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惠民政策 > 正文

江西高齡補貼政策標準,60-70歲高齡補貼政策

更新:2023-09-20 10:16:45 高考升學網

高齡人補貼,對于解決高齡老人基本生活問題,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準、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那么江西高齡補貼政策標準有什么規定,江西60-70歲高齡補貼政策有哪些,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江西高齡補貼政策的相關知識,可供參考!

各省高領補貼內蒙古高齡補貼 西藏高齡補貼 甘肅高齡補貼
青海高齡補貼 黑龍江高齡補貼 新疆高齡補貼 云南高齡補貼
廣西高齡補貼 山西高齡補貼 吉林高齡補貼 寧夏高齡補貼
海南高齡補貼 江西高齡補貼 遼寧高齡補貼 重慶高齡補貼
福建高齡補貼 湖南高齡補貼 陜西高齡補貼 河南高齡補貼
貴州高齡補貼 河北高齡補貼 天津高齡補貼 四川高齡補貼
湖北高齡補貼 浙江高齡補貼 江蘇高齡補貼 山東高齡補貼
廣東高齡補貼 上海高齡補貼 北京高齡補貼 安徽高齡補貼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我省老年人權益保障和照顧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府廳發〔2017〕95號)和《財政部民政部全國老齡辦關于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財社〔2014〕113號)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江西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以下簡稱“老年人補貼”)是指為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發放的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

發放補貼所需經費按照屬地原則由當地財政負擔。

第三條 各地制定老年人補貼政策要統籌考慮與其他老年人福利保障政策的銜接。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的生活困難,原則上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低保、特困供養和臨時救助等制度解決。

第四條 依照本辦法享受的老年人補貼不計入居民家庭收入。

第二章 補貼對象和標準

第五條 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對象為具有江西省戶籍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中年滿80周歲的老年人。

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對象為具有江西省戶籍、年滿60周歲的低保對象中沒有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失能老年人和特困人員中的失能老年人。

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老年人可同時申領上述兩項補貼。各地已經發放的80周歲以上高齡津貼與本辦法規定的兩項補貼不沖抵,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按規定疊加申領。

第六條 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50元。

低保對象中沒有享受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特困人員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分別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20%。

第七條 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老年人補貼資金由當地財政按標準直接撥付給所屬的供養服務機構。

第八條 各地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物價變動情況和財力狀況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

第九條 鼓勵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健全、功能完善的縣(市、區)為符合本辦法條件的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券(代金券),向專業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購買服務。

第三章 申領程序

第十條 申請老年人補貼,由本人或法定監護人、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向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受理窗口書面申請,也可委托村(居)民委員會等代為申請。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老年人補貼由供養服務機構統一向所屬民政部門申請。

第十一條 申領程序:

(一)申請。申請老年人補貼需填寫《江西省老年人補貼申請審批表》(以下簡稱《審批表》),并提供居民身份證、失能情況鑒定證明等材料,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二)初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托社會救助、社會服務“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在接到申請材料后7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并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同時將有關材料一并報縣(市、區)民政部門審批。申請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不全的,經辦人員應及時通知申請人補齊相關材料;不符合條件的,通知申請人并告知原因。

(三)審批。民政部門接到申請材料后,應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工作,并將補貼對象姓名、補貼類型、補貼金額等基本信息在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長期居住地公示7個工作日。對符合條件的,在《審批表》上簽署意見;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供養服務機構,并告知原因。補貼資格審批合格的老年人自批準當月計發補貼。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 補貼對象戶籍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跨縣(市、區)遷移的,應按申領補貼程序向遷出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轉檔申請,經縣(市、區)民政部門審核后辦理轉檔手續。遷入地縣(市、區)民政部門根據遷出地縣(市、區)民政開具的轉檔函接收檔案。遷出地從開具轉檔函的次月起停發補貼資金,遷入地從遷出地停發之月起計發。

第十三條 老年人補貼對象檔案一式兩份,縣(市、區)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存一份。設區市民政部門應于每年12月底前將所轄縣(市、區)的基礎信息數據匯總后報省民政廳,并抄送同級老齡工作部門。

第十四條 縣(市、區)民政部門根據本年第三季度補貼對象人數和發放標準,于每年11月底前提出下一年度老年人補貼資金預算方案報同級財政部門,并抄送同級老齡工作部門。

第十五條 各地應建立定期復核制度和隨機抽查制度,對老年人補貼對象實行應補盡補、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

第十六條 老年人補貼發放情況納入江西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各級財政、民政部門、老齡工作部門要加強監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日常監督和重點抽查相結合的監管體系,確保補貼政策落實到位,補貼資金使用規范、安全、高效。

第十七條 各級民政、財政部門、老齡工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受理、調查、處理有關舉報或投訴,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舉報人、投訴人,并為舉報人、投訴人保密。

第十八條 對虛報冒領、截留挪用補貼資金等行為,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處理。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九條 老年人補貼發放工作,實行政府統一領導,民政、財政、老齡分工協作,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二十條 民政部門負責建立完整的統計臺賬和檔案,受理、審批、發放老年人補貼;財政部門負責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測算養老服務補貼所需資金并列入同級財政預算;老齡工作部門負責牽頭做好老年人法律維權工作。

第二十一條 各地民政部門應當在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特困供養服務機構的協助下,按照直觀、簡便、易操作的原則,運用是否具備自主吃飯、穿衣、上下床、如廁、室內行走、洗澡能力等6項指標客觀地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委托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評估。

有4-6項指標不能達到的,為失能;有1-3項指標不能達到的,為部分失能。

第二十二條 鼓勵各地優化老年人補貼申領手續和流程。有條件的縣(市、區)應按照“一網通辦”“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的要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受理、審批老年人補貼,使補貼申領更便捷、業務辦理更高效、信息更新更及時。

最新圖文

達州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8:0:15

廣安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6:0:08

宜賓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7:0:09

南充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7:0:32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日韩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亚洲国产成在人网站天堂网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