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醫藥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本科學校。根據湖北醫藥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湖北醫藥學院是二本高校,湖北醫藥學院是一所以醫學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北省和鄂豫渝陜毗鄰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西醫類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學校坐落在“全國十佳魅力城市”十堰市中心——“道教圣地武當山、中國水都丹江口”所在地。學校占地574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7228人(含獨立學院),留學生684人。學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1977年開始普通本科教育,1。
湖北醫藥學院是一所以醫學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北省和鄂豫渝陜毗鄰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西醫類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學校坐落在“全國十佳魅力城市”十堰市中心——“道教圣地武當山、中國水都丹江口”所在地。學校占地574畝,現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7228人(含獨立學院),留學生684人。學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漢醫學院鄖陽分院,1977年開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為同濟醫科大學鄖陽醫學院,1994年獨立設置定名為鄖陽醫學院,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湖北醫藥學院。1995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過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評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結論,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開始舉辦本科及研究生層次留學生教育,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同年主干學科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學校正式進入湖北省“雙一流”建設方陣。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立項建設高校;湖北省全科醫學教育和免費醫學生培養基地、湖北省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學校秉承“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厚德濟世、勵學育人”之精神,恪守“厚德、勤學、求實、創新”之校訓,堅持“尚醫德、崇人文、厚基礎、重實踐”的人才培養特色,立足湖北,面向全國,重點輻射中西部地區,努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適用型醫學人才。現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有臨床醫學、麻醉學、護理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事業管理、生物科學、應用心理學、預防醫學、智能醫學工程等22個本科專業。擁有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或特色建設專業、1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或品牌(建設)專業;建有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1門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承擔2項國家“卓越醫師培養計劃”項目、7項國家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及一批省級重大教學研究項目。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向好,高于全國、全省同類院校平均水平。累計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各級各類醫學人才近11萬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044人,其中碩士生導師469名,高級職稱教師282人,博士211人。建有1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擁有國家級、省級人才112人,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6人。40余人(次)獲得國家、省“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湖北名師”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主干學科臨床醫學2017年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晉升為前5‰。現有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3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現代醫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生物與醫藥3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外科學、內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麻醉學等10個“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建有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中醫藥三級實驗室、21個省部級科研平臺,4個省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6個市級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擁有國家中西部地區結合部最大的醫學圖書館,館藏圖書130多萬冊,購買有《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知網數據庫》《維普智立方》《萬方醫學網》《SCI(Web ofScience)》,以及ProQuest平臺下的《PHMC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等22個中外文數據庫。《湖北醫藥學院學報》被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是國家科技部統計源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近年來,共承擔各級各類縱向項目107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0項,省部級項目110項,獲評省級科技獎勵33項、市級科技獎勵172項,并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授權專利452項,出版學術著作76部;發表高質量論文1410篇,其中劉忠武教授、李健教授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引起國內外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主持完成的《湖北省健康扶貧調查報告》《關于建設左右江革命老區農村電商助推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建議》分別獲得湖北省、貴州省主要領導批示采納。學校高度重視政產學研合作,先后與丹江口市、房縣等政府、骨干生物醫藥企業簽訂合作協議70項、承擔合作項目56項,選送36人次參與省“三區”人才計劃,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建成湖北技術交易所湖北醫藥學院分站。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理念,是秦巴山區國際交流合作的窗口。先后聘請162名海內外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并以柔性方式引進10名海外學者,其中8名獲批為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目前,與美國杜蘭大學、萊特州立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北嶺)、英國萊斯特大學、德蒙福特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國外高校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累計選派500余人次骨干教師、優秀學生出國(境)訪學深造、學術交流。學校建有6所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的三級綜合型附屬醫院。附屬太和醫院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擁有鄂西北地區唯一的胚胎干細胞研究中心。附屬東風醫院是“全國百姓放心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具有開展器官移植準入資格。附屬人民醫院是“全國百姓放心醫院”“三甲示范醫院”,是全國地市級醫院中首批獲得衛生部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業務的醫院。附屬襄陽醫院是“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維護消費者權益先進單位”,是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和湖北省全科醫生培養基地。附屬隨州醫院是“湖北省三級優秀醫院”和“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附屬安康市中心醫院是“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陜西省十佳醫院”“陜西省文明單位”和“國家愛嬰醫院”。6所附屬醫院總床位達15000張、年門診量近1000萬人(次)、住院量超過50萬人(次),建有3個國家重點專科、112個省級重點專科。建有50余所臨床教學與實習醫院。在湖北中西部地區、漢江流域形成了一條700公里長的醫學教育長廊。學校是湖北省“園林式校園”。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郁;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奇石林木負勢競上,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每年固定舉辦5個以上全校性主題文化節和40多項院系專項文化活動,舉辦學術講座百余場。設有十堰市示范道德講堂,建有廉潔文化研究中心及廉潔文化長廊,涌現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羅杰、付守芝、王新衛;“中國好人”陳怡敏;“中國好醫生”桂世澄;“最美姑娘”周麗;“全國優秀教師”姚柏春、楊桂元、杜興貴、況成云;“湖北省師德標兵”王家寧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湖北醫藥學院正按照已繪就的藍圖,滿懷豪情,搶抓機遇,克難進取,為實現建設“省屬一流、國內知名、國際知曉,高水平有特色的醫藥大學”之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更新于2021.9)
A類36所 |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四川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
B類6所 | |||
東北大學 | 鄭州大學 | 湖南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 新疆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外交學院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中國音樂學院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央戲劇學院 |
中國政法大學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河北工業大學 | 太理理工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延邊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南京郵電大學 | 河海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美術學院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福州大學 | 南昌大學 | 河南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海南大學 | 廣西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西南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貴州大學 | 西藏大學 | 西北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長安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青海大學 |
寧夏大學 | 石河子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寧波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自定)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自定)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自定)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大連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 |
東北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自定)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
同濟大學 |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統計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學 |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東南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
廈門大學 |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自定)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數學、化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鄭州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自定)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自定)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自定)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西北大學 | 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預計2023年湖北省本科批可填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可填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的錄取方式。下面是關于湖北省志愿填報的數量及考生需要了解的規則,一起來看!一、2023年湖北高考能填報多少個志愿1、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批安排 1 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軍隊招飛、綜 合評價招生等志愿,考生可填報 1 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和不超過 6 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服從專業調...查看更多
高考志愿填報在高考中至關重要,因此大家非常想了解2023年湖北高考可以填報幾個志愿幾個學校以及幾個專業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2023年湖北第一志愿能填報幾個學校根據往年湖北志愿設置,對2023年湖北高考本科志愿設置進行推測:1、2023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批安排1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軍隊招飛、綜合評價招生等志愿,考生可填報1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和不超過6個專...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往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參考,湖北高考提前批志愿設置大致如下:2023湖北高考提前批本科批次設置4組志愿欄,軍事類平行志愿:設16個平行志愿,定向招生:設16個平行志愿。一、2023年湖北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根據往年湖北省高考填報志愿相關規定來看,2023湖北高考提前批志愿設置大致如下:1、2023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批安排1個單設志...查看更多
2023湖北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分為本科、高職專科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分為普通類、藝術類、體育類,按類別分批次進行錄取。本科批可填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專科批可填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的錄取方式。具體內容以官方發布的為準。一、2023湖北高考志愿批次設置1、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湖北高考本科提前批安排1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軍隊招飛、綜合評價招生等志愿,考生可填報...查看更多
2023高考還未開始,根據往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情況,湖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20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一、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專業1、本科生提前批:20個院校專業組本科課程將提前安排單獨的志愿者欄目,填寫軍隊招募、綜合評估和招生情況。高考考生可以填寫1名高校專業團體志愿者和不超過6名專業志愿者,以及是否需要進行專業調整。2、高考...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湖北高考歷年的志愿填報情況看,湖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20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具體內容大家關注官網的通知。一、湖北高考幾個志愿填報1、湖北高考本科生提前批志愿有20個院校專業組本科將提前安排單獨的志愿欄目,填寫軍隊招募、綜合評估和招生情況。高考考生可以填寫1名高校專業團體志愿和不超過6名專業志愿,以及是否需要進...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暫未開始,根據湖北高考歷年的志愿填報情況看,湖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批可以填報20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填報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將第一時間為各位更新和講解,敬請關注!一、2023年湖北高考可以填幾個志愿幾個專業1、湖北高考本科生提前批志愿有20個院校專業組本科將提前安排單獨的志愿欄目,填寫軍隊招募、綜合評估和招生情況。高考考生可...查看更多
2023年高考即將開始,每年就有一些學生的成績不錯,但因為對志愿填報的要點、政策等不熟悉,導致沒能上到理想的大學或專業。小編整理了關于湖北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幾個及錄取規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2023年的考生有所幫助。一、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幾個在本科普通批平行志愿中,考生可填報不超過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每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內可選報不超過6個專業及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查看更多
有很多的考生及家長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一、湖北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1、本科生提前批:20個院校專業組本科課程將提前安排單獨的志愿者欄目,填寫軍隊招募、綜合評估和招生情況。高考考生可以填寫1名高校專業團體志愿者和不超過6名專業志愿者...查看更多
考生在上網錄入志愿信息之前,應仔細了解湖北省志愿填報的有關政策,志愿填報最多幾個志愿,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湖北高考志愿可以填幾個學校專業 ,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2023年考生參考。一、湖北高考最多幾個志愿2023年湖北高考尚未開始,根據以往湖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20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二、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政策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政...查看更多
2023年湖北高考能報幾個志愿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高考志愿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一、湖北高考能報幾個志愿1、本科提前批: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提前批安排 1 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軍隊招飛、綜 合評價招生等志愿,考生可填報 1 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和不超過 6 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服從專業調劑。2、本科批: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志愿本科普通批安排 1 個單設志愿欄,用于填報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查看更多
湖北高考志愿本科批可以填報45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專科可以填20個志愿,每個志愿可填6個專業。一、2023年湖北高考志愿能填選幾個大學和專業二、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技巧和注意事項專業無所謂好壞,只要考生感興趣,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能夠發揮其所長的專業,就是適合考生的好專業。如果單從就業的角度去選擇專業,學習動力和工作熱情就不會很高,也很難在這個行業做出成績。考生選擇的專業要盡可能體現自己的優...查看更多
湖北醫藥學院重點特色專業有藥劑學、護理學、臨床醫學、中醫內科學、婦產科、麻醉學、外科學、內科學、口腔醫學、藥學、中藥制藥、基礎醫學、醫學免疫學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省級重點學科 | 3 | 藥劑學、護理學、臨床醫學 |
2 | 校級重點學科 | 5 | 中醫內科學、婦產科、麻醉學、外科學、內科學 |
3 | 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 | 1 | 口腔醫學 |
4 | 湖北省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1 | 口腔醫學 |
5 | 湖北省“十三五”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支撐學科 | 1 | 藥學 |
6 | 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品牌專業和湖北省一流專業 | 1 | 藥學 |
7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1 | 中藥制藥 |
8 | 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 | 1 | 護理學 |
9 | “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 | 1 | 護理學 |
10 |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湖北省品牌專業、湖北省一流專業,在湖北省內首家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湖北省轉型發展及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湖北省高校第三批改革試點學院項目 | 1 | 護理學 |
11 | 湖北省級重點學科 | 1 | 基礎醫學 |
12 | 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 | 1 | 醫學免疫學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2 | 麻醉學、護理學 |
2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1 | 精神醫學 |
湖北醫藥學院開設專業有臨床醫學、麻醉學、康復醫學、兒科學、醫學影像學、生物科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藥學、護理學、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中藥學、制藥工程、中藥制藥、應用心理學、精神醫學、信息資源管理、軟件工程、智能醫學工程、預防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
湖北醫藥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第一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麻醉學 | 本科 | |
康復醫學 | 本科 | |
兒科學 | 本科 |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醫學影像學 | 本科 |
生物科學 | 本科 | |
醫學影像技術 | 本科 | |
醫學檢驗技術 | 本科 | |
第四臨床學院 | 藥學 | 本科 |
臨床醫學 | 本科 | |
醫學影像學 | 本科 | |
護理學 | 本科 | |
口腔醫學 | 本科 | |
第五臨床學院 | 護理學 | 本科 |
康復治療學 | 本科 | |
臨床醫學 | 本科 | |
醫學檢驗技術 | 本科 | |
藥學院 | 藥學 | 本科 |
中藥學 | 本科 | |
制藥工程 | 本科 | |
中藥制藥 | 本科 |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本科 |
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第三臨床學院 | 臨床醫學 | 本科 |
醫學影像學 | 本科 | |
醫學檢驗技術 | 本科 | |
生物科學 | 本科 | |
兒科學 | 本科 | |
護理學 | 本科 | |
口腔醫學 | 本科 | |
第二臨床學院 | 精神醫學 | 本科 |
護理學 | 本科 | |
臨床醫學 | 本科 | |
口腔醫學 | 本科 | |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 信息資源管理 | 本科 |
軟件工程 | 本科 | |
智能醫學工程 | 本科 | |
預防醫學 | 本科 | |
健康服務與管理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
公共事業管理 | 本科 |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本科 |
湖北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14武漢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47武漢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0:0:11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