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三年,新高考逐漸走進我們的視野,從陌生到熟悉。新高考,新選科,新報考,是機遇,是挑戰。相較以往的高考模式,新高考對于考生、家長、學校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考生而言,新高考是可以幫其實現無限可能的大好機遇,但是卻讓他們有點措手不及。一直以來,很多學生并沒有清晰的職業理想,經常處于“我喜歡什么?”“我會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應該選考哪些科目?”諸如此類的糾結疑問之中。對家長而言,同樣是挑戰,是考驗:如何幫孩子確定選考科目?如何根據意向專業去選擇選考科目?首屆新高考生志愿填報數據應該如何參考?等等相關問題家長和學生都要提前到聚志愿網站了解,做足功課。
1、2018年高一年級新生開始實施,文理不分科;
2、從2021年起,實行“3+3”模式。高考總成績=“語數外”全國卷高考成績+3門“學考”成績;
3、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成績。
1、學業水平考試
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是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A、合格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內容為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各學科必修課程內容,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下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下同)、體育與健康13門科目。其中:
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由全市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統一公布成績;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由省根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統一制定考試要求,市(州)組織實施。
學生在完成每門科目的必修課程后可參加合格考。合格性考試每學年組織一次,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學年下學期期末。學生在校期間每門科目參加一次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可參加一次補考。學生首次參加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一下學期期末,由學生選擇3門科目參加考試。其中,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首次參加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二上學期期末。
合格性考試每門100分,各科成績分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現。外省(區、市)轉入我省的普通高中學生,可持轉出省份省級教育考試機構出具的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證明到我省申請相應科目成績合格認定。
B、選擇性考試(2選1,4選2)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6個科目。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考試。其中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門為首選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為再選科目。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學生在合格考結束后選擇,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高考報名前可以更換所選擇的科目,但需慎重更改。
選擇性考試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閱卷、統一公布成績,選擇性考試從2018年秋季入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行,2021年正式實施。
選擇性考試每年組織1次,時間安排在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期間,普通高中學生只能在高三年級下學期參加。
選擇性考試的首選科目(物理、歷史二選一)以卷面原始分呈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四選二)以等級賦分呈現。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選擇性考試成績當年有效,不予跨省認定。
由于“境外輸入病例”的影響持續加大,今年的“高考”很可能會“推遲”。從這個角度看,“推遲高考”本身也算是對重災區學生的一種“照顧”。通過“加分”的方式來直接照顧湖北省的考生,這種方式是不可行的,它會帶來許多連帶負面效應,影響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則。最有可能的方式大概有:
1.推遲高考;2.重點名校增加錄取名額;3.省內擴大招生規模;4.相關專業降分錄取。總之,直接給重災區學生進行“高考加分”和“降低高考試卷難度”的幾率,極為渺小。今年的高考,仍然需要通過“真本事”才能夠獲得大學的青睞!
江漢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0江漢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40中南民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4三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