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招收士官的院校有: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是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單位、全國優質專科高職院校、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學校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所培養遠洋船員的專門學校。初創于1951年,其前身是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和全國海員總工會創辦的海員訓練班和1956年長江航運管理局創辦的南京河運工人技術學校。辦學近71年來,學校幾經更名、轉隸、并校和升格,專業得到全面拓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全面提升,內涵建設持續深化,先后培養出近20萬名優秀校友,遍布全球,涌現出著名船長陳宏澤、中遠海運集團原副總裁葉偉龍、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紹澤等一大批精英翹楚。學校也被譽為“新中國優秀航運人才的搖籃”。
特色鮮明的三大校區
學校坐落于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策源地,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城南京,擁有江寧、秦淮和板橋三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629畝。江寧校區位于景色秀麗的方山腳下,地處江寧大學城核心區域,與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京傳媒學院等知名高校比鄰而居,共享多重教育資源。秦淮校區坐擁南京市繁華商業街區,交通便捷、商賈云集,已建成江蘇省高職院校屈指可數的省級大學科技園,園區集教育、科研、技術轉移轉化與企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板橋校區地處長江之濱,擁有全國海事類院校唯一的停泊實習船“育新”輪,國家發改委立項的長三角現代航運技術公共實訓基地,規劃5.4萬平方的產教融合科技園正在加快建設。
一體兩翼、多維拓展的專業布局
圍繞現代海洋運輸業鏈和區域支柱產業,學校構建了航海技術、港口與智能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運經濟與管理、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文旅與設計等六大專業群,形成以航海技術專業群為龍頭,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與智能工程、航運經濟與管理等3個專業群為骨干,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文旅與設計等2個專業群為支撐的“海陸并舉、一體兩翼、多維拓展”的專業集群,共43個專業。其中,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高水平專業群4個,省重點專業群4個,國家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7個,央財支持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3個,交通運輸部示范專業點3個,省品牌專業1個,省骨干專業5個,省特色專業3個。建有航海技術學院、輪機電氣與智能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士官與軍事教育學院以及體育教學部等11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國有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學校的前身蘇南工人技術學校創建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所電子類中等專業學校,1960年更名為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2002年8月,國家級重點中專無錫無線電工業學校和創建于1997年的國家級職教中心無錫市錫山職教中心合并,實現了人才培養層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邁上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征程。69年來,學校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走出了一條堅持與探索、繼承與創新、奮斗與超越交相輝映的科學發展之路,10萬多名校友秉承“養正修能”的校訓,弘揚“立德樹人”的校風,生生不息,薪火傳承,展示了學校的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反映了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正努力建設以物聯網技術融合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信息特色鮮明、一流企業認可、人民滿意的高水平高職名校。
學校坐落在美麗的太湖之濱無錫市,現設有藕塘和東亭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165畝,建筑面積36.7萬平方米,擁有實驗實訓教學儀器設備2億多元,圖書76萬多冊,目前注冊在校生13000多人,現有教職工664人,其中高級職稱23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職工463人,專業課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90%以上。
學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現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教學名師(技能大師)2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1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9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名、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1名,“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培養對象3名。省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3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1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4個,省級社科優秀創新團隊培育點1個,市級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柔性引進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以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擔任學校戰略發展顧問,聘請了800多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
學校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緊密契合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學校現設有微電子學院、智能工程學院、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信息安全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士官學院、基礎部、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共13個教學機構。現有招生專業40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2個、省高水平專業群2個、省品牌專業2個、省重點建設專業群4個、省骨干專業5個、省特色專業3個,高職本科貫通培養“4+0”“3+2”專業11個,士官生培養專業2個。學校建設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汽車技術服務、智慧商業專業群,協同發展智慧建造、數字創意設計與制作專業群,形成以物聯網技術融合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信息特色鮮明的專業集群。學校主持建成“微電子技術”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牽頭制訂“微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國家專業教學標準2個。微電子技術專業排名全國第一,集成電路技術應用專業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分別排名全國第二名、第七名,成為國內同類專業的標桿。
學校注重課程建設和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獲評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18門。獲江蘇省高職教學改革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獎3項,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教學大賽)獲獎51項,江蘇省微課大賽獲獎25項。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實訓基地7個,立項建設2個江蘇省產教融合實訓平臺和1個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集成平臺。
學校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施“千日修養,萬人創星”素質提升工程,積極打造“修養軒”素質培育項目,實現萬名學生在校千日“日日修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為學生提供教育管理、幫困助學、權益維護、學務管理、就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竭誠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完善“獎、勤、助、貸、減、免、補”幫扶機制,并探索資助育人體系。近年來,學生參加各項競賽佳績頻傳,先后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冠軍、全國集成電路設計大賽一等獎、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機電技能賽項一等獎、國際紅點概念榮譽獎等。“讀百部好書”活動榮獲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無線電測向隊成立以來獲得世界無線電測向錦標賽第六名,亞太地區無線電測向錦標賽金牌和銅牌各1枚,獲全國無線電測向錦標賽金牌35枚、銀牌46枚、銅牌35枚等國家級獎項500余項。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屬國有公辦院校,是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教育部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江蘇省卓越高等職業院校培育校。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3年的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所電子類中等專業學校。周恩來總理、陳毅、譚震林、習仲勛副總理曾到校視察,先后有3000多位外賓、專家到校參觀交流。辦學六十九年來,為社會輸送了八萬余名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地處仙林大學城,占地近1000畝,建筑面積38.1萬平方米,在校生14000余人,現有教職工828人,專任教師594人,固定資產12.74億元,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億元。學校設有電子信息學院、網絡與通信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智能制造學院、智能交通學院、數字商務學院、數碼藝術學院、教育培訓學院、士官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素質教育部、體育部等14個教學部門。
學校秉承“厚德 重能 規范 創新”的校訓,堅持“服務全體學生、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信息產業”,以產教融合為主線,著力機制創新、教學創優、服務創先。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華為、中興、新華三、阿里云、蘇寧、網龍等領軍企業深度開展協同育人;建有國家級雙高專業群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4個,國家級骨干專業6個,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國家發改委產教融合平臺1個,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1個;榮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25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
學校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質量強國等國家戰略,服務江蘇“網絡強省”“制造強省”建設和社會經濟由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圍繞區域產業發展,升級UPD校企合作模式,每個專業群與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 特色產業園區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打造集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和社會服務一體的校企命運共同體,形成全要素人才培養實體,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人力資源質量,增強教育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經過探索與實踐,與華為、新華三、中興、埃斯頓、京東集團和CQC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途徑的“南信模式”。與昆山經濟開發區、吳江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園區開展學徒培養項目,推廣“開發區政府+學校+園區企業群”合作模式,發揮開發區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用,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匹配度,其中“昆山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
學校現有在職副高及以上職稱教師28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4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思政教學名師7人,全國技術能手、技能大師5人,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級教學名師3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蘇工匠3人,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江蘇省技術能手28人,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5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思政課程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級優秀教學創新團隊7個、江蘇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7人次;江蘇省雙創博士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49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江蘇省思政“領航·揚帆”計劃培養人選1人,江蘇省紫金文化人才2人。學校還聘請了700余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
江蘇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9南通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徐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3常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