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寧夏高考語文卷難不難 試卷難度點評解析(word文字版下載)
挑燈夜戰,伏案苦讀,書山題海……十年寒窗,莘莘學子們就要迎來高考的“臨門一腳”。走進高考考場,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求學著實不易,每個國人都感同身受,所以,就在此刻祝福考生們“展現真才實學,佳績定能勝出。”再說一句不管你考得好還是假如沒考好,都要平常心對待。
那么2018年寧夏高考語文卷難度系數如何,今年語文卷難度和去年相比會是怎么樣?高考升學網就2018年寧夏高考語文卷做了一個本地區的考生調查,這個調查結果應該可以反饋出今年寧夏高考語文的難度系數。
一、2018年寧夏高考語文卷難度調查問卷統計表
本次高考語文卷難度調查問卷得票人數大體分布情況:
1、比去年難:110人
2、比去年容易:308人
3、和去年難度相當:90人
4、不好比較:12人
二、2018年寧夏高考志愿填報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要知道
志愿填報時間
志愿填報實行公布分數后,通過網上分時填報。
6月23日至27日:填報本科(含本科預科、高水平運動隊、高水平藝術團、高校自主選拔、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不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志愿、藝術類本科專業(不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藝術類本科專業)志愿、體育類本科專業(不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體育類本科專業)志愿。
8月1日至4日:填報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含獨立學院、民辦高校藝術本科類專業和體育類本科專業)志愿,高職(專科)、定向培養士官、高職(專科)公安專業、高職(專科)藝術類專科專業和體育類專科專業)志愿。
各批次中的“征集志愿”填報時間在各批次錄取期間另行向社會公布。
考生填報志愿必須根據寧夏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院校及專業計劃,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按照網上志愿填報辦法由考生本人選擇填報學校和專業志愿,并對所填報志愿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因考生本人填報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對自愿放棄志愿的考生,凡在年度集中填報志愿、征集志愿結束后,錄取過程中和結束后申請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次集中填報志愿和征集志愿錄取機會,即凡二本及二本以上批次(含提前批次)申請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年度二本及以上批次所有志愿(包含征集志愿)的錄取,允許其參加三本和高職(專科)批次的志愿填報和投檔錄取;凡三本、高職(專科)批次(含提前批次)自愿放棄志愿錄取的考生,視為放棄本年度所有志愿(包含征集志愿)的錄取。
填報免費師范教育專業志愿的考生須簽訂《師范生免費教育協議書》。填報定向志愿的考生須在填報志愿前與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填報寧夏醫科大學國家中西部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專業志愿的考生須在填報志愿后錄取前與寧夏醫科大學簽訂《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協議書》。填報高校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招生計劃的志愿時,除按要求填報外,還需寫出書面申請并由考生家長或監護人簽署意見(考生本人、考生家長或監護人須親筆簽名),于6月30日前交縣(市、區)教育考試中心。
填報軍事院校(含定向培養士官)志愿的考生,只限于普通高中應屆、往屆畢業生,未婚,年齡不低于17周歲、不超過20周歲(截至2018年8月31日);填報公安類非現役院校或專業志愿的考生,年齡不超過22周歲(1996年9月1日后出生);填報公安類現役院校或專業志愿的考生,只限于應屆、往屆高中畢業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0周歲(1998年9月1日后出生);填報體育類專業志愿的考生,年齡不超過25周歲(1993年9月1日后出生)。
報考類別對填報志愿的限定:
(1)文史類考生不得兼報理工類專業;理工類考生不得兼報文史類專業。
(2)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并填報藝術類專業志愿的考生,不得填報提前批錄取院校的非藝術類專業志愿。
(3)體育術科測試合格并且填報提前批錄取院校體育類專業志愿的考生,不得填報提前批錄取院校的非體育類專業志愿。
志愿設置
體育類專業,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第一、二、三、四批次和各批次的少數民族預科班采取“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要求進行設置;
體育類專業、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各批次中的少數民族預科班設置A、B、C 三個并列的院校志愿;第一、二、三批本科及第四批高職(專科)設置A、B、C、D 四個并列的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均設置6個專業志愿及1個專業服從志愿;
本科藝術類B段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按專業大類投檔,每個專業大類分別設5個并列的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調劑志愿;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的招生計劃,設置“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的填報同樣采用“平行志愿”模式。
提前批次軍事、公安、免費師范、外語等本科專業,寧夏醫科大學中西部農村訂單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專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華僑大學、部分港澳地區高校等院校本科專業,采用“順序志愿”模式。設置2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1個院校調劑志愿。
本科藝術類A段、C段,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本科藝術類,高職(專科)藝術類均采用“順序志愿”模式,設置1個院校志愿,6個專業志愿和1個專業調劑志愿。
調配志愿
專業服從志愿是指所填報的某院校專業未被錄取時,愿否調配到該院校的其他專業。
院校服從志愿是指某批次所填報院校未被錄取時,愿否調配到同批次錄取的其他院校。院校調劑志愿投檔后,由院校安排專業,考生所填其他院校的專業志愿無效。
25.達到第一、二批本科錄取分數線以上的考生和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職(專科)填報志愿資格線以上的考生,方可填報相應批次的“平行志愿”。達到第一、第二批本科院校同批次錄取分數線下20分以上的未錄取考生和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職(專科)院校填報志愿資格線以上的未錄取的考生,方可填報相應錄取批次的“征集志愿”。
符合《自治區招生工作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明確我區普通高校招生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考生報考條件的通知》(寧招委〔2015〕9號,簡稱《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國家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達到國家專項計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可填報國家專項計劃志愿;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符合有關高校相關錄取要求的考生,可填報高校專項計劃志愿;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地方專項計劃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規定,并達到地方專項計劃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可以填報地方專項計劃志愿。不符合《專項計劃報考資格》中規定實施區域和報考資格的考生,填報的各類專項計劃志愿無效。
加大對專項計劃貧困家庭考生的政策傾斜,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民族班和少數民族預科班只招收少數民族考生,少數民族考生應積極填報民族院校志愿。達到本科相應批次錄取分數線(三批本科為填報志愿資格線)下80分以上的少數民族考生和達到高職(專科)填報志愿資格線下60分以上的少數民族考生,方可填報相應錄取批次少數民族預科班志愿。
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只限總政審查備案的考生報考。達到本科相應批次錄取分數線下80分以上,經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審查備案的考生方可報考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志愿。
取得寧夏2018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統一考試美術與設計學類、音樂學類、舞蹈學類專業合格證的考生,方可填報美術與設計學類、音樂學類、舞蹈學類專業志愿;參加寧夏2018年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專業統一考試報名并取得高校單獨組織的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考試合格的考生,方可填報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志愿。
三、2018年寧夏高考重點相關文章
數學:調控難度 穩中求新
“2018年數學科高考命題強調邏輯推理等理性思維能力,重視數學應用,關注創新意識,滲透數學文化。”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組專家介紹,試卷穩中求新,合理調控整體難度,并根據文、理科考生數學素養的綜合要求,調整文理科同題比例,為新一輪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的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
命題專家透露,在應用題中,把考查的重點后移到對數據的分析、理解、找規律,減少繁雜的運算,突出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如全國II卷第18題,以環境基礎設施投資為背景,體現了概率統計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試題采用真實數據,增強了試題情境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數學試題把中華文化的精華引入高考數學,既打上中華文化的烙印,又有東方數學的特點。”命題專家介紹,如全國III卷第3題以優秀的中華木土文化為背景,以榫卯為載體,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圖形的轉化能力。理科數學I卷第10題以古希臘數學家希波克拉底在研究化圓為方問題時曾研究過的圖形為背景,設計了一個幾何概型問題,引導考生熱愛數學文化,關注幾何之美。
此外,試題采取多樣的形式、多角度的提問、不唯一的答案,降低題海戰術、機械刷題的收益,從而起到減負的作用。“如文科數學I卷第17題在所求數列中加入了討論,判斷問題,通過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設問展現了思維的過程,充滿了探究的味道,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研究型學習的理念。”專家說。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輪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背景下,數學卷調整了II卷、III卷文理科同題比例,采用“Y字型排列”,即文理科容易題和中檔題相同,構成試卷的基礎,在中途文科增加中檔題,理科增加較難題,組成文理科不同難度結構的試卷。對此,專家解釋道,“通過這樣先合后分的設計達到一石三鳥的目的:一是增加文理科共同題的比例,二是提高文科試卷的得分率,三是增強理科試卷的區分效果。”
語文:較高質量 合理難度
今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份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份,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分省自主命制5份,所有試題均保持較高質量及合理難度。
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牢牢扣住“”和“新一代”的歷史內涵與特點,以培養和選拔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具備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優秀人才為目標,追求命題的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和示范性。在總結并繼承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反映時代要求、助推素質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從而更好地彰顯和發揮語文科在高考科目體系中“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功能。
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立德樹人:揚帆,化育新一代
高考語文命題立足于時代特征,著力于把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中國的偉大成就以及團結奮進、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精神有機融入命題。試題鮮明地體現出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的指導意義,明確傳達立德樹人的價值導向,增強考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考生樹立遠大理想,投身建設偉業,在接力奮斗中追夢、圓夢。
1.融會新思想,增強“四個自信”
今年的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命制充分調動文化積淀,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整個試卷之中,并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如全國I卷作文試題“世紀寶寶中國夢”:
2000年 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 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 基本實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試題既選取新世紀以來中國在科技、民生以及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成就作為材料,又選取“2020”“2035”這兩個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間節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的偉大目標作為材料,充分發揮作文的積極導向功能,更創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這樣飽含啟迪、指明方向的引導語,啟發考生強化自己的代際身份感、集體認同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采、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從歷史的縱深與未來的愿景中,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時代的深刻關聯,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獲得感、榮譽感、責任感,更切實地感受到“四個自信”,在實現、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斗中放飛青春夢想。
寧夏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09 11:0:45寧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09 11:0:03寧夏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09 10:0:32寧夏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09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