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科大學創建于1947年,原校名為關東醫學院。1950年更名為大連醫學院,1969年舉校南遷貴州省遵義市,1978年學校在大連醫學院原址復辦,1994年更名為大連醫科大學。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以醫學為主,文學、理學、管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發展的醫科大學。
在校友會版本排名中,2018大連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222,相較于2017年的230名,排名上升了8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222 | 12 | 61.26 |
2017 | 230 | 12 | 61.05 |
2016 | 211 | 10 | 61.57 |
2015 | 216 | 11 | 61.48 |
2014 | 206 | 11 | 61.97 |
2013 | 222 | 12 | 60.51 |
在校友會版本排名中,2018大連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96,相較于2017年的97名,排名上升了1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96 | 大連醫科大學 | 遼寧 |
2017 | 97 | 大連醫科大學 | 遼寧 |
2016 | 91 | 大連醫科大學 | 遼寧 |
2018大連醫科大學在遼寧省內排名第12名,排在大連醫科大學前后的分別是沈陽工業大學和大連工業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位于旅順南路海濱觀光帶的中段。學校占地面積150.9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 08億元,圖書82.49萬冊,電子圖書62.44萬冊。學校現有26個黨政管理機構,15個教學教輔機構,6個直屬機構,2所直屬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134個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現有博士、碩士研究生2700余人,本專科生7300余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1000余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450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620余人,副高級職稱710余人,博、碩士研究生導師600余人。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遼寧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15個,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主設置4個),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1個部級研究機構,1個部級實驗室,5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6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學校設有13個普通本科專業。
學校廣泛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烏克蘭第聶伯國立醫科大學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75所高等院校和38個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
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心房顫動的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小肝癌和小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鈥激光和關節鏡治療關節疾病、肺栓塞的介入治療、腦血管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和器官移植等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附屬一院為“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附屬二院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衛生部數字化示范試點單位”等。
傳承歷史,開創未來。全校師生正在為建設國內先進的、多層次、多學科、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而奮斗。
沈陽藥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3沈陽藥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50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1 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