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轉專業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校對轉專業學生的要求差別比較大,作為學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持特別簡單樂觀的心態,以為校內轉專業可以為自己兜底,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蘇州科技大學轉專業的一些條件和要求,以下整理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各學院:
根據《蘇州科技大學本科學生轉專業轉學實施辦法》規定,現將2021年度轉專業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轉專業范圍、對象、條件及要求
1、范圍:取得我校本科學籍、修業滿一學年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本次轉專業對象原則上限于2020級學生。
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1)截止至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末,專業執行計劃中的必修課和限選課取得的學分績點(保留一位小數)均達1.5及以上的學生;
(2)具有鮮明特長及培養潛質,轉專業更能發揮特長的學生。此類學生申請轉專業時,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應修課程(必修課和限選課)取得的學分績點均達1.0及以上,且滿足下列條件: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省級二等獎及以上,或者創業取得顯著成果;
(3)入學后因患某種疾病或確有特殊困難,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仍能在其他專業學習的學生。此類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原則上只允許轉入高考當年我校投放到生源地的考生科類(文科、理科等)對應的相關專業,且轉入專業錄取分數線低于學生所在專業錄取分數線;
(4)退役后復學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申請轉專業的,經學校相關程序將給予優先考慮。
3、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轉專業:
(1)未在我校報到入學、注冊取得學籍或入學未滿一個學期的;
(2)招生時國家已明確不能轉專業的學生,含定向生、藝術類、體育類等專業的學生。其他招生時有特殊要求的提前批次錄取學生;
(3)未經全國統一高考招收的特殊錄取學生,含專轉本、第二學士學位、現代職教體系項目等;
(4)高考錄取批次中下一批次專業申請轉入上一批次專業的學生;
(5)學分已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總學分的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學生;
(6)休學、保留學籍的學生;
(7)由外校轉入我校的學生;
(8)在校期間受到處分且尚在處分期內的學生或考試(考查)作弊的學生;
(9)未按學校規定繳清學費及其他費用的學生;
(10)其他有失公平、公正的。
4、轉專業后,每個專業年級原則上至少保留20人。
5、各學院要成立轉專業考核工作小組,由院長或主管教學副院長任組長,負責審核學院的轉專業方案、轉專業資格和轉專業考核工作等。
二、轉專業工作程序及日程安排
4月12日—4月23日學院報送轉專業方案。學院根據自身教學資源條件制定轉專業方案,包含可接收轉專業的專業名單、可接收轉專業的年級、各專業可轉入人數、各專業轉入要求、考核科目或內容、考核方式、成績構成等。4月15日前,學院將《蘇州科技大學各學院轉專業方案》《轉專業考核工作小組名單》報教務處。教務處匯總、審核,經學校審批后向全校學生公布。
4月26日—5月10日學生提交轉專業申請。符合條件的學生提出申請,填寫《蘇州科技大學學生轉專業申請表》,5月10日前將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材料交所在學院。符合轉專業條件第(2)、(3)、(4)條的學生需附相關證明材料。每位學生只能填報一個專業,凡填報兩個及以上專業的申請表作廢,申請轉入的專業應在學校公布的轉專業方案內。
5月11日—5月19日轉出學院資格審查。轉出學院負責提供學生的在校成績單,對照學校公布的轉專業方案審核學生情況,將符合條件并同意轉出學生的申請表整理匯總。5月19日前,學院將《學院轉出學生情況匯總表》《蘇州科技大學學生轉專業申請表》及相關材料報教務處。
5月20日—6月1日教務處復審。教務處進行復審,公示復審合格名單,將公示無異議的材料轉各學院。
6月8日起轉入學院組織考核,學校審核、公示、發文。各轉入學院按照學校公布的轉專業方案對學生進行考核,按擇優錄取原則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將《學院轉專業考核結果》《蘇州科技大學學生轉專業申請表》等材料報教務處。各轉入學院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考試方式、時間等,提前一周通知到學生本人。教務處對各學院上報的擬錄取名單進行審核,經學校審批后在全校范圍內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發相應學籍異動文件。
三、轉專業學生的成績記載與學籍管理
1、學生轉入新專業的年級由轉入學院根據轉專業考核結果確定。
2、轉專業的學生必須按轉入專業同年級培養方案完成學業,畢業資格審核和學位授予條件同轉入專業的要求,學費收費標準按轉入專業的標準收取。
3、學生轉專業以前已經取得的學分,由轉入學院按學校學分認定辦法做好認定工作。轉專業后需要補修的課程,由轉入學院給學生做好補修計劃。學分認定和課程補修計劃工作必須在學生轉入新專業的第一個學期完成。
4、學生轉專業以前的學習時間計入學習年限。
5、轉專業學生在轉專業當學期的期末成績由原學院登載。
6、下一學期開學第一周內,學生到轉入學院辦理報到注冊手續。
四、其他事項
1、學生要理性對待轉專業,要詳細了解擬轉入專業各方面的情況,在對轉專業是否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清楚的認識后,再做出理性的選擇,避免盲目跟風。所有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必須及時提供詳盡材料且保證材料的真實性,一旦發現提供虛假材料,將取消其申請轉專業的資格并按規定給予相應處分。
2、已辦理轉專業手續的學生不得再次提出轉專業申請或退轉手續。
3、獲轉專業資格的學生必須參加原專業當學期的考試,從下一學期開始進入新專業學習。學期結束時,如出現曠考、考試作弊及其它不符合轉專業情形者,取消其轉專業資格。
類別 | 專業名稱 |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工程 |
社會學類(本) | 社會工作 |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 |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 |
教育學類(本) | 學前教育 |
中國語言文學類(本) | 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言文學(師范) |
歷史學類(本) | 歷史學(師范) |
數學類(本) |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
物理學類(本) | 應用物理學 物理學(師范) |
地理科學類(本) | 地理信息科學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心理學類(本) | 應用心理學 |
統計學類(本) | 統計學 |
力學類(本) | 工程力學 |
材料類(本)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
電氣類(本)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電子信息類(本) |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
計算機類(本)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土木類(本) | 土木工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測繪類(本) | 測繪工程 |
交通運輸類(本) | 交通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本) |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 |
建筑類(本) | 建筑學 城鄉規劃 風景園林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 | 工程管理 |
工商管理類(本) | 工商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財務管理 |
公共管理類(本)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本)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類(本) | 旅游管理 |
其他(本) | 城市規劃 |
常州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0:0:24南京藝術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57江蘇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41西交利物浦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