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建有現代化圖書館、網絡信息中心,室內體育館、游泳館、高標準運動場等設施。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億余元;圖書館實體館藏23萬種,71萬冊,電子圖書65萬種,中外文期刊1800余種、報紙100余種,電子期刊等各類數據庫28個,建有現代化圖書信息系統,建立了完備的文獻保障體系。校園網絡系統全面覆蓋,能夠有力保障教育教學和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需要。學院建有地震科學、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術等多個實驗中心,有各類實驗室86個,擁有國內高校最先進、最齊全的地震監測類儀器;有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82個(含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
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一定研究發展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近年來,學院大學生在全國、省、市及地震系統各類競賽活動中獲得各類獎項百余個;近兩年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達到108項。本科生就業率保持良好,考研率保持較高水平。學院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基礎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已為地震系統和社會培養了近4萬名畢業生,畢業生以扎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勇于擔當、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多人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及全國和省級勞動模范稱號,地震系統70%的地震監測一線人員,80%的地震臺(站)長畢業于學院,學院因此被譽為“地震系統的黃埔軍校”,在我國防震減災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院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要求,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傾”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求真務實、團結奉獻”的精神,培育樹立“仁愛、嚴謹、儉樸、擔當”的優良校風,不斷提高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把學院建設成我國防災減災基礎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科技創新中心、文化輻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為我國防災減災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