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排名往往在經濟、文化、居住、環境等6個領域的指標數值化來決定的排名榜。那么天津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怎么樣呢?本文小編帶你一起了解關于2018年天津城市排名綜合實力,2018天津城市GDP經濟排名等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天津一直處于國家前十名中,這次不僅跌破十名之外,甚至到達了17名的位置,天津上半年度生產總值9927.60億元,按可比價格算,僅僅同比增長3.4%,距離全國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55億元,下降8.6%;第二產業增加值4375.57億元,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5490.48億元,增長5.3%。三大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0.6%,44.1%,55.3%。天津的情況不容樂觀,是該好好重視起來了。
天津各城區GDP排行榜(單位:億元)
排名 | 地區 | 2017下半年 |
1 | 濱海新區 | 8760.15 |
2 | 西青區 | 964.71 |
3 | 武清區 | 950.73 |
4 | 北辰區 | 885.68 |
5 | 東麗區 | 851.80 |
6 | 和平區 | 720.37 |
7 | 津南區 | 710.01 |
8 | 河西區 | 702.82 |
9 | 靜海區 | 583.38 |
10 | 寶坻區 | 564.73 |
11 | 南開區 | 544.22 |
12 | 寧河區 | 501.72 |
13 | 河北區 | 383.69 |
14 | 薊縣 | 350.91 |
15 | 河東區 | 280.10 |
16 | 紅橋區 | 174.89 |
與全國一季度7.4%的增速相比,長江經濟帶共9個地區的增速均超過了全國水平。湖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但是相比去年同期9.7%的增速,放緩了0.4%。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等11省市。2014年一季度,重慶GDP增速10.9%排第一,江蘇總量12892億元排第一,湖北總量5137.26億元排第五,增速9.2%和湖南并居第五。2014年一季度GDP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中,重慶增速第一,江蘇總量第一,湖北總量和增速均列第五。
湖北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經濟繼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農業生產開局良好,工業生產加快,消費市場保持穩定,外貿出口增幅提升,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漲勢較為平緩,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國家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格局中,湖北具有 “三大優勢”: 首先,干線最長,長江湖北段干線全長1061公里,占長江干流三分之一,擁有2051公里長江岸線(含洲岸線165公里)。
長江經濟帶五大優勢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橫貫我國腹心地帶,經濟腹地廣闊,不僅把東、中、西三大地帶連接起來,而且還與京滬、京九、京廣、皖贛、焦柳等南北鐵路干線交匯,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
二是資源優勢。首先是具有極其豐沛的淡水資源,其次是擁有儲量大、種類多的礦產資源,此外還擁有聞名遐邇的眾多旅游資源和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五是城市密集,市場廣闊。1995年沿江九省市擁有大小城市216個,占全國城市數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約為50%,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1個百分點;城市密度為全國平均密度的2.16倍。上海浦東開發開放和三峽工程建設將產生數千億元的投資需求,而且這一地區人口密集,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各種消費需求也十分可觀,對于國內外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
三是產業優勢。這里歷來就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走廊之一,我國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現代工業的精華大部分匯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運量、高科技的工業行業和特大型企業。此外,大農業的基礎地位也居全國首位,沿江九省市的糧棉油產量占全國40%以上。
四是人力資源優勢。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搖籃之一,人才薈萃,科教事業發達,技術與管理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