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多幫助。
新疆人文文化:
1、新疆歷來是多民族聚居、多種文化并存地區。各民族文化長期交流交融,在中華文明沃土中枝繁葉茂,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2、新疆各民族成員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在語言、飲食、服飾、音樂、舞蹈、繪畫、建筑等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各方面相互影響、吸收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始終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點。
3、新疆是多語言、多文字地區,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繁榮發展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歷史經驗。中國政府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依法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提倡和鼓勵各民族相互學習語言文字,不斷促進各民族語言相通、心靈相通。
4、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并存地區,宗教文化豐富多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尊重和保護宗教文化。
美食篇:
1、炒拉條子:新疆拉條子也叫做新疆拌面,新疆人愛吃面也會吃面,所有的面條都是拉出來的,新疆的拉條子在和面時里面添加了鹽,拉出來的面很勁道彈牙,再加上炒菜,是很好的搭配。
2、新疆手抓飯:新疆的抓飯絕對算得上是新疆的招牌菜,在新疆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門口一口大鍋,里面是熱氣騰騰的抓飯,諾大的幾鍋抓飯不到一上午就賣完了,抓飯里面一般是羊排,再加上黃紅蘿卜與皮牙子,最后上面撒上葡萄干就行。
3:新疆烤全羊:新疆的烤全羊因為烤制的時間長和烤料的特殊而聞名海內外,到新疆吃一頓地道的烤全羊那才叫享受,精選當地的羊肉質細膩,長大十幾個小時烤制,外焦里嫩,每一塊肉都滲透著濃濃的秘制香料味。
4:新疆坑烤囊:新疆人不可一日無囊,喝奶茶吃烤肉囊是必備的,囊的品種也很繁多,但是基本的還是死面烤囊,幾家人共用一個馕坑,囊因為干燥好保存,特別在氣候干燥的新疆,囊特別容易貯存所以很受歡迎。
5:新疆大盤雞:新疆大盤雞將面條與肉完美結合,不知道啥時候流行起來的,但是它一下子火爆起來,土豆搭配紅青椒與面條的人搭配,一整只雞一大盤彰顯新疆人的豁達與火辣,去新疆不吃大盤雞你就虧大了。
6:紅柳枝烤肉:新鮮的紅柳枝加上大塊的羊肉,配上當地人喜歡 的孜然等調料,讓烤出來的肉串勁道彈牙,更重要的是大塊肉香酥而脆爛,搭配上當地的啤酒是夏天的最好享受。
7:新疆烤包子:新疆的烤包子因為皮薄味美而很受外地人喜歡,包子在烤制過程中迅速收縮不浪費一點水分,在囊坑里拷出來,皮脆而肉嫩,再加上洋蔥的美味,一個烤包子,一杯新疆磚茶這就是新疆人一天的開始。
水果篇:
1、新疆馬奶子葡萄:又名馬乳葡萄,因其狀如馬奶子頭而得名。主產于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的墨玉、皮值山縣。果穗圓柱形,歧肩大,有分枝,果粒圓柱狀,平均粒重6克,最大重8克;白綠色,甘甜多汁,質較脆,味爽口。因有小核,宜鮮食。
2、哈密瓜:新疆哈密甜瓜、甘瓜,維吾爾語稱“庫洪”。我國只有新疆和甘肅敦煌一帶出產哈密瓜。公元1228年成書之《真人西游記》第一次提到在新疆有這種瓜,稱贊“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也”。17世紀開始,哈蜜瓜列為新疆貢品。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誠,此瓜始人貢,謂之哈蜜蜂瓜”。新疆除少數高寒地帶之外,大部分地區均產哈密瓜,優質的哈密瓜產于南疆師縣哈密和吐魯番盆地;一帶也很不錯新疆哈密瓜。
3、杏:庫車栽培杏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現保留下來的優質品種就有20多個,大的宛若雞蛋,小的形似荔枝,顏色也分紅、白、黃等,千姿百態,琳瑯滿目。其中以阿克西米西白杏品質最佳,果肉厚、纖維少、汁液多、甜味濃,美味獨特的庫車包仁杏干就是用這種白杏加工的。
4、石榴:又名若榴、丹若、沃丹、金罌、天漿,維吾爾族語稱“阿娜爾”。因維吾爾族人民對石榴尤為喜愛,許多維吾爾姑娘都取名“阿娜爾古麗”(石榴花),新疆石榴的主要產地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其中以葉城縣伯西熱克鄉、疏附縣伯什克然木鄉種植石榴的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而聞名。
景點篇:
1、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天山天池古稱“瑤池”,地處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內,是我國西北干旱地區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觀。天山天池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觀帶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為主要特征,以遠古瑤池西王母神話以及宗教和獨特的民族民俗風情為文化內涵,是游覽觀光、科普考察、探險攬勝、休閑健身和民族風情游賞的最佳去處。
2、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位于火焰山中,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溝內有布依魯克河流過,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火焰山常年氣溫很高。沙漠地帶。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郁郁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在這綠色的海洋中,點綴著桃、杏、梨、桑、蘋果、石榴、無花果等各種果樹,一幢幢粉墻朗窗的農舍掩映在濃郁的林蔭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蔭房”排列在山坡下、農家庭院上,別具特色。夏天,溝里風景優美,涼風習習。
3、阿勒泰地區喀納斯景區:喀納斯風景區位于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地帶。主要包括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等國內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 其核心精華系冰川強烈刨蝕,冰石表物陰塞山谷,形成終表壟而成湖泊。
擴展資料
關于新疆的歷史文化:
1、新疆是歌舞之鄉、瓜果之鄉、黃金玉石之邦。新疆就有56種全國旅游資源類型,占全國旅游資源類型的83%。全疆共有景點一千一百余處,居全國首位。這里有海拔8600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又有低于海平面154米的中國最低洼地。
2、1995年10月至11月,民豐尼雅遺址3號棺出土色彩斑斕的錦被上織著“王侯合昏,千秋萬歲宜子孫”的小篆漢字和紋樣;8號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艷麗的錦袋上有篆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揭示了漢、晉時期尼雅與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經濟關系。唐代詩人岑參、駱賓王、洪亮吉等撰寫的雄渾的大漠、壯麗的山川、奇特的氣象、悲壯的征戰奇觀等奇妙絕倫的詩篇,膾炙人口,久傳不衰,稱為中國文學史上的“邊塞詩”。
3、隨著佛教由印度沿絲路傳入西域乃至中國內地。佛教文化成為當時西域的最重要的內容。龜茲佛學家、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來到內地講譯佛經、著述佛學經文。東晉高僧經西域赴印度取經,著有《佛國記》。回鶻文《彌勒會見記》是中國最早的誕生在西域的戲劇文學劇本。龜茲樂、高昌樂、疏勒樂等在隋唐時期樂曲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樂曲外,琵琶、箜篌、鼓、角等西域傳統樂器也傳入內地,成了唐代以及后世音樂演奏中的主要樂器。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