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青海高考 > 正文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更新:2024-03-20 13:04:57 高考升學網

一、青海民族大學青海高考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1、2021年青海高考理科類考生上青海民族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34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738名,招生錄取人數為786人;

2、2021年青海高考理科類考生上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預科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3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922名,招生錄取人數為200人;

3、2021年青海高考理科類考生上青海民族大學(藏漢雙語授課)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43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386名,招生錄取人數為55人;

4、2022年青海高考文科類考生上青海民族大學(蒙漢雙語授課)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32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820名,招生錄取人數為17人;

5、2022年青海高考文科類考生上青海民族大學(預科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需要41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74名,招生錄取人數為50人;

二、青海民族大學在青海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青海民族大學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數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6 223 29075 省政府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50 345 15095 省政府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797 352 14087 省政府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200 381 10125 省政府
青海 2022 理科 本一 105 416 6458 省政府
青海 2022 文科 本一 17 322 11820 省政府
青海 2022 文科 本一 50 415 4474 省政府
青海 2022 文科 本一 234 427 3616 省政府
青海 2022 文科 本一 150 459 1885 省政府
青海 2022 文科 本一 75 477 1273 省政府

2、2021年青海民族大學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數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6 255 26664 省政府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50 340 15564 省政府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786 346 14738 省政府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200 395 8922 省政府
青海 2021 理科 本一 55 434 5386 省政府
青海 2021 文科 本一 16 318 11057 省政府
青海 2021 文科 本一 50 407 4493 省政府
青海 2021 文科 本一 286 410 4296 省政府
青海 2021 文科 本一 150 454 2237 省政府
青海 2021 文科 本一 85 468 1741 省政府

3、2020年青海民族大學在青海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數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青海 2020 理科 本一 551 369 12552 省政府
青海 2020 理科 專科 16 343 15823 省政府
青海 2020 文科 本一 178 452 3083 省政府
青海民族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長沙學院和青海民族大學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和武漢城市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和天水師范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蚌埠醫學院和青海民族大學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沈陽工程學院和青海民族大學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保定學院和青海民族大學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和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西安科技大學和青海民族大學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和山西能源學院哪個好 2024分數線排名對比
青海民族大學吉林錄取分數線及招生人數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三、青海民族大學2023年最新學校簡介

青海民族大學創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學府。學校于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成為青海省最早開展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單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2014年,經教育部批準,我校與天津大學聯合招收培養服務國家戰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建校以來,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肩負黨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雙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和民族地區發展,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發展、與青海共命運,譜寫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氣壯山河的精彩華章。學校始終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區,牢記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辦學的宗旨,堅守民族院校的辦學定位,培養了10萬余名來自民族地區、服務民族地區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萬余名畢業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現出以改革先鋒杰桑?索南達杰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學生和53名省部級領導干部、1300多名廳局級領導和120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00余名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為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生態保護和各項改革發展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目前,共有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學生在校學習,其中少數民族學生8385名,占在校學生的55.32%。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有效匯聚了李文實、夏日東、羋一之、胡安良、祁順來、毛繼祖、賈晞儒、吳啟勛、馬成俊等一批知名學者和青年才俊,極大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學校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學校現有1177名教職工,專任教師734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58名、副高級職稱276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97名。擁有國家領軍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領軍人才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7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獲得者2名、全國優秀教師5名、全國模范教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杰出人才1名、青海學者1名。學校高度重視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建設,人文社會學科始終在青藏高原地區具有優勢地位,與青海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相銜接的新能源、新材料、鹽湖化工、藏醫藥等理工類學科建設形成規模、富有特色。學校現有23個學院(含青海干部網絡學院),一個民族學國家級一流建設學科和中國語言文學省級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8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59個本科專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本科、碩士、博士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學科涵蓋文學、理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醫學、工學、哲學、藝術學十一大門類,其中人文社科類本科專業33個,占比為55.93%,理工醫類本科專業26個,占比為44.07%,形成了較為綜合的文、理、工學科結構布局。學校始終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時代前沿,服務國家戰略,開展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論和現實價值的標志性成果。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9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5項、冷門“絕學”項目4項,教育部重大招標攻關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托項目1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361項;出版專著教材296部,發表論文1822篇,為各級政府提供智庫報告70余項。現有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語言文學重點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環境資源法學重點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重點研究基地等7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喜馬拉雅山地國家研究中心、中亞-土庫曼斯坦研究中心等2個國家民委國別中心,擁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學研究所等8個省級科研機構和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等27個校級科研機構;有國家民委青藏高原資源化學與生態環境保護、青藏高原藏藥資源保護與開發、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與天津大學聯合共建實驗室、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有1個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編輯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

最新圖文

青海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0 11:0:47

青海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0 10:0:00

青海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院

時間:2024-07-02 15:0:23

青海高考錄取結果什

時間:2024-07-02 13:0:3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青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