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提高教育質量行動三規劃、加強教研科研工作。針對基礎教育新課改,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以學科為單位制定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常規,使教學秩序更加規范。制定課堂教學評價方案,逐步提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監控、教學研究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不同學段不同特點的符合我校實際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加強教材研究與培訓,開展“月教材研究”主題活動。各個學科,每月開展一次不同形式的側重于新課改教材的研究活動,及時解決教師在使用新教材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強化學科教研,發揮學科教研優勢。發揮學科教研員、中心備課組、兼職教研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作用,有效整合學科資源,形成學科教研引領團隊,開展具有學科特點的教研活動。加強薄弱學科教研,小學階段,開展數學、語文分科教學實驗,逐步擴大實驗范圍。
、創新教研活動方式。開展“精品教研”、“學科教研日”等活動,充分利用齊齊哈爾教研網,推廣小學數學bbs論壇經驗,逐步開通小學所有學科網上教研論壇,實行網上互動式教研,強化教研隊伍的引領作用。針對學科教學中存在的理念性問題,做專題講座或報告,澄清模糊認識;針對學科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操作上的問題,組織富有實效性的案例式活動,提供實踐引領;在開展學科多項課題研究的同時,發現、總結、推廣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經驗或研究成果;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開展網上教研活動。
、加快推進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堅持執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實行就近劃片招生,嚴禁舉行或變相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招生。完善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辦法,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小學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三)扎實開展陽光體育行動
、改進學校體育工作。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級每周課時,小學—級每周課時。必須保證每天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并將其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
、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活動。定期組織綜合性或專項性的學生體育運動會。學校每要召開春、秋季運動會。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校園藝術節”、大型運動會、合唱比賽、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冰球、速度滑冰、獨唱、獨奏、獨舞比賽、群眾舞蹈比賽、美術作品展覽等系列的藝術體育活動。
、深入開展“創建藝術體育特色學校工程”。因地制宜地經常開展以學校、班級為單位的學生體育活動和競賽,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有體育特色。注重發展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兩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
(四)扎實開展人才強教行動
、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組織開展公開教學暨校長聽課、評課活動,開展骨干教師傳幫帶活動,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傳幫帶作用,骨干要教師承擔青教師的幫帶任務,與青教師結對子,開放課堂,從中評選“學科教學名師”,開展教學指導研究工作。組織名優教師、學科帶頭人“開放課”活動,使教師間的學習日常化、平實化。立足課堂,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培訓教師適應新課程要求的專業能力,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行為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