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位于經濟發達、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麗富饒的“長三角”歷史文化名城常州,是經教育部批準建立的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占地近1000畝,校舍建筑面積近35萬平方米,學院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生活、運動設施,環境優雅,景色宜人。
在校友會版中,2018常州工學院全國排名第507名,相較于2017年的519名,排名上升了12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507 | 37 | 60.38 |
2017 | 519 | 37 | 60.3 |
2016 | 536 | 34 | 60.44 |
2015 | 538 | 33 | 60.44 |
2014 | 422 | 26 | 61.39 |
2013 | 438 | 25 | 60.07 |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8常州工學院全國排名第434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434 | 常州工學院 | 江蘇 |
2018常州工學院在江蘇省內排名第37名,排在常州工學院前后的分別是南京曉莊學院和常熟理工學院。
學院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質量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法政學院、理學院、教育學院、延陵學院(公有民營)、應用技術學院、成人(繼續)教育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6個二級學院和直屬教學部。學院設有28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和專業方向,與加拿大圣力嘉應用藝術及技術學院、荷蘭學院、丹麥優思克教育學院、英國東倫敦大學等國外院校合作開辦了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工程技術、學前教育等專業,并互認學分。全院本專科在校學生近13000名,各類成人教育學生5000余名,教職工1100余名。
學院堅持大力實施“人才工程”戰略,加大引進力度,優化培養措施,從國內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正式聘任了數十名教授和教授級高工作為全職教授,初步形成了由一批德高望重的教授領銜、一批年富力強的副教授、講師擔綱、一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青年教師為骨干的教師隊伍。目前全院共有專任教師700余人,高級職稱人員占40%以上。
學院重視實踐教學和實驗室建設,努力為學生創造接近并領先于實際工業生產的實驗、實習條件。各實驗、實習場所擁有一大批高新儀器設備,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8000萬元,為全院師生不斷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院圖書館現有藏書80余萬冊,中外文報刊2000余種,中文電子期刊8000余種,英文電子期刊5000余種。
學院始終堅持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省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調整的新要求、新特點,積極進行學科、專業建設,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探索產學研結合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的新途徑,著意提高各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能力,建立具有常工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學院建立了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兼顧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經營銷售和售后服務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工程中心、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建筑設計研究所和大學生科技實踐創新中心等人才培養基地,學生在一定的學習階段進入這些基地進行實習和科研開發,在實際環境中得到鍛煉,增強了應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院及其前身各校辦學至今,已為社會輸送了五萬余名本專科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其中機械、電氣、計算機、質量、土木建筑等學院重點建設發展的學科、專業,已成為促進地方現代制造、信息工程以及建筑等主導產業發展的重要的智力支撐,充分體現出綜合性、地方性、應用性的辦學特色,近幾年畢業生當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