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江蘇高考 > 正文

南京大學是211985大學嗎

更新:2023-09-14 13:10:36 高考升學網

1、南京大學是211985大學嗎

南京大學既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該校是一所公辦本科大學。根據南京大學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南京大學是一本高校,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是211985大學嗎

2、全國各省211和985大學名單

全國985和211大學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大學,全國985大學有39所,211大學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學也均為211大學,以下是具體名單一覽表,供大家參考。說明:目前985和211大學不再評選,已經統籌為雙一流大學建設。

1、全國985大學名單

1998年5月4日,時任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稱為985工程。

排名 名稱 所在地
1 清華大學 北京
2 北京大學 北京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 復旦大學 上海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7 南京大學 江蘇
8 同濟大學 上海
9 浙江大學 浙江
10 南開大學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12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3 武漢大學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15 天津大學 天津
16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18 東南大學 江蘇
19 中山大學 廣東
20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1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22 廈門大學 福建
23 西北工業大學 陜西
24 中南大學 湖南
25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26 四川大學 四川
27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2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29 吉林大學 吉林
30 湖南大學 湖南
31 重慶大學 重慶
32 山東大學 山東
33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34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35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36 東北大學 遼寧
37 蘭州大學 甘肅
3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暫無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

2、全國211大學名單

“211工程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排名 名稱 所在地
1 清華大學 北京
2 北京大學 北京
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 復旦大學 上海
5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7 南京大學 江蘇
8 同濟大學 上海
9 浙江大學 浙江
10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11 南開大學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13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14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5 武漢大學 湖北
1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18 天津大學 天津
19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1 東南大學 江蘇
22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23 中山大學 廣東
24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25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6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27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28 廈門大學 福建
29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30 西北工業大學 陜西
31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
32 中南大學 湖南
33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34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35 四川大學 四川
36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3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
38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39 吉林大學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41 湖南大學 湖南
42 重慶大學 重慶
43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45 山東大學 山東
46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4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
48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50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51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
52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53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54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55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
56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
57 暨南大學 廣東
58 蘇州大學 江蘇
59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60 東北大學 遼寧
61 蘭州大學 甘肅
62 中國藥科大學 江蘇
63 東華大學 上海
64 河海大學 江蘇
65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66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
67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
68 江南大學 江蘇
69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71 上海大學 上海
72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
7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
7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學 陜西
76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77 長安大學 陜西
78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79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80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
81 廣西大學 廣西
82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
83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84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85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
86 福州大學 福建
87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
8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89 西南大學 重慶
90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91 云南大學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93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
94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95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學 安徽
97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98 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
99 遼寧大學 遼寧
100 南昌大學 江西
101 延邊大學 吉林
102 內蒙古大學 內蒙古
103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
104 海南大學 海南
105 貴州大學 貴州
106 鄭州大學 河南
107 新疆大學 新疆
108 寧夏大學 寧夏
109 石河子大學 新疆
110 青海大學 青海
暫無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
暫無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
暫無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
暫無 第四軍醫大學 陜西
暫無 西藏大學 西藏

全國985大學排名一覽表

據了解全國共有39所985學校,其中985學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等;以下是全國985大學名單情況:

序列號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全國排名

1

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

2

清華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2

3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3

4

浙江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4

5

武漢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5

6

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7

復旦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8

9

華中科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9

10

中國人民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0

11

天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2

北京師范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3

西安交通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2

14

吉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3

15

山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4

16

國防科技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4

17

中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5

18

南開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6

19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8

21

四川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9

22

同濟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0

23

廈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1

24

北京理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2

25

東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3

26

華南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4

27

大連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8

華東師范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9

中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0

西北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1

中國農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8

32

東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9

33

湖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4

電子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5

蘭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2

36

重慶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4

37

中國海洋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8

3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1

39

中央民族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5

全國211大學排名一覽表

據了解全國共有116所211大學,其中211大學有: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等;以下是全國211大學名單情況:

名次

學校名稱

辦學層次

全國排名

1

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

2

清華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2

3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3

4

浙江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4

5

武漢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5

6

南京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7

復旦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6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8

9

華中科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9

10

中國人民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0

11

天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2

北京師范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0

13

西安交通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2

14

吉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3

15

山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4

16

國防科技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

14

17

中山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5

18

南開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6

19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8

21

四川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19

22

同濟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0

23

廈門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1

24

北京理工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2

25

東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3

26

華南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4

27

大連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8

華東師范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5

29

中南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0

西北工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6

31

中國農業大學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28

32

東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29

33

湖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4

電子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0

35

蘭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2

36

北京科技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3

37

重慶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4

38

武漢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5

39

南京理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5

40

北京協和醫學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35

41

西南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7

42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37

43

中國海洋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38

44

暨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39

45

河海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40

46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0

47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1

48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2

49

華東理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3

50

蘇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4

51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5

5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6

54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8

55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49

56

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0

5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1

58

西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2

59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2

60

鄭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3

61

東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3

62

北京郵電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57

63

華南師范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7

64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58

65

上海財經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59

66

云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0

67

上海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1

68

西南財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2

69

東華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3

70

中國政法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3

71

海軍軍醫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4

72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65

7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學

67

74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世界高水平大學

69

75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69

76

南昌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0

77

中國傳媒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0

78

太原理工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1

79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72

80

空軍軍醫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2

81

江南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3

82

陜西師范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75

83

中國礦業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77

84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79

85

福州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81

86

北京林業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2

87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一流大學

83

88

安徽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84

89

中央民族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85

90

長安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0

91

遼寧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1

92

貴州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3

93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96

94

北京體育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98

95

河北工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99

96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世界高水平大學

99

97

東北農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0

98

東北林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3

99

四川農業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5

100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105

101

新疆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08

102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3

103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4

104

天津醫科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5

105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中國一流大學

116

106

大連海事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19

107

廣西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2

108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3

109

內蒙古大學

中國高水平大學

129

110

海南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43

111

石河子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67

112

寧夏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70

113

延邊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170

114

中央音樂學院

世界高水平大學

175

115

西藏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200

116

青海大學

區域一流大學

216

全國985大學全部名單

985工程,是指黨和國家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自從1995年至今經教育部、財政部批準建設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說目前我國一共有39所985大學。

全國各省985大學具體名單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2、上海(4所985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

3、湖南(3所985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4、陜西(3所985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5、江蘇(2所985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6、天津(2所985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

7、四川(2所985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8、遼寧(2所985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9、廣東(2所985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10、山東(2所985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11、湖北(2所985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12、浙江(1所985大學):浙江大學

13、吉林(1所985大學):吉林大學

14、福建(1所985大學):廈門大學

15、重慶(1所985大學):重慶大學

16、甘肅(1所985大學):蘭州大學

17、安徽(1所985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黑龍江(1所985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長和學生們所關注的高校,因為985高校是我國優秀的學校,只要孩子們能夠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著學生們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因為985高校的就業范圍比普通高校的就業范圍比較廣闊,而且很多企業在選擇時都會優先優先選擇985高校的學生。

全國985大學檔次劃分

第一檔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第二檔次: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第三檔次: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

第四檔次:東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

第五檔次: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

第六檔次:重慶大學、東北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

3、南京大學在全國近三年各省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選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669 1278
2022 北京 綜合(物) 本科 672 1071
2022 北京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 672 1071
2021 北京 綜合(物) 本科 663 1215
2021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664 1150
2021 北京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 665 1087
2020 北京 綜合(不限) 本科 667 1297
2020 北京 綜合(物) 本科 667 1297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67 889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47 298
2022 天津 綜合(物) 本科A 694 445
2022 天津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A 694 445
2021 天津 綜合(不限) 本科A 697 463
2021 天津 綜合(物) 本科A 701 342
2021 天津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A 702 318
2020 天津 綜合(不限) 本科A 695 437
2020 天津 綜合(物) 本科A 696 400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83 286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630 100
2022 河北 歷史 本科 640 143
2021 河北 歷史 本科 647 131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53 560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64 553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89 466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77 427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55 120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61 133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639 438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652 427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65 436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644 41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604 100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638 81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622 109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619 100
2022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642 208
2021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650 223
2020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666 203
2019 內蒙古 理科 本一A 662 236
2022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605 63
2021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609 307
2020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648 60
2019 內蒙古 文科 本一A 644 124
2022 遼寧 歷史 本科 639 133
2021 遼寧 歷史 本科 653 126
2022 遼寧 物理 本科 663 519
2021 遼寧 物理 本科 678 423
2020 遼寧 理科 本科 676 458
2019 遼寧 理科 本科 667 462
2020 遼寧 文科 本科 652 147
2019 遼寧 文科 本科 647 133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2 366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50 327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674 327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664 386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93 146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2 132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631 107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4 154
2022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640 254
2021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659 269
2020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682 271
2019 黑龍江 理科 本一A 669 289
2022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604 97
2021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638 82
2020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633 76
2019 黑龍江 文科 本一A 631 70
2022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 1916
2022 上海 綜合(物) 本科 - 1613
2022 上海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 - 1698
2022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60 5198
2021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5 1998
2021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6 1916
2021 上海 綜合(物) 本科 577 1812
2020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4 1837
2020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4 1837
2020 上海 綜合(物) 本科 576 1637
2019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3 2072
2019 上海 綜合(不限) 本科 574 1981
2019 上海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74 1981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12 381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19 385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37 1985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8 1852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638 1852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42 1406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本科 627 1970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8 1845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33 1309
2020 江蘇 理科 本一 406 2023
2019 江蘇 理科 本一 399 2275
2020 江蘇 文科 本一 403 343
2019 江蘇 文科 本一 391 451
2022 浙江 綜合 1段 668 2402
2021 浙江 綜合 1段 666 2619
2020 浙江 綜合 1段 670 2452
2019 浙江 綜合 1段 674 2476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60 709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69 682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77 651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59 661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601 632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618 152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58 145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35 126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41 139
2022 福建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633 168
2021 福建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632 15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658 54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本科 660 470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本科 662 565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本科 664 489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70 510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648 548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633 170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632 168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643 535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60 494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68 372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59 403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621 142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47 150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628 127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32 138
2022 山東 綜合 1段 651 1077
2021 山東 綜合 1段 656 1088
2020 山東 綜合 1段 673 942
2019 山東 理科 本科 666 695
2019 山東 文科 本科 634 197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57 1071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77 836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89 705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63 781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626 200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59 174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49 19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634 181
2022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28 215
2022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28 215
2021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50 181
2021 湖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50 18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22 353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1 74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56 54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8 169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69 77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70 69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1 1541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57 1704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70 636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63 657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7 229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8 210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9 194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635 155
2022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17 324
2022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24 198
2021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29 259
2021 湖南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34 182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24 299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3 181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6 73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49 58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4 1822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9 66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60 611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70 62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654 565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49 171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43 182
2022 廣東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31 192
2021 廣東 歷史(歷史+不限) 本科 643 179
2022 廣東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62 845
2022 廣東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65 643
2021 廣東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68 794
2021 廣東 物理(物理+化學) 本科 670 684
2020 廣東 理科 本科 675 658
2019 廣東 理科 本科 654 692
2020 廣東 文科 本科 630 197
2019 廣東 文科 本科 632 198
2022 廣西 理科 本一 656 355
2021 廣西 理科 本一 656 341
2020 廣西 理科 本一 673 287
2019 廣西 理科 本一 677 303
2022 廣西 文科 本一 649 93
2021 廣西 文科 本一 651 75
2020 廣西 文科 本一 631 102
2019 廣西 文科 本一 638 81
2022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790 126
2022 海南 綜合(物) 本科 793 113
2022 海南 綜合(物 和 化) 本科 795 106
2021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789 120
2021 海南 綜合(物) 本科 789 120
2020 海南 綜合(不限) 本科 788 121
2020 海南 綜合(物) 本科 789 118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824 81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838 32
2022 重慶 歷史 本科 638 129
2021 重慶 歷史 本科 654 138
2022 重慶 物理 本科 654 440
2021 重慶 物理 本科 682 482
2020 重慶 理科 本一 670 744
2020 重慶 理科 本一 678 444
2019 重慶 理科 本一 663 711
2019 重慶 理科 本一 669 467
2020 重慶 文科 本一 647 141
2019 重慶 文科 本一 642 140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69 904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75 803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78 747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88 795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32 187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631 174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627 188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641 177
2022 貴州 理科 本一 635 458
2021 貴州 理科 本一 642 369
2020 貴州 理科 本一 670 300
2019 貴州 理科 本一 656 320
2022 貴州 文科 本一 655 104
2021 貴州 文科 本一 667 102
2020 貴州 文科 本一 659 105
2019 貴州 文科 本一 660 103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74 406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66 39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87 380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85 333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70 100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67 101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64 109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663 95
2022 陜西 理科 本一 658 473
2021 陜西 理科 本一 668 415
2020 陜西 理科 本一 681 393
2019 陜西 理科 本一 677 409
2022 陜西 文科 本一 623 123
2021 陜西 文科 本一 649 121
2020 陜西 文科 本一 663 130
2019 陜西 文科 本一 654 131
2022 甘肅 理科 本一 614 382
2022 甘肅 理科 本一 618 307
2021 甘肅 理科 本一 637 277
2020 甘肅 理科 本一 652 277
2019 甘肅 理科 本一 650 221
2022 甘肅 文科 本一 596 83
2021 甘肅 文科 本一 624 87
2020 甘肅 文科 本一 641 80
2019 甘肅 文科 本一 632 61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594 92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600 101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623 82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629 80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577 40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601 42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615 29
2019 青海 文科 本一 618 35
2022 寧夏 理科 本一 601 135
2021 寧夏 理科 本一 616 117
2020 寧夏 理科 本一 637 183
2019 寧夏 理科 本一 630 126
2022 寧夏 文科 本一 597 119
2021 寧夏 文科 本一 632 246
2020 寧夏 文科 本一 650 437
2019 寧夏 文科 本一 641 4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611 153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538 272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632 170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539 186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659 169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650 178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569 100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513 856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611 100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單列類外語) 559 66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619 89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623 98

4、南京大學在近三年專業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序號 專業名稱 年份 錄取省份 科目/選科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9 385
1 (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9 385
2 (哲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歷史學、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人文藝術傳播類)人文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20 351
3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21 319
4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28 1845
5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自動化、建筑學、城鄉規劃、工業工程類)工科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28 1845
6 (建筑學、城鄉規劃)(建筑與規劃實驗班)建筑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28 1845
7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0 1635
8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1 1512
9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聲學、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數理科學類)理科試驗班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2 1403
10 (計算機金融實驗班)(含雙學士學位)金融工程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41 703
11 (第三、四年學費為16000元/年)軟件工程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3 1309
12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化學、應用化學)(化學與生命科學類)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4 1215
13 (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環境工程、地質學、地球化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質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海洋科學、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地質學(古生物)、地理科學、大氣科學類)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5 1130
14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環境與健康實驗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5 1130
1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8 890
16 人工智能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0 761
17 (物理學類、計算機類、數學類、天文學類、生物科學類、化學類)(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0 761
18 口腔醫學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627 1970
19 (5+3一體化)(擇優推薦直博)臨床醫學專業 2021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628 1845
20 (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即高校專項計劃,僅限戶籍、學籍等符合報名條件,在當地就讀且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報考))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 -
21 (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403 343
22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403 343
23 (哲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歷史學、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人文藝術傳播類)人文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403 343
24 漢語言文學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406 228
25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文科 407 198
26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自動化、工業工程類、建筑學、城鄉規劃)(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即高校專項計劃),僅限戶籍、學籍等符合報名條件在當地就讀且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報考)工科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 -
27 口腔醫學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6 2023
28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自動化、工業工程類、建筑學、城鄉規劃)工科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6 2023
29 (環境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化學、應用化學、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化學與生命科學類)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6 2023
30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6 2023
31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類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7 1740
32 (第三、四學年學費為16000元/年)軟件工程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8 1529
33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聲學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數理科學類)理科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8 1529
34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09 1334
3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12 866
36 人工智能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14 623
37 (物理學類、計算機類、數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天文學類)(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0 江蘇 理科 414 623
38 哲學、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歷史學、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人文藝術傳播類)人文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2 381
39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2 381
40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6 277
41 (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德語+法學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6 277
42 漢語言文學專業 2022 江蘇 歷史(歷史+不限) 617 250
43 (法學、編輯出版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檔案學)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8 1852
44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自動化、建筑學、城鄉規劃、工業工程類)工科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8 1852
45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管理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9 1743
46 (建筑學、城鄉規劃)(建筑與規劃實驗班)建筑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39 1743
47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聲學、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數理科學類)理科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41 1502
48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42 1406
49 (金融+計算機)(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金融工程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不限) 651 662
50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應用化學、化學)(化學與生命科學類)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2 1406
51 (數字經濟、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化軟件、集成電路))(其中,智能化軟件第三、四年學費為16000元/年)技術科學試驗班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2 1406
52 (第三、四年學費為16000元/年)軟件工程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6 1029
5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48 872
54 (化學類(數學物理生物計算機天文)(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專業分流詳見我校招生章程)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50 730
55 人工智能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51 662
56 (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環境工程、地質學、地球化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質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海洋科學、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地質學(古生物)、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學)理科試驗班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7 1985
57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環境與健康實驗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 637 1985
58 口腔醫學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638 1852
59 (5+3一體化)(擇優推薦直博)臨床醫學專業 2022 江蘇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639 1743

5、南京大學2023年最新簡介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2011年,教育部和江蘇省簽署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南京大學;2016年,南京大學入選首批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學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15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南京大學目前擁有仙林、鼓樓、浦口、蘇州四個校區,有31個直屬院系,本科生13196人、碩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留學生1415人。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5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立項學科19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8個,本科專業8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博士后流動站38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2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1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1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教育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環境保護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10個,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科工局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2個。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在國際或他國當選院士13人,教育部“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04人、“青年”24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47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05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103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2人。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建功立業、成就卓著。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大學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前,南京大學提出了“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奮斗目標,堅持“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通識教育與個性化培養融通,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融通,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融通”的人才培養理念,不斷深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積極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軍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南京大學的前身即“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于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成為南京大學辦學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堅、為國爭光、為民造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蜚聲國內外學界。今日南京大學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以“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于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指導思想,調整科研布局、加強科研組織,整體提高原創科研能力與水平,將南京大學建成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自上個世紀初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與世界上眾多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系。其中,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三十余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干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南大正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大力推進各種寬領域、多渠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當前,南京大學的辦學事業已經掀開新的百年篇章。全體南大人將始終保持奮發昂揚的精氣神和樸茂平實的工作作風,深入貫徹關于“第一個南大”的指示精神,著力內涵發展,彰顯南大特色,為把南京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數據截止日期:2020年11月30日)

安徽科技學院在江蘇高考專業招生計劃2023(人數+代碼)
江蘇高考歷史類243分能上什么大學2023(公辦+民辦)
江蘇高考排名在110700的物理類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專業招生計劃2023(人數+代碼)
江蘇高考排名在30650的物理類考生能報什么大學(原創)
江蘇高考歷史578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物理583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物理579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物理584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歷史582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歷史577分排名多少
江蘇高考歷史583分排名多少

6、南京大學重點特色專業

南京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外科學(普外)、生物學、自然地理學、氣象學、地質學、環境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天文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學、數學、情報學、社會學、英語語言文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世界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語言文學、軟件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外國語言文學、哲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態學、地理學、考古學、中國史、新聞傳播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法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戲劇與影視學、藥學、口腔醫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建筑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海洋科學、大氣環境、大氣物理學、世界經濟、經濟法學、經濟學、生物科學、行政管理、法語、英語、俄語、德語、國際政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檔案學、圖書館學、應用氣象學、環境工程

序號 評級名稱 數量 專業/學科名稱
1 國家重點學科 21 外科學(普外)、生物學、自然地理學、氣象學、地質學、環境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天文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學、數學、情報學、社會學、英語語言文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世界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語言文學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軟件工程、化學
3 雙一流”建設學科 1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地質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哲學
4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 19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態學、地理學、數學、考古學、世界史、中國史、新聞傳播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法學、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
5 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18 戲劇與影視學、公共管理、藥學、口腔醫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軟件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建筑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光學工程、生態學、海洋科學、新聞傳播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法學、應用經濟學
6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4 大氣環境、大氣物理學、世界經濟、經濟法學
7 江蘇省重點學科 1 經濟法學
8 國家級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 1 經濟學
9 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 1 哲學
10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 生物科學、行政管理
11 國家級特色專業 1 軟件工程
12 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 2 法語、英語
13 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 2 法語、英語
14 江蘇省特色專業 3 生物科學、俄語、德語
15 第六批全國高校特色專業 1 行政管理
16 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 1 國際政治
17 南京大學一流專業建設項目 1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8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3 檔案學、圖書館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9 江蘇省品牌專業 3 應用氣象學、大氣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 “十一五”國家級特色專業 1 軟件工程
21 十二五”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1 軟件工程
22 江蘇省重點專業 1 軟件工程
23 江蘇省卓越工程師(軟件類)教育培養計劃 1 軟件工程
24 江蘇省品牌專業(A類) 1 軟件工程
25 軟科2021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二名 1 軟件工程
26 教育部特色專業 1 大氣科學
27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0 1 生物科學
28 強基計劃專業 1 生物科學
29 教育部I類特色專業 1 生物科學
30 雙萬”建設專業 2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7、南京大學特色專業

序號 專業層次 數量 專業
1 國家級 20 漢語言文學、地質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英國語言文學、法語、歷史學、軟件工程、哲學、物理學、新聞學、大氣科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化學、行政管理、生物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環境科學、天文學、臨床醫學
2 省級(直轄市) 3 德語、俄語、物理學

8、南京大學開設專業一覽表

南京大學開設專業有人工智能、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歷史學、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法學、哲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市場營銷、保險學、會計學、金融工程、電子商務、經濟學、工商管理、金融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英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法語、朝鮮語、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社會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聲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質學(基地班)、地球物理學、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通信工程、自動化、工業工程、地理信息科學、旅游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海洋科學、地理科學、城鄉規劃、應用氣象學、大氣科學、生物科學、生態學、生物技術、化學、物理學(生物物理)、化學(生物化學)、人工智能(腦科學與人工智能)、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材料化學、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化學科學)、建筑學、文科試驗班(藝術與文化創意、第二專業)、軟件工程

南京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院系名單 專業名稱 本專科
人工智能學院 人工智能 本科
歷史學院 考古學 本科
考古學(文物鑒定) 本科
歷史學 本科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 本科
海外教育學院 漢語國際教育 本科
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學 本科
廣播電視學 本科
廣告學 本科
法學院 法學 本科
哲學系(宗教學系) 哲學 本科
商學院 財務管理 本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本科
財政學 本科
市場營銷 本科
保險學 本科
會計學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電子商務 本科
經濟學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金融學 本科
政府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本科
勞動與社會保障 本科
政治學與行政學 本科
國際政治 本科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本科
德語 本科
西班牙語 本科
俄語 本科
日語 本科
法語 本科
朝鮮語 本科
社會學院 社會工作 本科
應用心理學 本科
社會學 本科
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
圖書館學 本科
檔案學 本科
編輯出版學 本科
數學系 信息與計算科學 本科
統計學 本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 本科
物理學院 聲學 本科
物理學 本科
應用物理學 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環境學院 環境工程 本科
環境科學 本科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地球化學 本科
古生物學 本科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本科
地質工程 本科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本科
地質學(基地班) 本科
地球物理學 本科
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天文學 本科
空間科學與技術 本科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示范性微電子學院)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本科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科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工程管理學院 自動化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工業工程 本科
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地理信息科學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本科
海洋科學 本科
地理科學 本科
城鄉規劃 本科
大氣科學學院 應用氣象學 本科
大氣科學 本科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 本科
生態學 本科
生物技術 本科
匡亞明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本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物理學 本科
天文學 本科
化學 本科
生物科學 本科
物理學(生物物理) 本科
化學(生物化學) 本科
人工智能(腦科學與人工智能) 本科
醫學院 臨床醫學(八年制) 本科
臨床醫學(五年制) 本科
口腔醫學 本科
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材料化學 本科
生物醫學工程 本科
材料物理 本科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本科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本科
化學化工學院 應用化學 本科
化學生物學 本科
化學(化學科學) 本科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筑學 本科
城鄉規劃 本科
藝術學院 文科試驗班(藝術與文化創意、第二專業) 本科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本科

最新圖文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

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

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

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亚洲日韩∧V精品一区二区小说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 |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