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是廣東東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學校所在地東莞,是中國近代歷史開篇地、改革開放前沿地,經濟實力雄厚,擁有“全國文明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 “全國籃球城市”等多個稱號。
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5月提前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以良好成績通過,2010年6月與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準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0年8月獲批為廣東省立項建設的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確定為廣東省重點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學校經省民政廳批準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籌集教育發展資金4.6億多,設立了“楊振寧獎學金”等。
現有松山湖、莞城兩個校區,共占地2210畝,其中松山湖校區占地1870畝,坐落在科技與山水共一色的松山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座花園式、現代化的校園,辦學設施完備,教學實驗設備充足,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莞城校區面積340多畝,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兩校區體育場地面積約45000多平方米,是國家田徑隊掛牌基地,2006年成功協辦了廣東省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圖書館總建筑面積45020平方米,累計藏書193萬冊,有39個數據庫、170萬冊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兩校區建成萬兆帶寬主干、部分千兆帶寬到桌面的校園網,建立了3.8萬個信息點。
建有16個實驗教學中心,其中“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現代傳媒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經管信息化與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移動通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智能制造創新創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9個是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學為重點,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15個學院、48個本科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應用化學、環境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等9個工科本科專業在廣東省第一批本科錄取批次招生,部分專業在江西、海南、甘肅、貴州、河南、河北、四川、山東、重慶等。ㄖ陛犑械谝慌究普猩瑫r還面向22個。ㄗ灾螀^、直轄市)招生,F有普通全日制學生20429人,成人教育學生10743人,迄今為地方培養各類人才約11萬人。學校舉辦了本科獨立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現有普通全日制學生20220人。
大力實施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工程,重視教師素質能力提升,以超常規措施,面向全球引進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與產業一線、把握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杰出人才” “學科領軍、骨干人才” “產業精英人才”以及創新創業團隊。現有教職工1418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180人、副高職稱人員335人,博士52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2015年9月高水平理工科建設以來,學校共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462人,包括徐建中、陳和生、周炳琨、王立軍、盧秉恒、楊志峰等雙聘、特聘院士6人,柔性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外國院士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10人,中組部“”學者8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青年“”學者1人等;現有“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省級培養對象11人;實現東莞市“青年”和學!皣野偾f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計劃”“珠江學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現已招收博士后21人。
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校企合作、科教融合、實踐育人、創新育人,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建立了421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和13個創業見習基地,聘請了53名創業導師;建立了華為網絡學院、中興通訊學院、粵臺產業科技學院、粵港機器人學院、智匯谷現代網商學院、先進制造學院(長安)、微軟IT學院、360網絡空間安全產業學院等9個特色產業學院;積極開展“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建設,建立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孵化了一大批學生企業。
歷年來,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以上,75%左右留東莞發展創業,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來東莞理工求學,留東莞發展創業”已深入人心。
高度重視發展研究生教育,2005年起先后與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啟動了校校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2015年11月,廣東省教育廳與東莞市政府決定依托我校建立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東莞),聯合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等省內高水平大學及東莞市新型研發機構、龍頭骨干企業等共同開展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2005年以來,學校(含聯合培養基地)共招收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411名,其中已畢業186名,在讀225名。學校教師中獲合作高校兼職研究生導師資格116人。
大力開展學科建設工作,圍繞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發展關鍵任務,以智能制造技術與工程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智能制造領域新型優勢學科專業群,F有廣東省重點學科6個,分別為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在第一期學科建設工作中,認定化學工程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中國語言文學等5個校級重點學科;在第二期學科建設工作中,認定工商管理、環境工程、工程熱物理、光電信息工程、結構工程、應用數學、法學理論、區域經濟學等8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進教學水平提高,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設立科技創新研究院,積極打造高層次人才聚集平臺、高科技產品研發平臺、高績效技術轉移中心和高質量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參與“科技東莞”工程,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等國際知名企業、名牌大學、著名科研院所積極開展科研平臺建設合作,與西門子公司共建了全國首家高校智能制造創新中心以及建設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東莞新能源研究院、廣東省分布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型納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德精密制造技術中心等一批重點科研平臺。現有省級平臺24個,市級平臺25個,其中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廣東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4個、廣東高校國際暨港澳臺合作創新平臺2個、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廣東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東莞市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個、東莞市級重點實驗室19個、東莞市工程中心2個,市廳級社科科研平臺2個;另建有聯合實驗室5個,校內科研機構15個。近三年,承擔了國家973項目課題、863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21項,科研總經費9億多元。獲得了日內瓦國際專利技術成果博覽會金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教育部技術發明獎、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和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科技獎勵及一批發明專利。
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化創新改革,把握新生入學教育起點,把握學生社區這個基礎場域,把握互聯網這個重要空間,把握新型師生關系這個強大支撐,把握社會實踐這個核心環節、提升實踐育人水平;全力鑄造莞工價值觀,以校訓“學而知不足”為統領,將“以卓越的創新教育與實踐造福社會”的辦學理念內化為全體師生共同恪守的價值準則、外化為全體師生的行為習慣;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突出人才育成定位、突出師生主體地位、突出雅俗交融品位,重點培育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文化,通過競爭性資源配置、發掘師生在文化建設中積極性,共同淬煉一批有時代性、青春性、地域性、包容性的文化品牌項目群,形塑具有特色的莞工文化體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8度獲得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表彰;在“挑戰杯”全國和省級競賽中屢獲佳績,獲得“創青春”全國金獎,兩度獲廣東省“優創杯”;近年來,學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廣東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大中專學生科技學術節及校園文體藝術節、廣東省高校環保辯論賽、廣東省大學生籃球聯賽等各類體育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學生藝術團堅持“送文藝下鄉”,經常深入市內有關社區、企業園區等基層開展文藝演出,深受好評。
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學校與一批世界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與交流協議,包括但不限于法國國立工藝學院、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等40多所知名大學。在辦學國際化方面,東莞市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東莞理工學院法國國立工藝學院聯合學院(以下)于2017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可同時頒授東莞理工學院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工學)和法國國立工藝學院學士學位證書。2015年成立廣東省首個粵臺聯合培養項目粵臺產業科技學院;在海外布局方面,學校在加拿大設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東莞理工學院加拿大海外中心”,在澳大利亞設立“東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創新中心”,在美國和俄羅斯分別設立兩個海外人才工作站“東莞理工學院美國高層次人才工作站”“東莞理工學院俄羅斯交流中心”,在臺灣設立“東莞理工學院臺北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接下來將加快推進以色列創新中心設立工作,致力于打造國際化的離岸孵化基地、人才交流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在國際化教學改革方面,啟動“4+1”工管復合型中美本碩聯合培養項目,成立國際商管系建立金融學專業國際班,采用全英文教學,與國外40多所高校開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在國際科技合作方面,已經建設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廣東高校國際暨港澳臺科研合作創新平臺??“中德精密制造技術中心”和兩個國際學術交流平臺??“中法互聯網+精準農業關鍵技術國際合作平臺”“東莞理工學院中加創新創業平臺”;在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方面,普通語言外教21人,外籍高層次人才7人,港澳臺籍教師(含高層次人才)43人,中法聯合學院法方師資20人,占專業課總師資50%以上;在學生國際化方面,國際學院致力于開展外國留學生教育,已招收來自20個國家的152名留學生;在校學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成常態化,學校每年提供過百萬獎學金支持優秀學生赴外交流學習。
學校堅持知行合一、立德樹人,著力培養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求,勇于擔當、善于學習、敢于超越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廣大教職員工,銳意改革,求實創新,以超常規的熱情、超常規的努力、超常規的舉措,狠抓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創建工作落實,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和接班人,努力以卓越的創新教育與實踐造福社會,加快將學校建設成為工科優勢突出、應用特色鮮明、服務成效顯著的國內高水平理工科大學!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9 06:0:08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4 15:0:29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3 13:0:46湖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時間:2023-09-19 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