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身是有“中國氣象人才搖籃”美譽的南京氣象學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中國氣象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高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具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教育培養體系,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在校友會版中,20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159名,相較于2017年的164名,排名上升了5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159 | 17 | 61.85 |
2017 | 164 | 18 | 61.59 |
2016 | 214 | 19 | 61.55 |
2015 | 248 | 21 | 61.33 |
2014 | 211 | 18 | 61.96 |
2013 | 186 | 16 | 60.72 |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全國排名第79名,相較于2017年的111名,排名上升了32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7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2017 | 11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2016 | 10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省 |
20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江蘇省內排名第17名,排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前后的分別是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人;專任教師千余人,其中近70%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F有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遙感學院、大氣物理學院、水文氣象學院、海洋科學學院、信息與控制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濱江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大學體育部等21個院(部),擁有氣象災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氣候變化與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余個省部級科研機構。
校園占地2189畝,各類校舍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擁有一批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其中大氣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等13個實驗室是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51萬余冊,擁有中外文大型網絡數據庫35個,中外文電子圖書137萬種,電子期刊1.9萬種,年訂閱紙質中外文期刊約1800種,是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學校擁有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國家級特色專業以及江蘇省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50個本科專業覆蓋理、工、管、文、經、法、農、藝八大學科門類,碩博點基本涵蓋本科專業。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傳感網與現代氣象裝備等學科獲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立項。氣象學科綜合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近年來,學校形成以大氣科學,以信息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勤奮好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優良校風,恪守“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的校訓,堅持“精英、國際、技能”的人才培養導向。建校以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5萬多人。眾多校友成為國內外著名的科學家、學者和高級管理者,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美國氣象學會會士、中央部委領導以及世界氣象組織高級官員等。學校學歷得到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許多國家的廣泛認可。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