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內蒙古民族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內蒙古民族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內蒙古民族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內蒙古民族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內蒙古民族大學預測分數線是228分到559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238701名到2687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內蒙古民族大學在河北2022年物理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8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6171名;
2、內蒙古民族大學在內蒙古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7760名;
3、內蒙古民族大學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6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8768名;
4、內蒙古民族大學在貴州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0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560名;
5、內蒙古民族大學在陜西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2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584名;
6、內蒙古民族大學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26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487名;
1、2022年內蒙古民族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天津 | 綜合(物 和 化) | 本科A | 2022 | 503 | 34329 |
天津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527 | 29427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534 | 28011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535 | 27787 |
天津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A | 2022 | 544 | 25837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547 | 25215 |
天津 | 綜合(政) | 本科A | 2022 | 556 | 23348 |
天津 | 綜合(史 和 地) | 本科A | 2022 | 559 | 22708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389 | 104144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33 | 17303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372 | 23870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87 | 10617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46 | 70884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88 | 1349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29 | 2962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36 | 2776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46 | 52803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65 | 47468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022 | 313 | 60893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477 | 5698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389 | 16398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18 | 12645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2022 | 228 | 28135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90 | 15376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42 | 71413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96 | 45332 |
吉林 | 理科 | 本二B | 2022 | 252 | 74729 |
吉林 | 理科 | 本二B | 2022 | 316 | 65955 |
吉林 | 文科 | 本二B | 2022 | 349 | 24872 |
吉林 | 文科 | 本二B | 2022 | 358 | 23856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72 | 59623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B | 2022 | 258 | 9989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30 | 12698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B | 2022 | 326 | 35031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96 | 39772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498 | 38505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75 | 130970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88 | 119141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29 | 13311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4 | 128768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6 | 33180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496 | 20164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01 | 18602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10 | 15865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69 | 70179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470 | 69586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491 | 5718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5 | 11063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0 | 25172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484 | 186561 |
山東 | 綜合 | 2段 | 2022 | 529 | 90893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7 | 214799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7 | 195268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8 | 36969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87 | 26821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或地)) | 本科 | 2022 | 492 | 24878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或地)) | 本科 | 2022 | 501 | 2170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452 | 968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61 | 9052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461 | 9052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65 | 87749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80 | 38350 |
湖南 | 歷史(歷史+(生物或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480 | 38350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485 | 35106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485 | 35106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490 | 32084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41 | 13399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45 | 129713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67 | 10550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78 | 936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90 | 81369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499 | 4215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02 | 39778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2 | 495 | 15011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96 | 148516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97 | 146989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02 | 138740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2 | 529 | 98246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21 | 8168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67 | 32119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531 | 24662 |
海南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2 | 531 | 24662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542 | 22053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2 | 554 | 19326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559 | 18176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96 | 14473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62 | 61879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7 | 137818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5 | 33387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20 | 73303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6 | 24560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4 | 72645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9 | 36699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24 | 78584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71 | 19018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96 | 57536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59 | 1448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282 | 24247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44 | 1524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92 | 17520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15 | 34159 |
新疆 | 理科 | 本二(單列類外語) | 2022 | 264 | 12487 |
新疆 | 文科 | 本二 | 2022 | 393 | 7186 |
新疆 | 文科 | 本二(單列類外語) | 2022 | 323 | 2687 |
2、2021年內蒙古民族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天津 | 綜合(物 和 化) | 本科A | 2021 | 493 | 35013 |
天津 | 綜合(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516 | 30067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525 | 28104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530 | 26962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533 | 26356 |
天津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A | 2021 | 533 | 26356 |
天津 | 綜合(政) | 本科A | 2021 | 546 | 23534 |
天津 | 綜合(史 和 地) | 本科A | 2021 | 555 | 21613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 | -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32 | 20056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 | -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80 | 106344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56 | 63576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506 | 13704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18 | 3034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40 | 2544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19 | 54275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50 | 46958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B | 2021 | - | -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021 | 171 | -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492 | 7169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2021 | 503 | 6073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19 | 16193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32 | 14575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B | 2021 | - | -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2021 | 190 | 33756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22 | 15692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34 | 69026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66 | 45559 |
吉林 | 理科 | 本二B | 2021 | 269 | 62955 |
吉林 | 理科 | 本二B | 2021 | 333 | 52908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64 | 8615 |
吉林 | 文科 | 本二B | 2021 | 358 | 20946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70 | 5344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B | 2021 | 221 | 9587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33 | 12713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B | 2021 | 322 | 32652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03 | 39238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05 | 38007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461 | 123723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63 | 122078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22 | 131209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6 | 119623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44 | 32119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499 | 19213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00 | 18912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02 | 18288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470 | 68188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478 | 64289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73 | 88216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43 | 20197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485 | 183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46 | 22759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8 | 208283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33 | 38698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23 | 26549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或地)) | 本科 | 2021 | 525 | 25736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62 | 8634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467 | 84008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72 | 81513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03 | 31752 |
湖南 | 歷史(歷史+(生物或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03 | 3175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08 | 29019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08 | 29019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11 | 27517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78 | 10234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482 | 98617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84 | 96725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05 | 46463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11 | 4222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81 | 16054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486 | 15281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88 | 150097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489 | 148964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18 | 109907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66 | 120666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83 | 22448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525 | 24582 |
海南 | 綜合(化 和 生) | 本科 | 2021 | 530 | 23372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538 | 21627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549 | 19180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 本科 | 2021 | 554 | 18097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35 | 14705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97 | 6048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1 | 175433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15 | 34178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17 | 78874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5 | 33334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71 | 68285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40 | 20928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19 | 75434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80 | 19448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94 | 57783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77 | 1371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277 | 242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42 | 15294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85 | 17723 |
新疆 | 理科 | 本二(單列類民族語文) | 2021 | 263 | 6353 |
新疆 | 文科 | 本二(單列類民族語文) | 2021 | - | - |
內蒙古民族大學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建高 校,也是國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經過63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形式多樣、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大學,累計培養各類人才19萬余名,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擁有霍林河、西拉木倫2個校區,占地面積1565畝,校舍建筑面積41.1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1.1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75.5萬余冊。學校設有23個教學單位、8個教輔單位、1個附屬單位,開設本科專業79個,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有服務國家特殊需求蒙藥學博士人才項目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學校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在校學生24252人,其中普通本科學生21638人、普通專科學生203人、碩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專科生398人。少數民族學生10801人,共計涵蓋32個民族,少數民族學生數占學生總數的44.50%。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國際合作教育、成人教育協調發展,多形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民族高等教育辦學體系。學校現有教職工2037人,其中專任教師1302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8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44人。另有附屬單位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職工2513人。在教師隊伍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國家級各類表彰10余人。學校實施“柔性引進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學部委員3名、“”3名、國家杰青1名。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專業1個,“ISEC”項目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個,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4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2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1個,有自治區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重點建設專業4個、品牌專業18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精品課程41門、自治區一流課程29門,教學團隊14個。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優質精品課程3門,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39項,國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學成果獎12項。榮獲教育部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稱號。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學科(含重點培育學科)16個;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有省部級自然科學科研平臺22個,其中教育部、國家民委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4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8個;有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科研平臺13個,其中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國家民委研究基地3個,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重點研究基地8個。有省部級科技創新團隊14個。“十二五”以來,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課題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31項,其中一等獎3項;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9項,其中一等獎2項。有6個版本的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國首個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專業期刊。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來華留學生漢語培訓基地,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及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單位,是國家留學基金委批準的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社會實踐與文化體驗基地,也是內蒙古自治區“一級信譽等級涉外院校”。現有來自12個國家的來華留學生124人。學校與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美國格林斯伯勒大學、日本上越教育大學、歐亞太平洋學術協會等35所國外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依托區位優勢,充分響應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國國立教育大學、俄羅斯布里亞特國立農業大學簽訂了博士教師聯合培養、本科生“2+2”、本碩人才“2+2
內蒙古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0 10:0:56內蒙古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0 09:0:15內蒙古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
時間:2024-07-02 15:0:39內蒙古高考錄取結果
時間:2024-07-02 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