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高考“七分考,三分報”。高考結束,志愿填報成為重中之重。誰都希望自己寒窗苦讀12年考來的分數,一分也別浪費!選大學時主要考慮哪些指標?志愿填報有哪些誤區和注意事項?高考志愿填報的事情前期大部分時間可以由家長來輔助進行。一定注意高考志愿填報是門學問,報的好皆大歡喜,報的不好可能要面臨滑檔甚至退檔的風險。本文高考升學網小編為你介紹關于吉林高考志愿如何填選大學、吉林高考志愿可以填報幾個大學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9各省高考志愿能填幾個 | 內蒙古 | 西藏 | 甘肅 |
青海 | 黑龍江 | 新疆 | 云南 |
廣西 | 山西 | 吉林 | 寧夏 |
海南 | 江西 | 遼寧 | 重慶 |
福建 | 湖南 | 陜西 | 河南 |
貴州 | 河北 | 天津 | 四川 |
湖北 | 浙江 | 江蘇 | 山東 |
廣東 | 上海 | 北京 | 安徽 |
由于截至本文發稿之前,吉林高考志愿填報官方說明暫未公布,所以小編只能整理收集2018年吉林高考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點,2019級考生可以參考2018年的志愿信息,暫先做一個了解誒。
以下是2018年吉林高考志愿填報信息。
2018年我省繼續在考生知分、知線、知位后,分兩段填報高考志愿。第一次填報本科志愿(包括在提前批錄取的司法、公安類院校的專科),第二次填報專科志愿。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填報志愿方式
2018年普通高考錄取采取網上填報志愿和網上征集志愿的方式進行。考生須登錄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平臺,在規定時間內填報院校和專業志愿。
(一)填報志愿平臺網址
“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平臺”是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網上填報志愿唯一合法網站。
登錄網址為:
1.http://gkzy.jleea.com.cn
2.http://gkzy.jleea.edu.cn
(二)用戶名和密碼
網上填報志愿的用戶名為考生報名時生成的8位報名序號,登錄密碼為考生高考報名時自行設置的密碼。
二、填報志愿時間
(一)填報準備
6月23日(9:00-16:00),考生登錄系統,確認賬戶及密碼信息是否正確。
考生若忘記密碼,本人須持準考證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到高考報名所在地縣(市、區)招生辦重置密碼。建議考生在6月23日前進行密碼重置,以免影響正常填報。
(二)填報時間
1、本科段:6月24日-28日(每天9:00-16:00)。
2、專科段:8月11日-12日(每天9:00-16:00)。
三、填報志愿規則
(一)錄取批次設置
我省高考錄取分9個批次,每個院校志愿均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選項。
1、提前批:軍事、公安、武警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各專業,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部分專業;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上海紐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教育部直屬的高等師范院校;省屬院校免費醫學定向、公費師范定向各專業;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等部分院校的非通用語種專業;大連海事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等高校的航海技術、輪機工程等航海類本科專業;部分院校的飛行技術專業;重點院校體育類專業;面向全國招生的部分重點和部屬院校藝術類專業(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教育部批準的參照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招生辦法執行的高校有關藝術類專業)。
2、國家專項計劃批(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為主的承擔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的本科院校。
3、特殊類型招生批:經教育部批準的具有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農村學生單獨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資格的院校。只允許參加上述項目測試合格考生填報。
4、第一批
A段:文史、理工農醫類全國重點院校,經吉林省招生委員會批準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重點專業,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專業,省屬院校師范類專業,普通高校本科藝術類專業。
B段:文史、理工農醫類重點大學的定向招生、總裝備部預科班、“三僑一臺”預科班、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授課和加試少數民族語文的專業,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專業,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院校和專業。
5、地方重點高校招生農村學生專項計劃批(地方專項計劃):承擔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的我省省屬重點高校。
6、第二批
A段:文史、理工農醫類普通本科院校,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長春科技學院、吉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珠海學院等民辦院校(含獨立學院)、專業(試點);普通高校體育類本科專業;普通高等院校藝術類本科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民辦院校(含獨立學院)藝術類本科專業。
B段:文史、理工農醫類普通本科院校的定向招生、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授課和加試少數民族語文的專業,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專業及軟件工程等專業。
7、第三批:文史、理工農醫類民辦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民辦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少數民族預科班專業及體育類專業。
8、提前專科(高職)批:普通高校(高職)藝術類專科專業,民辦院校(含獨立學院)藝術類專科專業。
9、專科(高職)批:普通高校專科(高職)專業(含體育類專業),民辦院校(含獨立學院)專科(高職)專業(含體育類專業)。
(二)報考科類志愿設置
1、文史、理工農醫類共8個錄取批次:
(1)提前批,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2)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批 (國家專項計劃批),設7個院校平行志愿;
(3)特殊類型招生批,設1個院校志愿;
(4)第一批(A、B段),A段設5個院校平行志愿,B段設2個院校順序志愿;
(5)地方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計劃批 (地方專項計劃批),設7個院校平行志愿;
(6)第二批(A、B段),A段設8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B段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7)第三批,設7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
(8)專科(高職)批,設6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
2、體育類共4個錄取批次:
(1)提前批,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2)第二批(A段),設8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
(3)第三批,設7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
(4)專科(高職)批,設6個院校志愿,除第一志愿外,其它為平行志愿。
3、藝術類共4個錄取批次:
(1)提前批,設1個院校志愿;
(2)第一批(A段),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3)第二批(A段),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4)提前專科(高職)批,設3個院校順序志愿。
(三)征集志愿辦法
1、除特殊類型招生批外,其他批次生源不足時,均實行網上征集志愿。根據錄取工作進度,我省將通過吉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和吉林省教育信息網適時公布各批次征集志愿時間、計劃信息及說明。考生須及時關注相關信息,通過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志愿填報平臺,按時填報征集志愿。
2、網上征集志愿時,吉林省教育考試院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在征得招生院校同意后,可在相應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適當降分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中填報的院校志愿數量因批次不同設定1-8個,除藝術類以及提前批、第一批B段、第二批B段外,均按平行志愿投檔。每次網上征集志愿時,未被錄取考生須根據當次公布的征集志愿信息,在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平臺按時填報征集志愿。征集志愿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批次志愿的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參加后續批次志愿的錄取。
4、國家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征集志愿只面向符合條件的考生。生源不足時按國家相關規定降分征集志愿。
5、軍事、公安、武警、司法類院校征集志愿只面向同科類、同類別其他院校政治考核、面試、體檢合格的考生。
6、體育類、藝術類各批次征集志愿只面向同類別加試合格的考生。
(四)報考科類填報原則
1、考生不得跨文、理大類報考。
2、普通類考生不得報考體育類、藝術類專業。
3、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在同一批次內不準兼報其它科類志愿。
四、填報志愿流程
(一)閱讀計劃信息
考生在網上填報志愿信息之前,須認真閱讀《招生指南》(下冊)中的說明和招生計劃,同時關注計劃補充(調整)信息。計劃補充(調整)信息將在吉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吉林省教育信息網和“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平臺”中發布。
(二)閱讀考生須知
應仔細閱讀網站公布的填報志愿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填報志愿時間安排及相關要求。
(三)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使用考生報名序號和密碼進入系統。
(四)修改初始密碼
第一次登錄系統成功后必須修改初始密碼,修改登錄密碼成功后,須重新登錄系統方能填報志愿。
(五)分批次填報志愿信息
考生填報志愿時,首先須選擇科類,再分批次填寫院校代碼、專業代碼及專業是否調劑選項。當每個批次中有多個院校志愿時,應從第一個志愿開始按順序填報,填報的院校數可以少于或等于設定的數量。某批次(院校、專業)志愿無填報信息時,視為考生自動放棄該批次(院校、專業)志愿。
考生填寫志愿后,應認真檢查各批次所報志愿是否完整、準確。填報志愿信息確認無誤后,點擊“批志愿保存并確認”按鈕,保存志愿信息。系統彈出“保存并確認志愿信息成功”窗口后,即為本批次填報成功。
(六)修改志愿信息
填報志愿信息需要修改,點擊“批次”按鈕,進入修改頁面,點擊“修改”按鈕。修改完成后,保存志愿信息。
(七)退出填報志愿系統
填報志愿結束后,點擊“查看填報結果”按鈕,查看最終填報結果。確認無誤后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頁面,同時關閉瀏覽器,填報志愿完成。
五、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一)考生在登錄平臺時,應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網址,不要使用搜索引擎搜索,避免誤入其他網站,造成填報志愿信息無效、密碼泄露等問題發生。除吉林省教育信息網外,吉林省教育考試院未向其它機構提供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頁面的鏈接。
(二)考生應保證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內容的真實、準確,是本人真實意愿的表達。因填寫、確認志愿信息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負。
(三)因本人原因導致密碼泄露或被他人竊取,造成考生本人信息泄露、志愿信息被篡改等相關問題,后果由考生自負。
(四)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志愿填報,逾期一律不再受理,相應責任由考生自負。
(五)在填報志愿時,建議考生盡量不要在臨近截止時間前集中填報志愿。避免因網絡訪問流量過大,造成網絡不暢,網速緩慢,影響填報志愿。
(六)考生無法登錄填報志愿網站或無法填報志愿時,要首先排除自身網絡及病毒原因,盡量不要選擇在網吧等多人共用出口的網絡環境下填報志愿,建議更換一下上網地點再進行填報。
(七)建議考生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并關閉瀏覽器的屏蔽功能,以免彈出窗口打不開,影響填報志愿。如網頁打開速度較慢,不要反復刷新。
六、填報志愿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做好考生網上填報志愿的組織和指導工作。特別要做好農村中學和往屆(社會)考生的組織、管理與服務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不得出現空檔,防止考生漏報問題發生。
(二)各地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監督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工作,嚴肅工作紀律,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三)各地要及時將此通知及時轉發至有關中學,確保通知到每一位考生并將通知情況建檔備案。同時,要制定相應預案,妥善處理網上填報志愿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遇到突發及重要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四)考生志愿信息是個人信息,要嚴格防范泄露考生個人信息,切實加強考生志愿填報密碼保管、發放和志愿填報等環節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擅自對外泄露,不得對外提供考生的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等信息;不得非法獲取考生填報志愿系統的賬戶和密碼信息;不得代替考生填報志愿或更改考生志愿信息,一經發現將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五)各地要在網上填報志愿期間建立值班制度,及時處置志愿填報期間產生的問題。
部分高三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存在概念性的錯誤,一些考生對填報時的概念方面很熟悉,但在判斷上出現了問題。這里筆者想談談自己對高考填報志愿時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第一點,了解什么是平行志愿。廣東已經實行平行志愿多年,但好多家長還是沿襲了“階梯式”志愿的想法,導致報考時畏手畏腳,不敢報。今年廣東實行的還是平行志愿,志愿表樣式與去年是一樣。以一批為例(二批也是一樣的),第一志愿組一共有七個意向(A、B、C、D、E、F、G),第二志愿組一共有四個意向(A、B、C、D)。報考時,我們遵照“組內平行、組外不平行”這個原則。例如,如果你要報考廣外,那么,你把廣外填在第一組A和第一組G,你被廣外錄取的幾率是一樣的(不考慮其他因素)。這就是組內平行:分高者得。但是,把廣外填在第一組A 或 第二組A,那效果就不一樣了。錄取時,是先檢錄A組報考考生,再檢錄B組報考考生。假如廣外在第一志愿組已經錄取完畢了,那第二志愿組就不再進行檢錄,那么把廣外填在第二組A,就不會被其錄取了。這就是所謂的組外不平行。一般而言,像中大、華工、華師、廣外、暨大等熱門學校,基本在第一志愿組就錄取完畢了。確定第一組、第二組志愿填報時,要考慮到學校的熱門程度。
第二點,關于“服不服從分配”的問題。一般而言,我們是建議學生“服從分配”的。有學生提出疑問:服從分配,是不是意味著錄取我的學校可以把我任意分配到其他專業里頭啊?不是的。首先,學校會從你的6個意愿專業里頭進行檢錄。假如說你的分數達到了6個專業其中一個,按順序進行錄取。例如,我的分數達不到專業1和2,但達到了專業3,那么我被專業3錄取了。但是,如果我過了該校的投檔線,卻達不到我所填報的六個專業的分數線,而我服從分配了,這種情況下,那個學校才會把我調劑到其他專業。但是,如果我不服從分配呢?大家要知道兩件事:高校是有權利按照1:1.05進行提檔的;且,每個批次,每個人的檔案只能出檔一次。也就是說,假如學校計劃招生1000人,那么它可以提取1050名考生的檔案。如果你過了該校投檔分,你被該校提檔;但6個專業線都沒過,且不服從分配,那么你極有可能被這個學校退檔。因為每批次每生只能被提檔一次,所以你所填報的其他學校已無法提取你的檔案,你就只能進入該批次的補錄(補錄,也就是別人挑剩下的學校和專業)。所以,服從分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退檔和補錄。
第三點,各個批次之前的錄取,并無相互影響。例如,如果我分數剛剛踩了一批線,我在一批志愿組里頭填報的12所院校并沒有錄取我,那么我將會被二批志愿組里某個學校錄取,這點是沒問題的。
第四點,關于“提前批”。提前批的專業是國家急需人才,在正常批次之前提前檢錄,具體的包括“師范類、軍警類、石油開采類”等。提前批是“可報可不報”的,看你個人意愿。但有一點考生需要注意:提前批次的軍警類需要政審和體檢,政審和體檢時間剛好和正常批次的報考重疊(一般為6月28 ~ 7月初),所以,假如有意向報考軍警類的,必須在6月27日把其他批次的報考意向也擬定好,以防到時候沒有時間思考,措手不及。
以上是關于報考時的一些概念性的問題,下面我想談談一些“價值取向”方面的原則:
第一點,關于“沖穩保”。因為現在每個批次每個志愿組相對可以報考的學校比較多,所以給考生的填報余地也比較大。拿第二批次第一志愿組(A、B、C、D、E、F、G)為例。首先,AB兩個志愿可以拿來“沖”,可以填報比你所處的名次略高的學校(例如你全省50000位,該校去年的投檔名次是45000位,那就可以沖一沖)。然后,CDE三個志愿是要“穩”的,填報的就是和你的名次基本一致的學校;FG兩個志愿是要“保”的,要填報一些比你所處名次低的學校(例如你全省排位50000,該校去年的投檔名次是55000位,那這個可以算保)。但至于要“沖”比你高多少位的學校,“保”比你第多少位的學校,這就取決于你個人的價值觀了。勇敢,還是保守?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點,關于“省內大學”還是“省外大學”。省內大學比較簡單,因為每年錄取的人數比較多也比較固定,所以《報考指南》里頭的數據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這點不詳細展開。省外大學的情況相對比較復雜。首先,你要對比去年和今年該校在廣東的計劃招生數是否有變動;第二,你要考慮到地點、氣候、食物等等問題;第三,你對這所學校的了解有多少;第四,你必須承擔起更大的風險。舉個例子,省外某校去年和今年在廣東的招生人數都是10人,去年它的投檔名次遠低于你的投檔名次,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穩”了,因為你無法預測多少個比你分數更高的人會填報這所學校。所以,省外大學有風險,填報需謹慎。
第三點,“專業為先”還是“學校為先”。分數出來后,不少處于“某校臨界線”的同學會糾結于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的問題。選個好點兒的學校,可能面臨被專業調劑;選個心儀的專業,可能你能填報的大學相對差一點,心有不甘。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你本來就有非常感興趣的專業,而且在這方面是有特長的,那么肯定是“先專業,后學校”。但是,部分同學并沒有特定的專業意向,且比較看重學校的名氣,那么“先學校,后專業”。
第四點,關于“復讀”。在分數出來之后,總有部分同學覺得自己考砸了,抱著一心要復讀的心態,志愿也不好好報,胡亂填了。結果,9月1日,高校開學了,看著身邊的小伙伴一個個上大學了,后悔莫及。拿著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學校且不喜歡的專業的錄取通知書,不知道去還是不去。記住:無論你想“復讀與否”,先把志愿填報這一項做好了,給自己留一條后路。不要到時候追悔莫及。
最后說幾點:第一、注意通知里頭的報考時間,不要錯過了時間節點;第二點,填報志愿是你自己的事,在咨詢班主任或者師兄師姐時,必須自己首先有些想法或者意向,然后問問別人這樣填報是否合理,絕對避免這類問題:“老師/師兄/師姐,我考XXX分,全省XXX名,你覺得我可以報什么”,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
長春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2東北電力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0長春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8東北電力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