婚證等能夠證明相互關系的證明材料)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5. 在我市投資經商的港澳同胞、華僑子女、外籍子女及優秀回國人員子女等屬國家、省、市特殊照顧對象的,按國家、省、市有關政策規定予以照顧安排。需提供的材料:(1)投資經商相關證明材料;(2)港澳同胞、華僑、外籍子女身份證 明;(3)由公證部門公證的委托書(如果是適齡兒童父或母監護,無需提供)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6. 臺商子女可以到區域內相對就近的定點小學就讀,也可以在居住地片區內小學就近入學。臺商子女是指臺灣同胞投資者子女及臺資企業的臺籍工作人員子女。臺商子女由監護人向市臺辦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入學所需材料,經市臺辦審核后,符合條件的由市臺辦于7 月1 日前統一造冊報送市教育局辦理入學手續。需提供的材料:(1)適齡兒童父(母)的臺胞證和臺灣戶籍證;(2)營業執照(股東協議書)或聘書;(3)能證明適齡兒童年齡和父(母)子(女)關系的證件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倉山區接收臺商子女的定點學校:福州市麥頂小學、福州市倉山小學、福州市倉山區實驗小學。
7. 長期寄養在親屬家中且戶籍關系同在片區內的孤兒、烈士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可經區教育局審批后就近安排入學。需提供的材料:(1)符合政策性照顧的相關證件;(2)居民戶口簿;(3)由公證部門公證的委托書;(4)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實際居住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8. 住宅被征收人適齡子女可依住宅征收部門的住宅征收安置協議、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按以下辦法安排入學:
(1) 原地安置且戶口在原居住地片內的,可在原居住地片內小學入學,也可由戶籍所在地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2) 異地安置且已把安置地作為日常居住地但戶口未遷移的,可由安置地所在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3) 貨幣補償安置且尚未購房的,可由戶籍所在地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以貨幣化安置補償款購買商品房后,自《房屋征收貨幣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之日起3 年內,被征收人子女仍可在原被征收住宅劃片區內小學入學。
需提供的材料:①正式有效的住宅征收部門的拆遷安置協 議等證明材料;②居民戶口簿;③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居住情況證明(租賃房屋合同)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住宅被征收人子女若屬于異地安置的,由其監護人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隨帶相關的證件于7 月1 日至5 日到安置地片區學校進行入學憑證初查,學校于規定的時間統一匯總報區教育局復查, 家長于 8 月 18 日至 20 日到意愿學校查詢核查結果。
若屬于貨幣補償安置且尚未購房的,由其監護人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隨帶相關的證件于8 月18 日至20 日到區教育局初教科進行入學憑證核查, 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
9. 臺灣、香港、澳門籍及外籍適齡兒童和華僑子女需要在居住地附近小學入學,可向居住地對應的學校提出申請,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外籍適齡兒童應向經備案的具備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資格的學校提出申請。父(母)片內有房屋所有權證(不動產權證書)的臺胞適齡兒童,學校可比照片內生規定(戶籍要求除外)安排入學。
父(母)作為監護人,需提供的材料:(1)臺灣、香港、澳門籍、外籍適齡兒童、華僑子女身份證明;(2)適齡兒童出生證;(3)父(母)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實際居住證明、居住證)、居民戶口簿(或身份證明);(4)適齡兒童臺灣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其他人作為法定監護人,需提供的材料:(1)臺灣、香港、澳門籍、外籍適齡兒童、華僑子女身份證明;(2)由公證部門公證的委托書;(3)監護人的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實際居住證明、居住證)、居民戶口簿(或身份證明);(4)適齡兒童臺灣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居住證、境外人員臨時住宿登記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10.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因故在暫住的倉山區申請就學,經區教育局審批后統籌安排入學:
(1) 父母雙方從事地質勘探等流動性較大的工作,需由親屬照管的學生;
(2) 父母雙方因工作調動不在學生戶籍地工作,需隨父母居住生活的學生;
(3) 父母離異,撫養一方無法履行監護人職責或喪失監護能力,確需由其親屬撫養監護的學生。
需提供的材料:①符合政策性照顧的相關證件;②居民戶口簿;③房屋所有權證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居住情況證明(租賃房屋合同)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1、五年一戶
簡單來說就是,你買了這套房子,在5年之內只有1個“學位”,如果你3年后轉手賣,接手的人也想要通過買房子讓孩子上學,那么還需要再等2年才可以申請學位。
2、一房多校
這個政策也對教育資源分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前一套房子只可以對應一個學校,“一房多校”政策出臺后,一套房子可以對應多個學校,打破了就近原則,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性,也可以讓其他片區的學生也有機會讀好學校。
達州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0廣安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9宜賓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11南充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