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生就業補貼怎么領取,就業補貼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這是一種地方性政策,而且每個地方的具體規定都不一樣,想要了解的可以去當地的政府或者勞動就業局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高校畢業生應持身份證等有效證明,到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
2、勞動保障部門設立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受理高校畢業生領取失業補助金的申請,審核確認領取資格,核定失業補助金,負責發放失業補助金和調查統計、咨詢服務等工作。
1.求職創業補貼。對學籍在省內高校的低保家庭、原貧困殘疾人家庭、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畢業生,身有殘疾以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給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同時符合兩個及以上條件的,不重復享受。由高校會同校區所在市(州)人社、財政部門負責辦理,畢業學年10月底前發放到位。
2.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補貼。省內高校全日制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培訓合格證書),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一年內不可重復享受)。對同一職業(工種)同一技能等級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并取得證書(不含培訓合格證書)的參訓人員,給予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由校區所在地人社部門(或實際培訓備案地、鑒定評價地的人社部門)負責辦理。
3.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補助。對符合幫扶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和就業困難畢業生,離校前給予每人600元的一次性就業幫扶補助。由高校和教育廳負責辦理。
4.機關招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艱苦邊遠地區基層機關招錄高校畢業生,可適當放寬學歷、專業等條件,降低開考比例,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職位面向具有本市、縣戶籍或在本市、縣長期生活的高校畢業生招考。公務員公招考試中,特殊困難家庭畢業生免收公共科目筆試考務費用。公務員招錄考試中,市(州)及以下機關空缺編制和職位主要用于招錄高校應屆畢業生。民族地區、艱苦邊遠地區、貧困縣和革命老區縣、鄉事業單位考核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歷條件,可結合實際分別放寬到本科、大專。省屬、市屬事業單位可結合崗位特點和實際,公開招聘無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聘用后5年內須安排到基層鍛煉2年。
5.鼓勵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1)有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提高大學生入伍一次性獎勵金標準,重點加大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獎勵力度。(2)應征入伍的大學生(含新生),服役期間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后2年內允許按學期復學或入學。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退役后自愿復學或入學的,實行學費減免,并對本專科生提供國家助學金。學費減免標準:本專科生(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本專科國家助學金平均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入伍經歷可作為畢業實習經歷和基層工作經歷。(3)高職在校生(含新生)應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的前提下,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愿入讀成人本科,自2022年專升本招生起執行。(4)當年上半年批準入伍的高職(專科)、普通本科及以上畢業年級學生,完成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與相關學習、畢業設計和論文答辯合格,符合畢業條件的,學校應當準予畢業,享受應屆畢業生入伍相關待遇。上述學生畢業實習可在部隊完成(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由縣級(含)以上兵役機關提供服役證明材料,所在學校按規定頒發書。(5)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實行碩士研究生專項招生,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將服兵役情況納入推免生遴選指標體系;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員,符合研究生報名條件的可免試(指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將考研加分范圍擴大至在校生(含新生),在繼續實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退役后按規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礎上,允許在完成本科學業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6)優先考慮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轉專業申請,退役后復(入)學,經本人申請、學校同意并履行相關程序,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特殊類型招生等除外)。
6.建立大學生實訓基地。支持高校實行校企對接,鼓勵和支持各類企業接納大學生實習,建立相對穩定的大學生實習基地。組織開展“逐夢計劃”大學生實習活動。拓展就業實習、見習基地的領域和功能,積極培育、認定一批學科門類齊全、基礎條件完備且集實習、見習功能于一體的實訓基地。相關補貼按現行政策規定執行。由高校創辦及高校與企業聯辦的大學科技園、電商基地,納入實訓基地認定范圍。對認定的實訓基地實行動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