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戰郵干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正式改建為本科院校,長期為工業與信息化部(原郵電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2月起,實行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05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南京郵電學院正式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
在校友會版中,2018南京郵電大學全國排名第118名,相較于2017年的129名,排名上升了11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省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118 | 14 | 62.39 |
2017 | 129 | 15 | 61.94 |
2016 | 146 | 15 | 62.32 |
2015 | 181 | 18 | 61.8 |
2014 | 185 | 16 | 62.12 |
2013 | 189 | 17 | 60.7 |
在最好大學版本排名中,2018南京郵電大學全國排名第91名,相較于2017年的99名,排名上升了8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2018 | 91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2017 | 99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2016 | 75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省 |
2018南京郵電大學在江蘇省內排名第14名,排在南京郵電大學前后的分別是江蘇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
幾十年來,學校堅持與時俱進,形成了“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綜合辦學實力和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1978年成為全國改革開放后首批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高校,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目前已形成了以工學為主體,以信息學科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格局。
學校現有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光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物聯網學院、理學院、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海外教育學院、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8個院(部),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信號處理與傳輸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等17個研究院(所、中心)。校園環境怡人,有仙林、三牌樓兩個校區,占地133.2萬 平方米。
學校根據國家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始終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注重強化優勢,彰顯特色,鼓勵學科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從單一的郵電到通信,到信息技術各個領域,再到以信息學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道路,學科專業數量由少到多、分布面由窄到寬、實力由弱到強,打造了一批國內影響較大的優勢學科和品牌特色專業。我校現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和本科專業43個;構建了國家、省、校三級重點學科建設體系,信號與信息處理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有機光電子學為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有通信工程等7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及建設點14個。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