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之后,全國31個省份中,除了山東、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四個省份尚未公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外,其他27個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績單。
18省份GDP增速超“國家線”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932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在公布的21個省份中,有18個省份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在7.0%以上,跑贏了國家線,分別是貴州、重慶、云南、江西、安徽、四川、陜西、河南、福建、寧夏、湖北、廣東、湖南、海南、新疆、江蘇、青海、上海。
而北京、天津、河北GDP增速則低于全國水平,其中,北京GDP增速為6.8%、河北為6.7%、天津為6.0%。
與上半年經濟增速相比,貴州、重慶、云南、安徽、四川、陜西、河南、福建、寧夏、廣東、湖南、青海、河北和天津14個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江西、湖北、海南、江蘇、北京持平,僅新疆、上海漲幅擴大。
此外,經濟總量方面,排名前兩位的仍是廣東、江蘇兩個經濟大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64815.38億元、62604.5億元,均破六萬億大關。
近日,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拉薩召開,會上公布了2017年西藏經濟成績。2017年,西藏GDP總量達到1310.6億元,增長10%,GDP增速僅次于貴州。2018年西藏GDP總量增長10%左右。
西藏全區生產總值達到1310.6億元,增長10%;過去的五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居全國前三,年均增長10.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4個百分點。
2017年西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51億元,增長2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3億元,增長13.9%;地方財政收入259億元,增長2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330元,增長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671元,增長10.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2.0%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以內。
2018年工作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4%以內,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保持全區社會局勢全面穩定、生態環境總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