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開拓新思路:致力于教師專業成長,面向全員,突出骨干,傾斜薄弱,指向基礎教育,以校本研修為基礎,以專題培訓為主導,創新模式,注重實效,研訓一體,全面開展教師教育,提升專業素養。
4、提出新要求:站得高,重心低,視野寬,工作實。要追蹤、把握學科發展前沿,教育理論前沿,教學實踐前沿。
5、設置新機構:培訓部,中學部,小幼部,辦公室,教科室,心理教育指導中心。
6、探索新模式:探索工作新形態:研訓一體。實現工作新模式:“上下聯動,兩刊一網”——上聯行政、高校、科研、遠程等部門,組織遠程國家培訓與研究;下聯學校,把培訓研究下移學校,開展縣級專題培訓,圍繞問題,做專題,組織、指導、服務,開展(1)、通識性理論培訓;(2)、學科性專題培訓;(3)、送教性示范培訓;(4)、診斷性指導培訓。同時,指導個性校本研修:(1)、專業閱讀;(2)、業務;(3)、教師沙龍;(4)、網絡博客;辦好“兩刊一網”——《綿竹教育科研》、《培訓與研究》,構建綿竹教育網絡培訓平臺,全面實現高校、科研、校本研訓共同體。
四:實踐:規范、豐富研訓一體培訓活動,全面提升軟實力。
首先,高度重視,健全機制,保障教師教育規范開展。
為了推進綿竹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綿竹市教育局提出了全面重建我市教師教育新體系,要求學校做到“教師教育常規工作要主動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堅持面向全體教師,按需施教,著眼提高,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研訓工作,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為此,綿竹市教育局根據四川省及德陽市教育局的有關文件精神,針對我市教師教育實際情況,本著“規范管理,注重實效,切合實際”的原則,制定了《綿竹市教育局關于印發綿竹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時登記管理辦法細則(試行)的通知》,對教師教育的組織機構、管理機構、登記要求、責任與考核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教育局專門組織舉辦了3期管理培訓班,對全市學校領導和登記員教師進行了教師教育的業務開展和管理培訓。同時,修訂和完善了《教師教育資料上報制度》、《教師送培制度》、《教師自學自練制度》、《參加學習制度》、《教師讀書制度》、《教師繼續教育獎懲制度》教育等一系列制度,為教師教育工作做到規范性、可操作性奠定了制度基礎。
其次,常抓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升教師職業理想。
“教師大計,師德為首,德能并舉”。抓好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們教師培訓永恒的主題。長期以來,我市學
高中英語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時間:2023-09-14 13:0:59高中教師教學工作總結和反
時間:2023-09-20 05:0:04小學教師年度工作總
時間:2023-09-19 12:0:45農村小學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時間:2023-09-16 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