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理工大學新生開學報到時間及入學考試軍訓轉專業指南須知
隨著大學通知書的陸續下發,大學新生報到日期也慢慢的臨近。大學新生入學報到有很多注意事項和需要準備的東西,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準備了一些往年東華理工大學新生入學報到的常見注意事項,以及新生入學軍訓、新生入學考試轉專業等相關問題。具體東華理工大學新生報到時間和入學考試軍訓安排,需要以官方發布的新生入學指南為準,以下是2018年及往年信息僅供參考!
一、入學報到手續辦理
(一)請務必于2018年8月25日至9月3日期間登錄東華理工大學新生服務網(輸入域名http://freshman.ecut.edu.cn:84或登錄東華理工大學校園網http://www.ecut.edu.cn點擊新生服務網鏈接),按新生自助報到系統操作指南要求辦理網上自助報到手續。
(二)憑錄取通知書辦理黨(介紹信抬頭: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組織部)、團組織關系轉接和戶口遷移相關手續,到校后交至所在學院。
(三)新生入學報到時間:2018年9月13日。新生憑“錄取通知書”、本人高考準考證和身份證原件按時到校辦理入學報到手續。如不能按時入學報到者,應事先向所在學院請假,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根據相關規定:逾期三天無故不報到者,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
新生應征入伍保留學籍:
1.新生如因參軍入伍需保留學籍的,須持“入伍通知書”,在我校新生報到規定時間內到學校保衛處(征兵辦)領取、填寫《東華理工大學新生應征入伍保留學籍申請表》(聯系人:李老師13979145812),并按規定辦理保留學籍手續。如暫未取得“入伍通知書”的新生,須持縣(市、區)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或人民武裝部開具的“入伍證明”辦理保留學籍手續;
2.若報到前已在部隊服役或其他原因,新生本人不能到校辦理保留學籍手續,可委托直系親屬到校辦理;
3.在規定時間內,未到校辦理保留學籍手續者,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
(四)到校方式:
1.火車:學校將安排車輛于9月13日7:30至24:00在南昌站、南昌西站接待新生,其它時間乘火車到南昌請按下述方式轉乘公交到校。
2.公交:
廣蘭校區:
(1)南昌站(西廣場北公交站)乘232路到東華理工大學站;
(2)南昌西站(高鐵西客站)乘高鐵4路到范家新村站;
(3)南昌市各長途汽車客運站可轉乘232路、211路、251路、214路、118路、131路、132路、133路、137路、257路到東華理工大學站或范家新村站。
楓林校區:
(1)南昌站(西廣場北公交站)乘232路到楓林大道站;
(2)南昌西站(高鐵西客站)乘高鐵4路到楓林大道站;
(3)南昌市各長途汽車客運站可轉乘232路、211路、257路、520路、853路到楓林大道站。
3.自駕:
廣蘭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蘭大道418號;
楓林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楓林大道892號。
(五)每位新生需帶一寸免冠正面藍底照片10張。
(六)部分省份新生的中學紙質檔案請新生持錄取通知書、準考證到所在市、縣(區)招生辦公室辦理相關手續,采用郵寄或自帶的方式轉至學校(咨詢電話:學生工作處0791-83897248)。
1.郵寄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蘭大道418號(330013);
收件單位:東華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
2.自帶檔案:新生報到期間將檔案交至所在學院,由學院統一交至學生工作處,自帶期間請妥善保管好檔案。
二、新生戶口遷移辦理
按照公安部門的相關規定,請認真按以下要求辦理戶口遷移手續(咨詢電話:保衛處0791-83897998)。
1.按照遷戶自愿原則,新生可以不辦理戶口遷移;需“農轉非”的,請持“錄取通知書”到新生戶口所在地辦理有關手續;
戶口遷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雙嶺派出所;
2.辦理戶口遷移的新生,其錄取通知書、戶口遷移證、居民身份證三證件上的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必須絕對一致;
3.戶口遷移證欄目中的出生地、籍貫填至縣。原住址填到單位地址;居民身份證編號欄中,寫明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必須是18位數,如為15位數的由戶口遷出地予以升位,號碼第7?14位數反映的出生年月日必須與遷移證上的出生年月日相符,倒數第2位數為性別碼,男性單數,女性雙數;無身份證號碼者不能落戶;
4.戶口遷移證一般由計算機打印,如有手寫的戶口遷移證,必須用碳素墨水鋼筆楷體填寫。凡戶口遷移證上有誤填寫、改寫內容,必須加蓋當地公安機關戶籍專用章,否則該證無效;嚴禁私自涂改戶口遷移證中的相關信息,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負責;
5.新生入校后一個月內需將戶口遷移證、2張標準身份證照片以及錄取通知書、居民身份證復印件交到保衛處戶籍室(可由學院或班級統一收齊)辦理戶口落戶手續,如遺失或過期造成不能順利落戶的責任由本人負責。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職業生涯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和《東華理工大學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轉專業不得違反國家政策,只限在高考錄取生源地同類、同批次之間或同類上批次轉入下批次的專業間進行。
第三條本科生轉專業只能轉一次,在第二學期進行,由教務處組織實施,采用選拔考試的方式進行,轉入人數最多不超過本專業人數的20%。
第二章 轉專業條件
第四條申請轉專業的學生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學校本科在校已注冊、繳費學生;
(二)遵紀守法,無紀律處分;
(三)已修課程考核均合格。
第五條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轉專業:
(一)文、理、藝術、體育等不同科類之間跨類申請者;
(二)招生時確定為定向、委托培養者;
(三)轉過專業者。
第六條有下列之一情況的且在二年級(含二年級)以下的學生,且不違反第四條規定,可以不參加轉專業考試,直接申請轉專業:
(一)休學創業、入伍保留學籍后復學,并已有明確的從業基礎與方向者;
(二)因身體健康原因,經三級甲等醫院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其他專業學習者;
(三)因學生休學等原因,學生降入年級無原專業者。
按本條要求轉專業的學生,原則上在所在學院內轉專業。
第三章 申請時間與程序
第七條本科生轉專業工作在第二學期啟動,具體辦理程序如下:
(一)教務處根據各專業人數比例,在組織報名前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各專業轉入名額,轉入名額不得低于本專業人數的10%;
(二)轉專業申請時間為四月末,申請轉入專業不超過2個;
(三)教務處組織選拔考試,考試事項另行通知;
(四)考試成績按文、理科分別排序,根據排序結果,符合條件者依次挑選自己要求轉入的專業;
(五)被批準轉專業的學生須參加原專業第二學期課程考核,無故曠考、考試不及格者取消其轉專業資格;
(六)學校將轉專業選拔結果在學校門戶信息網上公示后,上報校長辦公會并發文;
(七)按學校發文的轉專業結果,轉專業學生新學期到新的專業報到。
第八條符合第六條轉專業的學生,于每年九月初集中辦理,由學生本人申請(在教務網下載轉專業申請表),所在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初審并公示,學校教學委員會審核,在校內公示無異議后,上報校長辦公會并發文轉專業。
第四章 學籍管理
第九條學生轉入新專業,按照入學時年級所適用學籍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第十條學生轉入新專業后,須達到轉入專業培養方案要求方可畢業和獲得學士學位。
1 調整心態
大學新生參加軍訓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懂得軍訓是一次身體素質提高的過程,也是大學四年開頭的第一課。不要因軍訓的大強度感到壓抑,甚至因此發牢騷。應該自己參與,利用軍訓的機會,迅速結識同學,多與大家交流溝通,爭取給同伴和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2 扛不住時別硬撐
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多忙碌與緊張的學習之中。缺乏必要的身體鍛煉,導致絕大多數人身體素質較差,現在負責軍訓教官們也清楚著這一現狀,比前幾年的軍訓強度都有所降低,對待接受軍訓的學生也更顯得人性化,所以大學新生入學參加軍訓時遇到身體實在吃不消,扛不住時別硬撐,只要你禮貌些,按規矩舉手向教官說明情況,教官一般都會讓你退出隊列去休息。
3 預防腳生泡
在參加軍訓時挑選一雙尺碼比自己平時的鞋號大一碼的膠鞋,到時在鞋底墊厚一點的棉墊穿棉襪,以防軍訓跑步時腳起泡出血。還有一種軍訓防腳起泡的“秘密武器”介紹給學弟學妹們,就是將衛生巾墊在鞋里,既能保護好你的腳,又可有效吸汗。怎么樣,絕招吧。
4 減少出汗
軍訓配發的迷彩服吸汗性較差,最好預先準備一件棉背心到時穿在里面,避免天氣炎熱,練軍姿站久時汗流浹背又不允許動手去擦的難受,為減少出汗,學生們軍訓時最好留短發或把頭發扎起。
5 別帶硬物
軍訓時褲兜里別裝手機鑰匙等硬物,手表也盡量留在宿舍里,以免操練正步走時打的自己手疼。
6 補水補鹽
軍訓時身體內水分消耗極大,鹽分也會隨著汗液揮發較多,新生們一定要記得補充足量的水,最好每天能喝一兩杯鹽水,以保證人體機能正常的水分需要,避免因鹽分失衡出現低鈉血癥
7 加強營養
軍訓期間要注意安排調整好自己每天的伙食,保證軍訓需要的營養要求,達到肉、蛋、奶以及水果、蔬菜等元素成分的均衡攝入量,避免在十多天的高強度軍訓中,因營養不良拖垮身體。
8 防曬霜少不了
女生參加軍訓期間記得每天去操場時涂抹防曬霜,以免曬黑你皎白的皮膚。男生如果皮膚比較敏感,容易曬傷也建議涂抹防曬霜。
9 講究衛生
在軍訓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臉洗發,衣服也要隔一兩天換洗一次,因為金秋九月,氣溫還很高,而且多悶熱天,加之高強度的訓練出汗多是在難所避免。出汗后頭發、衣服隔天就會產生汗味很難聞,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別人呢。
南昌航空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39華東交通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37南昌航空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05華東交通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