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根據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年一季度統計部門統一核算的GDP數據,小編整理出該市所轄各區縣2020年一季度人均GDP數據、同比增速數據及其排位情況,詳細數據如下圖表所示。
012020年一季度攀枝花市人均GDP遠超全國水平
據上圖表中數據顯示,攀枝花市2020年一季度實現GDP約229.0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3.5%,下降低于全國3.3%,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按其末常住人口121.4萬人計算,人均GDP約¥1.89萬元,遠超全國水平(約¥1.45萬元)。
022020年一季度人均GDP仁和區本市居第二、米易縣第三
據上圖表中數據顯示,仁和區2020年一季度實現GDP約47.34億元,按其末常住人口27.95萬人計算,人均GDP約¥1.69萬元,高于全國人均水平(約¥1.45萬元),本市排位第二;米易縣2020年一季度實現GDP約31.42億元,按其末常住人口23.1萬人計算,人均GDP約¥1.36萬元,略低于全國人均水平(約¥1.45萬元),本市排位第三。
03仁和區基本簡介
仁和區為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轄區,1973年建區,寓意為“仁義道德,和衷共濟”。仁和區位于攀枝花市南部,東臨會理縣,南接云南省永仁縣,西靠華坪縣,北連鹽邊縣。
至2018年,仁和區總面積1727.07平方千米,轄8個鎮、6鄉和1個街道,常住總人口27.95萬。仁和區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04米易縣基本簡介
米易縣,隸屬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東北部,安寧河與雅礱江交匯區,介于北緯26°42′~27°10′,東經101°44′~102°15′之間,轄區面積2153平方千米。米易縣氣候屬于南亞熱帶為基帶的干熱河谷立體氣候。干、雨季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區全年無冬,秋、春季相連,夏季長達5個多月。截至,米易縣轄7個鎮、4個鄉,縣政府駐攀蓮鎮。截至末,米易縣戶籍總人口227456人, 境內有漢族、彝族、傈僳族等26個民族。
米易地區建制始于元朝,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元王朝在西昌設“羅羅斯宜慰司”集云南行省,轄五路二十三州,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歸并四川省,設迷易守御千戶所,1978年11月5日,米易縣劃歸渡口市管轄,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為攀枝花市。境內有214省道、西攀高速公路和成昆鐵路以及在建的成昆鐵路復線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米易縣古為三皇五帝中第二大帝——顓頊的誕生之地,素有“顓頊故里·陽光米易”的美稱,是“中國顓頊文化之鄉”。境內有顓頊龍洞、海塔世外桃源、普威綠野花鄉、青松林農業公園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