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每年很多高考考生,都因為錯失高考志愿填報時間,而失去了報考原本想要報考的大學機會,安高考一本志愿填報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節點,考生應該要注意該批次志愿填報時間。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于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錄取相關知識,考生也可以登錄聚志愿網站查詢具體江蘇高考每個批次的填報時間。
第一階段:7月28日至8月2日,填報本科院校志愿。包括:文科類或理科類提前錄取本科院校,含軍事、公安政法、航海、地方專項計劃、鄉村教師計劃、其他院校等;體育類或藝術類提前錄取本科院校;文科類或理科類第一、二批本科院校志愿。其中,藝術類提前錄取本科院校第1小批志愿的填報時間為7月28日至30日。
第二階段:8月27日至28日,填報高職(專科)院校志愿。凡未被第一階段各批次高校錄取且達到第二階段填報志愿資格線的考生均可填報,包括: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高職(專科)院校志愿。
每年江蘇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都會分為好幾個批次填報,考生在填報的時候請確認自己填報的是哪個批次,不同的批次相同的院校錄取分數線可能完全不同。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于2020年江蘇高考志愿有幾個批次的相關知識、江蘇高考本科專科志愿設置可以填多少個的相關知識。>>>查看全文
2020年江蘇高考志愿填報系統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考生和家長一定要仔細閱讀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和相關注意事項,如有不懂可以咨詢本站小編,獲取完整填報志愿樣報可以微信掃碼下面的二維碼添加,發送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我們為你提供填好的樣表。>>>查看全文
高考是我國最重要的國考,是承載千萬家庭希望和決定千萬孩子命運的關鍵性考試。能否進入心儀的大學、喜歡的專業,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說高考是決定人生命運的第一道關卡,那么,分數只是比賽的入場券,志愿填報才是真正決定命運的時刻。2020年江蘇高考志愿填報就要開始,考試可以登錄江蘇高考聚志愿網站(http://test.gaokaohelp.com/ ),輸入分數智能匹配大學系統,查看自己分數可以上哪些大學。本文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關于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注意是和時間的相關信息。>>>查看全文
2020年江蘇高考招生教育考試院,每年都會開通高考志愿填報模擬系統,供考生們熟悉填報規則和流程,考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登錄江蘇高考志愿模擬填報系統填報,本文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關于該系統的填報注意事項級開放時間等相關知識。>>>查看全文
為幫助2020屆江蘇高三考生更加了解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政策,熟悉志愿填報完整流程,江蘇高考考試可以登陸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模擬系統,系統用于考生查詢招生計劃,填寫自己的模擬志愿,對江蘇高考志愿填報流程有一個提前了解。>>>查看全文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強基計劃招生院校有哪些?
起步階段,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范圍內遴選高校開展試點。2020年共有36所試點高校開展“強基計劃”招生。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錄取依據標是什么?
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將來如何培養?
強基計劃將積極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高校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培養上,一是單獨制定培養方案。單獨編班,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后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
二是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三是推進科教協同育人。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這些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
四是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對進入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建立在校生、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和人才成長數據庫,根據質量監測和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招生和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教育和指導,積極輸送高素質后備人才。
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區別?
一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二是招生專業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三是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四是錄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養模式不同。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并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