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F有教職員工3199人,其中專任教師1895人(含研究生導師107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人員比例65%,博士學位人員比例62.2%,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經歷人員比例37.7%。學校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組部“”入選者16人、“”入選者8人,教育部“獎勵計劃”教授1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與“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部省級創新團隊36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專門人才。2006年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在41個本科專業(類)招生,現有在校本科生20122人、博碩士研究生8169人、留學生1276人。擁有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0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含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5個,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含雙語教學、精品開放課程)30門,精品、規劃教材56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一等獎1項。學校積極探索大眾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學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在亞洲率先通過美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IFT)國際認證。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構建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7%以上,本科生繼續深造率近30%,位列全國高校就業工作50強;依托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創業企業300余家,“創業匯客廳”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薄ⅰ叭珖咝嵺`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工作實施先進單位”;完善“獎、助、勤、貸、補、免”幫扶機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養的勤工助學新模式。學校與28個國家、地區的126所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合作,22.8%的學生擁有海外交流、交換經歷;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建有全球首家以中華食品文化為主題的孔子學院。建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校史館、設計館、民間服飾傳習館、錢紹武藝術館、酒科技館等文化展館首批入選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每年舉辦“創新江南”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意創業文化節、“江南之春”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等特色文化活動;在校生參演廣州亞運會閉幕式等大型活動,藝術作品獲文化部“文華獎”;學校推進體育精神育人,建有女足高水平運動隊,榮獲2017年全國大學生女子室內五人制錦標賽超級組季軍。學校是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己任,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建有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8個,針織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級平臺41個;建有教育部、外專局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6個及國際聯合實驗室21個;“十二五”以來承擔國家級項目1085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項目6項;2012年以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9項,2017年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數并列全國高校12名;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科技創新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6項;獲中國專利獎金獎2項、優秀獎6項,2016年在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上并列全國高校第17名;學校現與全國40多個城市及中糧集團、光明乳業等多家知名企業開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學宿遷產業技術研究院、江南大學(揚州)食品生物技術研究所、江南大學無錫創新設計研究院等校地聯合研究院/所7個;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獲評5A級大學基金會。
學校堅持師生為重、服務為先,傾力打造曲水流觴的現代化生態校園,為學生提供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優質舒適的成長環境。校園占地面積3250畝、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39.63萬冊;生均教學科研儀器2.81萬元;“智慧校園”建設日臻完善;建有體育場、體育館、文浩科學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等文體場館和16個學生公寓組團;學校獲教育部校園規劃一等獎,被評為全國高校校園環境滿意度50強、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高校節能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的綜合實力和辦學影響不斷提升。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校“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位列A+檔,“設計學”位列A-檔;在ESI全球影響評價排行榜上,學校農業科學、工程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等5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其中農業科學躋身前1‰,學校位居ESI綜合排行中國大陸第54名;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US NEWS)發布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上,學校位居全球第777名、中國大陸第53名;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發布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775名、中國大陸第53名;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編制的《中國大學評價》中,位居全國第47名;在人民網發布的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國第20名。學校是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
“江南開學府,萬頃湖波揚;屏障九龍好,山高水又長!蔽磥淼霓k學實踐中,我們將繼續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服務興校、機制活校、文化鑄校”的發展方略,努力推進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大學建設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