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后,如何填報專業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事。高考專業經常冷熱交替。對于考生來說,在選擇報考專業時,“爆款”和興趣之間該怎么選?高考升學網本文帶你一起來了解關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未來就業前景的相關知識,小編整理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5篇就業前景文章
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電子類產品的生產、開發、銷售,電子信息系統的開發、應用、維護等。也可從事網絡與信息產業及相關崗位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電子技術、新能源、建筑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2 新能源
3 建筑/建材/工程
4 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5 互聯網/電子商務
6 計算機軟件
7 其他行業
8 通信/電信/網絡設備
工作城市:
畢業后,深圳、廣州、北京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 深圳
2 廣州
3 北京
4 上海
5 武漢
6 南寧
7 廈門
8 杭州
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個公司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對軟件或者硬件的開發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一般的本、專科畢業生對任職要求望而卻步,或經常被拒之門外。從總體上看,軟件工程涉及面很廣,就業市場廣闊,社會需求量也是各類專業中最大的。一般要求為計算機、信息類相關專業,具備一年以上的相關軟件開發經驗。
目前,社會上關于JAVA/J2EE、VC++、.NET、數據庫這些技術要求還是占主導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應用平臺和內核的開發是在應聘時的一個優勢.對于軟件開發人員,熟悉數據結構、算法設計和軟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而硬件方面的職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經驗越豐富的應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由于應屆生硬件調試經驗偏弱,很難得到招聘單位的賞識。從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型企業要求求職者需要具備比較高端的硬件開發技術,如嵌入式系統、DSP、FPGA等(基本的如畫板、調試).網絡及通訊行業作為近幾年發展較為迅速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著上升的趨勢,網站的設計、維護、管理成為公司對外宣傳的主要手段之一,從側面增加了該方面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但該技術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通過自學都能掌握,對于畢業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而通訊行業的要求比較高,GPRS/CDMA/3G等技術都屬于高新技術,相關的技術人員還比較少,應屆生如果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一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該門技術,在一些比較大型的通訊技術公司當中任職還是有相當寬闊的前景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于工學類中的電氣信息類,其中電氣信息類共34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在電氣信息類專業中排名第8,在整個工學大類中排名第21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18545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5015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551元,0-2年工資4253元,10年以上工資1000元,3-5年工資5340元,6-7年工資6817元,8-10年工資7688元。
二、未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畢業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會去哪里工作?畢業后學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常見的幾個就業方向,供參考。
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不錯,學生可從事計算機硬件或IT產品的研發,計算機管理及運用的部門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以計算機作為主要工具從事藝術設計或工具研究等。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本專業適應性強,就業前景不錯;畢業生能夠從事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及各類信息處理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及教學、管理工作。
3.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有很多,就業前景也比較廣闊,但大家還是要在專業上努力學習,爭取學習地更深入。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形勢分析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深入,各行業大都需要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學生畢業后可以從事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設計、應用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比如,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器件;做軟件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件相關的各種軟件;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這對經驗、知識要求很高;還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等。
中國IT行業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輕。新鮮的事物、朝陽的產業總是備受注目。正是這個原因,計算機專業迅速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不少同學削尖又再削尖了腦袋往這個象牙塔里的象牙頂鉆,或為興趣,或為謀生掌握一門技能,或為前途更好更快地發展。相比前幾年的計算機專業的火爆,這個專業的選擇漸趨于了理性和客觀。學生和家長考慮更多的是一種基于更利于個人長遠自我發展的出發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相對來講本科和研究生差別比較大,本科做研發的少,做技術支持和售前市場或者售后支持的多,研究生做研發的多。從行業來講,更是廣泛,有去運營商的,比如移動、網通。有去外企的,比如西門子,朗訊,有去國企的,比如國家無線電測量中心,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的,比如華為、聯想、中興,還有去小公司做研發的。還有做公務員的,比如我同學碩士畢業后去了深圳福田區組織部?偟脕碇v,這個專業就業不錯,就是創業的很少。
三、男生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1.畢業后既可以到電子系統行業從事系統整理、分析及部件的設計、分析、研究與開發;
2.也可以到郵電、能源、交通、金融、公安、國防、廣播電視等部門從事電子設備與系統的運行和技術管理工作;
3.考研是不錯的選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畢業生需求持續增長,但用人單位對人才層次的要求也在不斷升級,即由本科、專科向碩士生和博士生發展;
4.信息工程技術人員:到各類應用電子技術的企業從事引進、開發、運行、維修等工作;
5.信息軟件工程師:在計算機行業從事各種軟件開發工作;
6.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要面向和可以面向的行業方向非常多,需要有選擇有專業特長。
相近專業編輯
微電子學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氣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學技術 信息與計算科學
網絡工程軟件工程 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光電信息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計算機軟件電力工程與管理 智能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數字媒體藝術 影視藝術技術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工程技術人員:到各類應用電子技術的企業從事引進、開發、運行、維修等工作;軟件工程師:在計算機行業從事各種軟件開發工作。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黑龍江東方學院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云南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大學 貴陽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武漢大學 湖南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天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鄭州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
同濟大學 新疆大學 上海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江南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廣西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暨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南昌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
重慶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山東大學 德州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延邊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東華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合并為西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為西南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常州工學院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 淮陰工學院 鹽城師范學院 鹽城工學院 淮海工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徐州師范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亳州學院
江蘇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揚州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東華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工學院 贛南師范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宜春學院 九江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石河子大學 大連民族學院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渤海大學
沈陽化工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沈陽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西南民族大學
嘉興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浙江林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
湖州師范學院 臺州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樹人大學
山西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山西師范大學 四川輕化工大學
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廣州大學 汕頭大學 深圳大學 五邑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茂名學院 韓山師范學院 湛江師范學院 惠州學院
嘉應學院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安徽工程大學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 淮北師范大學
安徽師范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科技學院 合肥師范學院
合肥學院 淮南師范學院 巢湖學院 銅陵學院 黃山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農業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延安大學
云南民族大學 西南林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郵電大學 西安文理學院 西藏大學 咸陽師范學院
寶雞文理學院 陜西理工大學 北華大學 長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
西安培華學院 湘潭大學 吉首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吉林師范大學
南華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理工學院
湖南城市學院 湖南工程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湖南商學院 湖南科技學院 白城師范學院 邵陽學院 吉林工商學院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 佳木斯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湖北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長江大學 江漢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科技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孝感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大慶石油學院 哈爾濱學院
黑龍江工程學院 黑龍江科技學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
襄樊學院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華僑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黃河科技學院 集美大學 仰恩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閩江學院 莆田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西北民族大學 中原工學院 周口師范學院
南陽師范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 商丘師范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許昌學院
聊城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臨沂師范學院 青島大學 蘭州商學院 海南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貴州工業大學 內蒙古師范大學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建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工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 廣西工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山東農業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 寧夏大學
山東輕工業學院 山東藝術學院 濰坊學院 煙臺大學 魯東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城市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邯鄲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燕山大學 河北北方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石家莊經濟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 唐山學院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中外合作辦學 衡水學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南通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安陽工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西安外事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運城學院 西昌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攀枝花學院 西南大學 貴州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仲愷農業技術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東白云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上海商學院 蘭州商學院 大慶師范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黃石理工學院 長沙學院 河池學院 沈陽工程學院 赤峰學院 西安文理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綏化學院 淮陰師范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 遼寧科技學院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內江師范學院 宜賓學院 樂山師范學院
成都大學 上海電機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本┕I大學耿丹學院 東北大學東軟信息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太原工業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三江學院 宿州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西京學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西南師范大學育才學院 呼倫貝爾學院
棗莊學院 滁州學院 龍巖學院 梧州學院 百色學院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麗水學院 欽州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賀州學院 三明學院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外經貿學院
海南大學三亞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四、女生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就業分析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介紹
專業概述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
現在,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的專業。
本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廠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能力。
該專業是前沿學科,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及人們日常生活等都與電子信息技術有著緊密的聯系。
全國各地從事電子技術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很多.,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這樣的企事業單位會越來越多。
為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培養一大批具有大專層次學歷,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適應現代電子技術發展的要求,從事企事業單位與本專業相關的產品及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銷售及售后服務、新產品技術開發等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客觀需要,市場對該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為此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人才有著廣泛的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從事電子設備、信息系統和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工作。
注重培養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能力;具有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及設計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電子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應用能力;具有對辦公自動化設備的安裝、調試、維修和維護管理能力;具有對通信設備、家用電子產品電路圖的閱讀分析及安裝、調試、維護能力;具有對機電設備進行智能控制的設計和組織能力;具有閱讀相關專業英語資料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達到計算機等級四級要求水平。
課程設置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感測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30周。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范圍包括:做電子工程師,設計開發一些電子、通信設備;做軟件工程師,設計開發與硬件相關的各種軟件;做項目主管,策劃一些大的系統;可以繼續進修成為教師或從事科研工作;可以從事電子信息設備的應用與維修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的商業職位,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
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手機短信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值得關注的還有文化科技產業,如網絡游戲等。目前,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件和軟件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最為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數據庫開發和軟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電氣工程類專業對應職業方向分析
本學科包括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信息工程、光源與照明、軟件工程、影視藝術技術、網絡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氣信息工程、計算機軟件、電力工程與管理、微電子制造工程、假肢矯形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醫學信息工程、信息物理工程、醫療器械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
職業方向一發電廠工程技術人員
1、對應專業:
電力工程與管理、電氣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職業說明:
在各類電站、電廠從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質量管理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3、市場趨勢: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趨增長,因此各類電站、電廠等對人才的需求將保持穩定的增長。并且由于這類企業天然的壟斷性,其待遇很好。
4、辦公地點:
室內、外
5、初始職位:
技術助理
6、職業利弊:
收入高、工作穩定,生產環境需要注意。
7、職業人格:
研究型、管理型
8、學業規劃:
選擇在本行(專)業中有優勢的學校,在校期間多到相關企業實習或社會實踐。為未來就業積累經驗和建立人際關系。
9、職業發展:
高級工程師
職業方向二計算機硬件或IT產品的研發人員
1、對應專業:
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信息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制造工程、光源與照明、假肢矯形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
2、職業說明:
從事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產品研究或開發的專業人員
3、市場趨勢:
信息技術在二十一世紀大放異彩,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本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4、辦公地點:
室內
5、初始職位:
技術助理
6、職業利弊:
工作較穩定,收入高,由于本行業屬于充分競爭的市場,工作壓力大。
7、職業人格:
研究型、工具型、事務型
8、學業規劃:
(略)
9、職業發展:
高級工程師、高級研究員
五、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就業形勢分析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前景隨著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個公司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對軟件或者硬件的開發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一般的本、專科畢業生對任職要求望而卻步,或經常被拒之門外。從總體上看,軟件工程涉及面很廣,就業市場廣闊,社會需求量也是各類專業中最大的。一般要求為計算機、信息類相關專業,具備一年以上的相關軟件開發經驗。
目前,社會上關于JAVA/J2EE、VC++、.NET、數據庫這些技術要求還是占主導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應用平臺和內核的開發是在應聘時的一個優勢.對于軟件開發人員,熟悉數據結構、算法設計和軟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而硬件方面的職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經驗越豐富的應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由于應屆生硬件調試經驗偏弱,很難得到招聘單位的賞識。從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型企業要求求職者需要具備比較高端的硬件開發技術,如嵌入式系統、DSP、FPGA等(基本的如畫板、調試).網絡及通訊行業作為近幾年發展較為迅速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著上升的趨勢,網站的設計、維護、管理成為公司對外宣傳的主要手段之一,從側面增加了該方面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但該技術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通過自學都能掌握,對于畢業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而通訊行業的要求比較高,GPRS/CDMA/3G等技術都屬于高新技術,相關的技術人員還比較少,應屆生如果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一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該門技術,在一些比較大型的通訊技術公司當中任職還是有相當寬闊的前景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在專業學科中屬于工學類中的電氣信息類,其中電氣信息類共34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在電氣信息類專業中排名第8,在整個工學大類中排名第21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18545位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5015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551元,0-2年工資4253元,10年以上工資1000元,3-5年工資5340元,6-7年工資6817元,8-10年工資7688元。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該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職業方向的選擇,想來是更多應屆畢業生就業時所想的事情,?吹秸搲喜簧倥R近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發出迷茫、困惑的感嘆,不知道是否應該將計算機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太多太多關于這個行業的言論,媒體頻頻爆出的各類關于IT從業者身心受到莫大傷害的大小新聞,IT從業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瑣枯燥的程式、技術心理與現實狀態的脫節、加班很普遍、這一行更新很快,業余時間也是常用來學習新的專業技術,沒有節假日、沒有空余時間,不能陪親人朋友,工作的性質使生活多了一些單調,生活仿佛學生時代一般的兩點一線。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絢麗多彩:張揚的個性源自技能的自信,時尚現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富余的回報,“辦公室政治”的遠離,“自由”的思慮空間…,只是現在看來,現實來的更多一些了吧。
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似乎有則潛在的規律:職業生涯短暫。所以身未老心先行,思慮著“希望的路”到底應該怎樣轉彎,IT管理、IT銷售、或者橫下一條心從頭來過去創業、或者干脆轉行…,到底干什么,仍舊在徘徊中、在迷茫,之前幾年的代碼人生似乎恍然被抹去一概不計,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些什么回憶。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大概有下面這些:
1、數字電子線路方向。
從事單片機(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數字邏輯電路、微機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開發,更高的要求會寫驅動程序、會寫底層應用程序。
單片機主要用C語言和匯編語言開發,復雜的要涉及到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開發、移植。
大部分搞電子技術的人都是從事這一方向,主要用于工業控制、監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
一個分支是工程設計、施工、調試(基站、機房等)。另一分支是開發,路由器、交換機、軟件等,要懂7號信令,各種通信相關協議,開發平臺從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體方向。
各種音頻、視頻編碼、解碼,mpeg2、mpeg4、h.264、h.263,開發平臺主要是ARM、DSP、windows。
4、電源。
電源屬于模擬電路,包括線性電源、開關電源、變壓器等。電源是任何電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頻、微波電路。
也就是無線電電子線路。包括天線、微波固態電路等等,屬于高頻模擬電路。是各種通信系統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號處理。
這里包括圖像處理、模式識別。這需要些數學知識,主要是矩陣代數、概率和隨即過程、傅立葉分析。從如同亂麻的一群信號中取出我們感興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點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達信號的合成、圖像的各種變換、CT掃描,車牌、人臉、指紋識別等等。
7、微電子方向。
集成電路的設計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側重功能設計,FPGA(CPLD)開發也可以算作前端設計,后端側重于物理版圖的實現。
電子產品檢測技術專業未來
時間:2024-07-12 14:0:39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未來
時間:2024-07-12 14:0:19汽車智能技術專業未來就業
時間:2024-07-12 14:0:21智能產品開發與應用專業未
時間:2024-07-12 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