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沈陽工業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沈陽工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沈陽工業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沈陽工業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沈陽工業大學預測分數線是309分到561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164125名到5952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沈陽工業大學在吉林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92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632名;
2、沈陽工業大學在吉林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25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6497名;
3、沈陽工業大學在上海2022年綜合(物)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0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5261名;
4、沈陽工業大學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9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3527名;
5、沈陽工業大學在貴州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36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7642名;
6、沈陽工業大學在新疆2022年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19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550名;
1、2022年沈陽工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497 | 26318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517 | 31439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544 | 25837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554 | 23759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02 | 88336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2022 | 504 | 32647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2022 | 522 | 595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57 | 22606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09 | 11715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00 | 45157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92 | 18632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25 | 36497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83 | 2049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B | 2022 | 432 | 3669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27 | 38494 |
上海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408 | 35261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422 | 33024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12 | 29917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09 | 98344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18 | 88825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4 | 82500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61 | 93653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05 | 80866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89 | 98204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25 | 3846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19 | 43980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494 | 164125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25 | 98018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50 | 59236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08 | 121353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39 | 16677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1 | 41513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2 | 40838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443 | 131883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83 | 8845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497 | 7439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12 | 60558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11 | 32738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7 | 10157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93 | 103086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568 | 1631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88 | 4858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23 | 74956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96 | 103527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59 | 45206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64 | 12764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8 | 7979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34 | 30665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78 | 62725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67 | 4956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46 | 32104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13 | 48235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335 | 16633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23 | 11779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19 | 1455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2 | 309 | 6645 |
2、2021年沈陽工業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480 | 27338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532 | 26565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534 | 26139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12 | 758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2021 | 505 | 34766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2021 | 545 | 601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53 | 22729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38 | 12263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02 | 42686 |
遼寧 | 物理 | 專科 | 2021 | 322 | 95623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84 | 17770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11 | 3461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1 | 493 | 1797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14 | 38951 |
上海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413 | 33669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433 | 30070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06 | 37391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00 | 8652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09 | 77188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59 | 87797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49 | 40695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81 | 95965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38 | 3445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21 | 47564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2021 | 353 | 70074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29 | 92194 |
山東 | 綜合 | 2段 | 2021 | 538 | 77446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67 | 54949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15 | 121053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2021 | 404 | 292189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71 | 16517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7 | 37114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46 | 42199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51 | 38553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4 | 3644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2021 | 423 | 146145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25 | 32868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25 | 100556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30 | 93447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43 | 68795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563 | 16290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36 | 4277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0 | 74118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05 | 9940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021 | 421 | 18370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71 | 3986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19 | 76525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66 | 7968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30 | 33025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95 | 52779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2021 | 436 | 9234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54 | 53166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59 | 27095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07 | 51099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2021 | 326 | 88988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365 | 12302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021 | 304 | 20624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16 | 12593 |
寧夏 | 理科 | 專科 | 2021 | 328 | -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36 | 13546 |
新疆 | 理科 | 本一(單列類外語) | 2021 | 340 | 4247 |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陽機電學院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在“雙一流”建設中被列為全省沖擊國內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由位于遼寧省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于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組成,總占地面積151.19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71.71萬平方米。辦學主體位置坐落在有“東方魯爾”美譽的沈陽市鐵西區,中央校區(主校區)位于沈陽市裝備制造業聚集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毗鄰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的重要載體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占地面積95.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81萬平方米。學校設有22個學院、2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共設63個本科專業、11個專科專業。現有普通本科生17981人,碩士研究生4151人,博士研究生459人,專科生1240人,成人教育學生10691人,外國留學生85人。近三年,畢業生年均初次就業率93.55%,年終就業率95.73%。學校堅持依靠教師辦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師資隊伍中教授238人、副教授434人、講師644人,博士生導師231人、碩士生導師656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38.1%,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87.97%,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49.59%。師資隊伍中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在領軍人才方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人,中科院“”入選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8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入選者17人,遼寧省優秀專家7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人,遼寧特聘教授10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45人,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17人。學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個,其中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個(電機與電器),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一流學科4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設有金融碩士、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管理、資源與環境10個專業學位類別。2010年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機械工程領域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以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為抓手,著力創建國內一流本科教育。現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入選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專業4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教學改革成果獎3項,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4項;中國大學慕課網上線運行課程11門;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教育部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獲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宣傳總結工作典型學校(50強)、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99所),國家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50強,獲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高校教師創業實踐基地、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獲批省級本科教學成果獎99項;省級各類專業建設項目77項;省級精品開放課程40門;省級教改項目193項;省級規劃教材20部;省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教學名師21人;省實驗教學中心22個,省實踐教育基地15個,遼寧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其中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遼寧省首批一流本科建設專業14個,省級教學名師2人,遼寧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科技工作發展迅速,現已形成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臺體系,擁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教育部創新團隊,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在這里,誕生了4項中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分別是1979年的中國第一臺稀土永磁電機,1997年的中國第一臺異型螺桿加工數控銑床,2004年的中國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2005年的中國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近三年來,學校科技進款額每年均超過1億元,先后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項,榮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6項。學校立足和服務遼寧老工業基地,形成了以工為主的辦學優勢與特色,堅持以服務遼寧新一輪全面振興為導向,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制造產業校企聯盟等聯盟5個,創辦了遼寧智
沈陽藥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3沈陽藥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50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1 11:0:0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1 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