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官網:http://jw.sntcm.edu.cn/
陜西中醫藥大學是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建設高校,國家“一流專業”和陜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陜西中醫藥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創建于西安的西北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升格為陜西中醫學院,1961年遷至古都咸陽,是陜西唯一一所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56號文件確定的全國8所重點建設的中醫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首批有條件接收國外留學生、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為陜西中醫藥大學。2019年確定為陜西省一本招生單位。2021年成為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經過70年的建設和發展,陜西中醫藥大學已成為一所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中西醫并重,醫、理、工、文、管多學科專業相互支撐、交叉融合的醫科類院校。
一、基本情況
學校現有南北兩個校區。北校區位于咸陽市秦都區渭陽中路,南校區位于灃河之畔的西咸新區,總面積約86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218人,其中本科生13405人,碩士研究生和留學生共2813人。設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下設中醫系、中西醫臨床醫學系)、第二臨床醫學院(下設臨床醫學系)、藥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管理學院、外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等14個教學單位和兒科學院、婦幼保健學院等2個醫教協同共建單位,2所直屬附屬醫院、13所非直屬附屬醫院以及陜西中醫藥大學制藥廠和陜西醫史博物館。
二、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員工500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1168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87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700余名、兼職博士生導師43名、博士后導師8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黑龍江、浙江、遼寧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現有國醫大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中醫藥教學名師5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獎勵計劃”特崗學者、國家岐黃學者、青年岐黃學者9人,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教師59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49人,陜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先進個人)23人,陜西省“三秦學者”、“特支計劃”、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陜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等省級人才49人,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0個,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特支計劃”三秦學者創新團隊7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三、人才培養
70年來,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北、輻射全國、開拓海外,為國家培育了10余萬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現開設26個本科專業,已形成了以中醫藥,醫、理、工、文、管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現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中醫、中藥學、護理、公共衛生、應用心理、漢語國際教育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具有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教育部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系)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基地1個,建有國家精品在線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18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門,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5項。近五年獲得省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特等獎2項、一等獎7項。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