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醫科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工程學院。
2023年徐州公辦本科院校名單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徐州公辦本科相關名單,僅供參考。
序號 | 學校名稱 | 省份 | 城市 | 層次 | 備注 |
1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徐州 | 本科 | 公辦 |
2 | 徐州醫科大學 | 江蘇 | 徐州 | 本科 | 公辦 |
3 | 江蘇師范大學 | 江蘇 | 徐州 | 本科 | 公辦 |
4 | 徐州工程學院 | 江蘇 | 徐州 | 本科 | 公辦 |
中國礦業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世界能源大學聯盟和國際礦業、能源與環境高等教育聯盟成員,入選“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溯源于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1938年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在陜西城固合組為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焦作工學院在河南洛陽復校;1950年3月,華北煤礦專科學校并入,并以焦作工學院為基礎成立了中國礦業學院;1952年,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文革”期間,學校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在江蘇徐州重建,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2000年,學校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4年正式擁有研究生院。
江蘇師范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1952年創辦于江蘇無錫,戰功卓著的劉先勝中將為首任校長。1956年正式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蘇師范專科學校。1958年學校北遷徐州,1959年與徐州師范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徐州師范學院。60年代初,全國高校布局調整,周恩來總理指示:“徐州地區地域遼闊,要有大學”,學校因此得以保留。從此,學校扎根蘇北,艱苦創業,逐步發展。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師進修學院為基礎設立徐州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該校并入我校。1996年學校更名為徐州師范大學。1999年原煤炭部所屬的徐州工業學校并入。2011年學校更名為江蘇師范大學。建校以來,全校師生秉承“崇德厚學,勵志敏行”的校訓,經過不懈努力,各項事業都有了快速發展。學校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大學50-72位,U.S.News2022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內地)大學第94位,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學校現有泉山、云龍、奎園、賈汪4個校區,占地2106畝,校舍面積96.8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76億元;圖書館藏書330萬冊。設有22個專業學院以及敬文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學院和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首個非獨立法人中俄合作辦學機構——江蘇師范大學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聯合工程學院,另設有獨立學院科文學院。現有59個本科招生專業,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覆蓋11個學科門類。具有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研究生推免權。現有專任教師1897人,其中正高394人、副高688人。專任教師中博士占比60.4%,具有海外研修經歷教師占比43%。擁有院士、“”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7人次。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7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338人,學歷教育留學生380人。建校以來,學校已向社會輸送了二十余萬名畢業生,一大批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活躍在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個領域。
江蘇專科類大學排名
時間:2024-06-17 16:0:48江蘇省大學排名前十最新202
時間:2024-06-12 14:0:49江蘇比較好的公辦專科排行
時間:2024-06-05 14:0:15江蘇比較好的本科排行榜202
時間:2024-06-04 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