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教育新聞 > 正文

防范科研貪腐應制度先行

更新:2023-09-15 19:58:27 高考升學網

制度體系的完善要遵循約束和激勵雙管齊下。從約束機制看,要加快構建開放共享的科研誠信和科技報告體系;從激勵機制看,應探索建立科研人員的合理薪酬制度并使之合法化。

■康小明

10月15日,媒體報道了一則震驚國內科技界的重大新聞: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卻因侵吞科研經費被批捕。

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有必要對這起悲劇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進行深入剖析,并對如何完善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推動我國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

實際上,李寧侵吞科研經費的方式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英旭也同樣是利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總負責人的身份,首先將自己的關聯公司列為課題實施的外協單位,然后通過訂立虛假合同、開列虛假發票等方式套取國家科研經費。可以說,“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因套取、侵吞科研經費而被批捕的現象既非個案,也非偶然。雖然個人德行與自律是根源所在,但相關制度體系的缺位和錯位情況并存,成了科研貪腐的潛在漏洞。

從“學界貪腐”者的可能途徑和動力機制等角度看,考慮到科研工作存在著高度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涉及的制度問題集中體現在如下方面。一是宏觀科研經費配置制度不科學,存在明顯的政出多門、職責交叉和經費重疊等情況,使得一部分科研經費從源頭開始就注定無需也無法用于科學研究。二是科研立項制度不完善。在立項環節,行政部門依托公權力主導著科研經費的分配,既不符合科研工作的內在規律,也容易滋生科研經費尋租。三是過程缺乏監督和結果無法問責并存。一方面,在科研項目的實施環節,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另一方面,在項目結束之后,又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和問責制度。四是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雖然我國近年來頒布了許多日益嚴格的國家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但這些制度設計尚缺乏總體設計和整體協同,也存在著過于嚴苛或缺乏可操作性等問題,給少部分科研人員套取科研經費提供了心理依據和可行空間。五是開放共享的科研誠信和科技報告體系尚未完善,無法對

最新圖文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

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

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

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直播 |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