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江蘇高考 > 正文

江蘇高考狀元2019年,江蘇歷年高考狀元

更新:2023-09-21 02:53:58 高考升學網

2015江蘇高考文理科狀全出爐。

2018狀元匯總北京狀元 上海狀元 廣東狀元
山東狀元 江蘇狀元 浙江狀元 湖北狀元
四川狀元 天津狀元 陜西狀元 湖南狀元
福建狀元 重慶狀元 安徽狀元 遼寧狀元
江西狀元 海南狀元 吉林狀元 山西狀元
廣西狀元 云南狀元 黑龍狀元 青海狀元
甘肅狀元 河北狀元 貴州狀元 河南狀元
新疆狀元 內蒙狀元 寧夏狀元 西藏狀元

南通中學高三(11)班袁清晗同學以418分成為江蘇文科狀元。據了解,袁清晗還是2012年南通中考狀元。

  省文科第一名

  她的作文別出心裁寫了“一封信”

  袁清晗

  學校:南通中學高三(11)班

  高考總分:418分(語文137分+29分,數學139分,英語108分,小高考加分5分,政治歷史雙A+)

  高考作文借母親的口吻講如何做智慧女人

  昨天的微博上,南通中學校園里的一塊電子屏幕照片成為了網友們爭相轉發和羨慕嫉妒恨的熱門,電子屏幕上,“我校袁清晗同學喜獲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的紅色大字分外顯眼。下午曾經回過學校的袁清晗卻并沒有注意到電子屏幕,從記者處得知喜報后,她略顯吃驚,盡管平時模考時都在學校名列前茅,但成為文科狀元的結果讓袁清晗有些意外,“其實對待考分,我還是更傾向于低調一些。”

  “高考結束后自己做了個估量,覺得發揮的還不錯。但成為狀元的確在我的意料之外。”袁清晗是個典型的文科女生,和記者交流時的思路異常清晰,心態遠遠成熟于同齡的高中生。高考中,她的語文考出了總分166分的高分,“我的作文寫了一封信,借用媽媽的口吻,在信中教會女生怎樣才能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袁清晗的作文體裁選擇的相當“智慧”,書信體的格式讓她的文章有別于普通的議論文和記敘文,“我理解的智慧,不僅需要‘大禮不拘小讓’的大氣,還需要具有坦然和獨立。既然選擇了高考這條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人生是自己創造的。”

  記者了解到,其實三年前的她,就曾經以總分730分的成績成為南通市中考狀元。連續兩次奪得狀元,袁清晗早已“榮辱不驚”。心態好、善于自我規劃,成為了袁清晗“奪魁”的法寶。對于學習,袁清晗一直有“自己的風格”,尋常的“題海戰術”等學習方法并不適合她。“制定學習計劃時,我堅持不能讓自己‘透不過氣’。”袁清晗的學習一直“穩扎穩打”。每天晚上的自習時間,她都堅持給自己留半小時用來閱讀。“勃朗特姐妹、大仲馬、簡奧斯汀等作家的作品我都會看。”但每晚11點,她都會準時休息。

  除了為大學提前熱身,高考后開始學廚藝

  “計劃趕不上變化,我覺得還是應該把眼前的事情先規劃好。”高考后的暑假,袁清晗給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條,“我會給自己安排英語學習的計劃,口語和聽力的部分希望還能再提高一些。也會讀一些和未來專業相關的書,提前‘進入狀態’。”雖然在和高校交流溝通時,袁清晗都表現得比較慎重,但她自己還是有著心儀的選擇,“可能會選經濟或是金融類的專業。”

  袁清晗最大的愛好就是彈古箏和讀書。但目前,她的“首要任務”還是“修煉”廚藝。“以前自己稍微會一點點做飯,但高考后有了時間,便自己開始對著菜譜學燒菜了。”袁清晗說的有些靦腆。

  媽媽眼中的她

  有一股“好勝”勁


  蔣婧煜淡定、從容的性格和家長培養分不開。蔣婧煜的母親章文麗在當地教育局工作,她告訴記者,小學一二年級時,她就要求女兒按時睡覺。一次,女兒放學回家,先玩后做作業,到了晚上9點還沒寫完。她毫不留情收掉女兒的作業,熄燈睡覺。從此,女兒回家總是先做好作業再玩。在章文麗看來,蔣婧煜有一股“好勝”勁,女兒總是設定一個追趕目標,通過努力最后超過去。當年進入姜堰中學,蔣婧煜只名列76名。但憑著這股“好勝”勁,前30名,前10名……蔣婧煜逐步擠到了最前面。

  老師家長眼中的她

  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袁清晗的媽媽丁愛琴是南通市虹橋二中的化學老師,父親是南通勘查設計院的工程師。平時,丁愛琴和袁清晗既是母女,更是朋友。丁愛琴說,除了會彈古箏,女兒還燒得一手好菜。除了成績優異,袁清晗還是一個很熱心的小姑娘。不管是對父母、對老師還是對社會她常懷感恩之心。在班里,不僅熱心助人,作為班長還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在業余時間,袁清晗還經常深入社區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進行課業輔導、給孤寡老人送去關懷,袁清晗說:“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相互的,幫助別人讓我感覺很快樂。”

2015江蘇高考文理科狀全出爐。

泰州姜堰中學高三(8)班蔣婧煜以總分425分的高分榮獲全省理科狀元。

  省理科第一名

  練書法讓她逢大考“定力”十足

  蔣婧煜

  學校:姜堰中學高三(8)班

  高考總分:425分(語文131分,數學148分+30分,英語111分,“小高考”4A加5分,物理化學雙A+)

  笑稱獲最高分

  感覺像“范進中舉”


  蔣婧煜以總分425分,物理化學雙A+的成績,拿下2015江蘇省理科最高分。對于這次能考到全省第一,她直言沒有料到,采訪中她把自己比喻成“范進中舉”。“乍一聽這消息好驚訝,再一聽感覺像范進中舉一樣。”蔣婧煜說,高考結束后,她估分估到410分,“當時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這個分數應該名次不錯,能考到425分的確有些意外。”清華和北大的招生老師,都直接來到了蔣婧煜家中,北大老師還送上了招生目錄。

  在姜堰中學高三(8)班班主任許永新看來,蔣婧煜是個靦腆內向的姑娘,看上去乖乖巧巧的,內在積蓄著大能量。她5門功課很平均、穩扎穩打,進入高中后,一直穩定在班上前5名。“考前,我估計這個孩子考進全省前100名沒問題。”考試結果讓許永新老師感到驚喜。“這個孩子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意志品質特別強。”蔣婧煜一模、二模的成績有些波動,許老師看在眼里有些擔心,寬慰的話還沒說出口,蔣婧煜懂事地說:“許老師別擔心,我會調整好自己的。”蔣婧煜第二個特點是內斂文靜,不驕不躁。聽到記者轉述的班主任老師的評價,蔣婧煜輕輕一笑,“可能因為我從小練習書法。”蔣婧煜說,她練習書法的習慣堅持到高考前,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定力。“心情特別糟糕的時候,我就練習草書,心結很快就解開了。”

  蔣婧煜也提到,高中三年學習很緊張,難免情緒會出現波動,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好自己,會影響學習。比如,高考一模時,她只考了380多分,情緒一下子跌到了谷底。為盡快“走出來”,當天晚上她將書本拋在一邊,強迫自己什么也不想,用練毛筆字、打乒乓球等方式“發泄”掉不良的情緒。

  理科第一名

  最拿手的卻是語文


  采訪中,許永新老師告訴記者,蔣婧煜拿的理科狀元,她最厲害的學科卻是語文。“她平時語文特別強,經常在語文課上當小老師,作文寫的不錯。”蔣婧煜謙虛地回應,只是喜歡語文,并沒有“很厲害”。高考語文,蔣婧煜得到131分的高分。

  談起取得成功的“訣竅”,蔣婧煜總結了四個字:時間、效率。雖然身邊不少小伙伴上奧數、奧英班,但蔣婧煜說:“我對數學感興趣,奧數可以自學。”蔣媽媽立馬放棄了為女兒報奧數班的念頭,為她買來奧數習題冊,由她自學。正如許永新老師感受的一樣,“她很少提問,很多問題自己能解決。其實這是很多拔尖孩子的共性,自主學習的能力非常強。”

文科狀元是來自海安中學的吉淳

  江蘇文理最高分塵埃落定。理科最高分被無錫天一中學“豪氣”男生吳呈杰拿下,文科最高分花落海安中學吉淳。有意思的是,這兩位都立志上北大。理科最高分吳呈杰博覽群書一不小心當了文青,拿了作文大賽的冠軍;文科最高分吉淳看起來安靜而靦腆,骨子里卻是個很有主見很理性的女孩。

  淡定

  文科最高分:海安中學吉淳

  “考得好因為沒野心”

  總分410

  語文134,數學141,外語95,語文附加分 35

  小高考加5分,政治、歷史雙A+

  410分!今年文科狀元花落海安中學。她叫吉淳,是個安靜而靦腆的姑娘,說起話來細聲細氣的很溫柔,骨子里卻是個很有主見很理性的女孩。

  考前流鼻血,數學還是考了141

  “真不簡單,我原以為吉淳考到全省前20名,沒想到她真的給了我一個驚喜!”班主任王躍進老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就在數學考試前,她一到校就突然流鼻血,我擔心死了。用涼水拍額頭,一直到進考場前才勉強止住血,數學考了141,看來她真的沒受這個小插曲的影響。”王老師是吉淳的數學老師,而數學相對來說是吉淳的弱項,“剛進高三她一開始考110分左右,難的時候90分也考過。但這是個特別刻苦用功的孩子,踏實地一步步往上追,錯題集整理得特別好。”

  對于這次能考到全省第一,吉淳說壓根沒想到。“我心態一直比較好,我是個沒有野心的人,高考也不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也許正是這種沒野心,反而讓我發揮得不錯。”吉淳說,自己整個高考是在麻木狀態中考過去的,“我倒覺得這是最好的狀態,因為一麻木就有‘題感’,就會很專注。”在班主任王老師的眼中,吉淳勝在踏實、認真。“高中我就沒看她有休息的時間,課間都在埋頭寫作業,不講一句廢話,典型的刻苦型學生。”

  高考作文構思來自于古詩

  刻苦不是全部。“我覺得我比較善于總結改進學習方法。比如,對于語文,我就反復總結答題技巧;對于英語,則是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提高正確率。”吉淳說,有段時間她一直在研究英語的速讀技巧。“后來我發現,英語閱讀與眼睛焦點的移動有關系。選擇一個恰當的距離,不斷調整焦距,就能擴大視野范圍,從而做到又準又快。”語文是吉淳的強項,平時模考總能考到160分左右,今年高考作文是有關青春和不朽的話題,吉淳的構思很巧妙。“我從《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中‘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這兩句中收獲了靈感。寫了一個僧人的故事,他為年輕時候的行事而懺悔,從而意識到,青春的一切都不是不朽的,而在青春不朽中形成對生命對人世間更深層悲憫。我平時就偏愛看議論性文章,那些闡發哲理類的書籍。平時花在語文上的時間,倒不是做題目,而是思考。”

  愛好就是讀書,讀完喜歡質疑

  吉淳說:“我沒有什么愛好,只喜歡讀書。閱讀面也比較駁雜,對于大腦科學,學習科學、心理學、政治都比較感興趣。”

  吉淳語文成績好,不僅在于“好記性”,也有“爛筆頭”的功勞。高三課業緊,沒有時間讓學生進行深層閱讀。但是吉淳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把書本上有價值的文字摘錄下來。“因為她的這個習慣,無論是語言還是思想,都會在作文里自然流露。”摘抄過后,吉淳還會深層挖掘文章的主旨,并在作文中轉化為自己的現實人生關照。

  讓老師刮目相看的是,吉淳頗有“質疑精神”。在平常閱讀練習過后,吉淳會主動找其他閱讀理解來做。而且她不會把答案當做唯一真理。“比如古代文人被流放寧古塔,大家都認為寧古塔對于文人是一種禁錮、一種戕害,吉淳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正是寧古塔成就了這些文人,惡劣的環境既能磨練文人的意志,也能激發深藏在大腦里的才華,就是所謂的‘逆境出人才’。”“吉淳一直想成為一位大學者,她有這個潛質。”老師說。

江蘇高考理科狀元吳呈杰:誓要考上北大

  豪氣

  理科最高分 天一中學 吳呈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總分430

  語文141,數學183,英語101,4A加分5分;

  物理化學雙A+

  能“拼”下數理化難題,也能在紙上揮灑自如,無錫天一中學高三(1)班吳呈杰滿懷文人的豪氣,戴上理科最高分的“桂冠”。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無錫天一中學見到了吳呈杰。

  曾立志考北大當一名新聞人

  “我曾經幻想過自己能成為全省的狀元,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從心底我堅信自己完全有這個實力。高考發揮算正常,所有題目都做完了,還保證了正確率。”吳呈杰自信滿滿地說。

  在班主任老師趙紅慧看來,吳呈杰就是這樣執著和自信,“相信自己能行,認準的目標就絕對不會放棄。”吳呈杰三年前以無錫錫山區中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天一中學,分在高一(1)班,與趙紅慧老師第一次交流中,他就表達了“誓要考上北大”的心愿。

  吳呈杰說,他從小就在心里編織起了北大夢,不僅兩次參加了北大“夏令營”,作為營員代表在“百家講堂”上發過言,他還立志進入北大新聞系,做一名新聞人。高三時,吳呈杰和其他尖子生PK,競爭“北大校長推薦”的名額,吳呈杰當場念出豪氣十足的座右銘“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全場都被他的氣場震住。吳呈杰如愿拿到校長推薦制的名額,可他卻堅定地說,“我的高考分數一定要夠上北大的錄取線。”

  理科“學霸”作文賽照拿一等獎

  頂著理科“學霸”頭銜的吳呈杰是名不折不扣的文青,創作了短篇小說《北京、北京》并發表在《萌芽》雜志上。獲得第七屆奧林匹克杯全國英語作文大賽國家級一等獎,第十六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為了圓北大夢,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就為他報了“小記者班”,參加小記者活動,整個小學都沒有間斷過。為了這個夢,他博覽群書,不僅做了近50萬字的札記,更喜歡思考,創作小說。

  吳呈杰說,今年高考自己的作文是寫的議論文,從年齡和精神兩個層面分析了青春不朽。有了常年的文學積累,吳呈杰的文科成績比理科更優秀,“其實我不擅長做特別難的數理化題目,但因為比較規范,每次得分還不低。今年的理科卷難度不算高,比較對我的胃口。”當初為什么還選理科班?吳呈杰“傻傻一笑”,露出一對可愛的小酒窩,“因為舍不得高一(1)班這個大集體,我們班的氛圍特別好,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班主任趙紅慧老師,有心里話就想跟她說。”

  他的表哥是2010年的無錫狀元

  在媽媽眼中,兒子從來不是死讀書的,喜歡看書,家里特意騰出個房間給他擺書,當寒暑假別人在輔導班度過時,媽媽陪著他正在旅行。“他喜歡打網球,聽音樂。積極參加寒假火車站志愿者活動、暑期還義務獻血,救助流浪貓。”成長過程中,媽媽總是以朋友身份出現,吃飯時會說說學校的趣事,散步時會聊聊班上的同學,有時送女生的禮物也由媽媽幫著挑選。

  采訪中,記者獲悉,吳呈杰姨媽家的表哥劉金豪是2010年無錫市的理科狀元,同樣來自天一中學。在高考前吳呈杰停課復習的時候,關于數學備考,表哥給他寫了滿滿一張紙的指導意見。另外告訴他如何做好心態調整,吳呈杰說,表哥的意見讓他受益頗多。

龔恬

  今年江蘇文理最高分共同點還挺多:都是女生,都來自常州,都很“淡定”,絕對是越大考發揮越好的“考霸型”選手,讓自己和家人驚喜,而且平時都不上輔導班,不搞競賽。記者了解到,兩個女生都有自己的學習訣竅,一個是“整理控”,一個最擅長“盯老師”。

  江蘇省文科最高分龔恬

  好心態讓她每逢大考都超常發揮

  前黃中學

  總分414分 語文127+37分 數學143分 外語102分 4A加5分,選測科目等級政治歷史雙A+。


  ◎最喜歡的書:

  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崇拜的人:高一數學老師

  二模考了370多分,班主任急得團團轉,她就用媽媽的話鼓勵自己:“臨考氣氛這么緊張,能考370分,夠好啦。”今年文科最高分,前黃中學的龔恬就是這樣一位“淡定姐”。用她自己的話說,好心態讓她多次受益,成為老師心中的“考試型選手”,中考、高考,每逢大考必有“意外驚喜”。

  好心態讓她每到大考有驚喜

  “這次我絕對是超常發揮,平時的學習成績沒這么好。”昨晚,電話那頭的龔恬“淡定”回應著記者的祝賀。她告訴記者,前黃中學文科班有200多名學生,在年級排行榜上,直到高二,前十名里面還找不到龔恬的名字。“我大概是一名‘考試型的選手’,中考也是如此,平時成績一般,中考考得特別好,越到大考考得越好。”龔恬笑著說,這和自己的好心態分不開,考試從來不緊張。初中時曾有老師總結:“龔恬是最穩的學生,每門功課都很穩。”每到考前班會,老師必定邀請龔恬上講臺講經驗??怎樣有應考好心態。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龔恬的好心態離不開輕松的家庭氛圍。臨近高考的二模考試中,龔恬出人意料的考砸了,“370多分,班主任很著急,找我談話,我心里想著媽媽的那句話,‘臨考氣氛這么緊張,能考370分,夠好了。’”

  龔恬的媽媽告訴記者,女兒從小就很乖巧,父母從沒打過她一下,從不提過高的要求。“盡力就行。我們從來對她沒有過高的期望,考不上清華,南大也很好。就像這次拿了省狀元,有人問我希望女兒將來有什么發展?我回答‘一切順其自然’。”龔恬的媽媽說。

  “整理控”是逆襲奪冠訣竅

  進入高三后,龔恬向高考“逆襲”之路進發。高三第一次考試她一躍至全年級第一,一路拿下六個第一。“高二暑假我下了苦功,把別人玩的時候都用來學習。”除了好心態,龔恬也有學習小秘訣。從來不上輔導班的她,總結了一套“龔氏筆記”。“說白了有點整理控。”從高一起,龔恬細心地整理、歸納習題,每門課都有習題本,幾十本厚厚的筆記本凝聚了幾年的復習精華。”龔恬把整理歸納的功夫發揮到淋漓盡致,不少題目早已爛熟心中。今年不少考生反映語文高考附加題難,臨考前龔恬把整理的有關《紅樓夢》的部分翻閱一遍,恰巧考到,40分的附加題拿到了37分。

  龔恬在老師眼里是一個文靜的優秀學生,只要有空,她就會捧一本書,靜靜地坐下來看書,感悟其中的道理。溫和的她與其他同學相處得很好,班上各種活動也都積極參加。“很內斂的一個學生,很低調,但是絕對優秀。”龔恬的班主任許老師如是說。

  做個普通人干好自己的事

  課余時間,龔恬喜歡讀書,“想把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推薦給大家。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擁有可貴的品質的殘疾人的故事,他又聾又啞,卻不放棄取得驕人的成績,是一本勵志書,值得大家讀一讀。”

  已和清華大學簽約被“預錄取”的龔恬即將踏入無數考生夢寐以求的清華園。“面試的時候去過一次清華,很喜歡這所學校的氛圍,學生又會學習又很會玩。而且清華很重視體育,這點和我很合拍。我有個習慣,晚自習間隙會到操場上跑幾圈,這也是保持活力的好辦法。”龔恬說,她會選擇清華的經濟或者法律專業。對于未來,她依然沒有過高的期望,“我想像普通的同學一樣,踏實學習,做好自己的事情。”龔恬坦言,在高中她一門心思學習,從不參加課外實踐也沒有參加比賽,“希望大學里可以多參與實踐活動,鍛煉自己。”

江蘇2013理科高考狀元:不搞競賽 愛看“閑書”

黃佳琰

  今年江蘇文理最高分共同點還挺多:都是女生,都來自常州,都很“淡定”,絕對是越大考發揮越好的“考霸型”選手,讓自己和家人驚喜,而且平時都不上輔導班,不搞競賽。記者了解到,兩個女生都有自己的學習訣竅,一個是“整理控”,一個最擅長“盯老師”。

  江蘇省理科最高分黃佳琰

  不搞競賽,愛看“閑書”愛看英劇美劇

  常州中學

  總分427分數學180分(其中附加題36分),語文137分,英語107分,小高考3A加3分物理A+,化學A


  ◎最喜歡的書:曾子墨的《墨跡》

  ◎最崇拜的人:夏洛克?福爾摩斯

  “高考是我發揮最好的一次。”這其實是黃佳琰的特點,初二比初一好,初三比初二好,高二比高一好,高三比高二好,高三模考,一次比一次好,直到高考。“一步一個臺階,穩扎穩打。”這是班主任周老師給這位得意門生的評價。

  不搞競賽,學習上要求“完美”

  高三時,黃佳琰也不能免俗地報名參加了幾場自主招生考試,浙大、上海交大和復旦,但都沒通過。“其實沒考我就知道我不適合自主招生的,因為我從不搞競賽。去參加考試只是為了不放過一次機會,除了考復旦時復習了一周,其他的基本都是‘裸考’。”黃佳琰說。

  黃佳琰屬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小學開始就沒搞過奧數。初中考上常州外國語學校,中考又以高分考進常州中學。雖然不擅長競賽,但她的特點是語文和英語基礎好,數理化相對弱點。“所以我數學花的工夫很多,高三一開始數學只在平均分左右,我就一直找數學老師分析我的弱點,他會幫我指明方向,就算是我會的,他也會把別的解題思路告訴我。到二模時我的數學已經排在前幾名了。”

  高考之所以發揮得這么好,黃佳琰認為自己狀態好,很放松。“高考前兩周就處于放松狀態了,我考試前一般都不太復習,看看電視隨便看看雜志,所以也從來沒緊張過。”

  據了解,一直在年級里排在前十名的黃佳琰并不是書呆子,作為班上團干部的她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還曾利用假期時間調查超市里各種食品的添加劑使用情況,寫成了調研報告。平時,和同學們也能打成一片,“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班主任周老師說道。

  愛看“閑書”還愛看英劇美劇

  語文和英語一直是黃佳琰的強項。她自己認為這和她從小就喜歡看書有關。“我看了很多閑書,散文類、小說都看,比如美國的暢銷書《世上另一個我》,還有老師推薦的一些散文如龍應臺的書。”不過對黃佳琰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曾子墨的自傳體散文《墨跡》。“我初中看的這本書,后來曾子墨一直成為我的偶像,她本來被清華保送,卻硬要參加高考,考上人大[微博],后來又去達特茅斯深造,我很羨慕她的軌跡,最欣賞的還是她堅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說到自己未來方向,黃佳琰說比較想去北京讀書,傾向讀金融,這一點也是受了曾子墨的影響。

  這個優等生的大量課余時間還泡在英劇、美劇上。時下流行的她基本上都看過,比如《神探夏洛克》、《生活大爆炸》等,“周末經常在家偷偷用電腦看到凌晨三四點,其實初中時,就一直這樣啦。”不過狂看英劇、美劇,還是有收獲的。“對英語提高蠻大,因為英語閱讀是重點,而很多文章意思隱晦,要懂得英語的思維方式才行,這些光靠書上學的可不夠。”黃佳琰說。

  小提琴被“逼”著學到十級

  “小時候,幾乎每個暑假都被逼著練小提琴,考級,覺得很痛苦。”黃佳琰從大班開始練小提琴,不過這中間也是幾次反復,“和媽媽斗爭,不想學,被鎮壓,到初中終于考完十級。”雖然練的過程很辛苦,但到現在其實還是很感激媽媽。除了小提琴,她上小學時還學過拉丁舞和芭蕾。這和媽媽的培養思路有關。“女孩子學樂器,學芭蕾氣質好,當時就覺得有個愛好也是一生的財富。”黃媽媽在教育上還是比較開通的類型,“她不想搞競賽,我們也沒逼她,在學習方面,我們能做的是協助和建議,從不壓制。包括這次高考報什么學校,填什么專業,都是她說了算。”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

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

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

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