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洋大學是一本,該校是江蘇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高校、農業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依托高校。
江蘇海洋大學是江蘇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1985年創辦的淮海大學(籌),1989年教育部批復為淮海工學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辦學歷史的原江蘇鹽業學校、連云港水產學校和連云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學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海洋高等教育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連水產專科學校(后更名為連云港水產學校)。2013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7年7月,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位于“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先導區、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云港市。現有蒼梧校區、通灌校區、宋跳校區和墟溝校區4個校區,主校區(蒼梧校區)坐落在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西游記》文化發源地花果山西麓,總占地2193.83畝,校舍面積63.76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800余名。學校設有20個學院,開設70個本科專業,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農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和醫學等10個學科門類。
學校建有一支熱愛高等教育事業、教學科研能力兼備、理論實踐并重、德學雙馨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33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588人,具有博士學位537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江蘇省教學名師2人;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2人,江蘇特聘教授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江蘇省雙創博士(世界名校類)34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等學校青藍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級人才工程259人次;擁有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4個、江蘇省科技創新及人才團隊11個。1位教師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100余位教師被國內外高校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學校聘請了蔣興偉院士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兼職教授。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具有海洋意識、創新精神、家國情懷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專業建設緊密對接國家和區域產業發展需求,不斷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目前,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8個專業入選教育部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5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4個專業入選江蘇省產教融合型品牌專業建設點。
學校堅持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按照“拓寬基礎、重視應用、強化素質”的總體要求,不斷擴充課程總量、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模式,積極打造一流課程。構建對學生價值觀念、綜合素質和能力結構具有清晰映射關系的一流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7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建有江蘇省重點教材33部,5部教材入選首批江蘇省本科優秀培育教材。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承擔江蘇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全面學分制改革”,項目通過了由省教育廳主持的驗收鑒定,并入選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學校被遴選為“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儲備院校,“海州灣海洋漁業資源開發與利用實習實訓基地”“生物醫藥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基地”被納入“十四五”時期教育強國推進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儲備項目。學校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10項。學生龍舟隊4次蟬聯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3次奪得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5年來,我校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等各類競賽中斬獲國家級獎項188項、省級獎項692項,獲獎學生達1800余人次。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