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選擇一所好的大學還是比較重要的,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是進入職業生涯第一次重要的選擇,是設計未來人生的的起點。本文幫大家介紹了關于武漢市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及排名數據,希望大家在填報志愿的適合關注湖北武漢市本科理工類大學的適合有幫助。
湖北武漢市的本科理工類大學具體名單及排名如下: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城市學院、武昌理工學院、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1、武漢市所有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武漢理工大學 | 本科 | 理工 | 是 | 否 | 是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本科 | 理工 | 是 | 否 | 是 |
武漢科技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工業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輕工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紡織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城市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昌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東湖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2、武漢市所在的省份本科理工類大學名單一覽表
大學名稱 | 大學層次 | 大學分類 | 是否211 | 是否985 | 是否雙一流 |
---|---|---|---|---|---|
武漢理工大學 | 本科 | 理工 | 是 | 否 | 是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本科 | 理工 | 是 | 否 | 是 |
武漢科技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工業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輕工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紡織大學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荊楚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城市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昌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東湖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 本科 | 理工 | 否 | 否 | 否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校園概貌中國地質大學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1474353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67111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
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學校位列艾瑞深校友會網發布的2021中國大學排名第89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學校辦學歷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的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湖北甲種工業學校、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中南鋼鐵工業學校、武昌鋼鐵工業學校的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辦學性質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創辦于2000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湖北大學舉辦的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湖北省首批應用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候選單位。全日制在校學生11000余人。辦學定位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以提高辦學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為主線,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開放辦學,全面實施綜合改革,將學校建設成為規模結構合理,優勢特色鮮明,創新創業能力突出,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應用技術型高校。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武昌理工學院:學校簡介發布時間:2021-04-17武昌理工學院創辦于1997年,是一所理學、工學、藝術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位于“武漢?中國光谷”,占地82.8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30萬平方米,坐落在美麗的梅南山麓,被我國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三面環抱,歐式風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風景如畫,是全國十大美麗湖景校園之一。學校設有人工智能學院、智能建造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健康與護理學院、商學院、文法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影視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素質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開設56個本、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本。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坐落在“武漢·中國光谷”的核心,地理位置優越,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原名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2016年5月正式更名為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學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近14000人。辦學理念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宗旨和“質量求生存、管理求規范、特色求優勢、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五會”(會思考、會學習、會溝通、會動手、會生活)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學校堅持市場化、職業化、國際化的辦學方向,對標國際名校,探索民辦高校精準。
武漢東湖學院:武漢東湖學院前身是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是全國最早設立的四所獨立學院之一。2011年經教育部審核批準轉設并更名為武漢東湖學院。董事長周寶生同志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企業家,在學校創辦初期就提出“辦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 地理位置優越 學校坐落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江城——武漢,位于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之濱,東臨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中國光谷”,近臨武漢市繁華核心商業區,校園周邊地鐵公交密集,交通便捷通暢。 ☆ 基礎設施完善 校。
年份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07 | 6329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04 | 7089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7 | 12196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6 | 12544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6 | 12544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9 | 3247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9 | 15251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5 | 3731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5 | 16936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2 | 18293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69 | 4564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6 | 21135 |
2022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4 | 22155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1 | 23630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58 | 6407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1 | 29090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50 | 7966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0 | 29685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0 | 29685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49 | 8179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47 | 8616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46 | 8836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6 | 32007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5 | 32601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45 | 9065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4 | 33215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3 | 33823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9 | 36279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38 | 10757 |
2022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6 | 38201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6 | 38201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4 | 39561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4 | 39561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2 | 40838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2 | 40838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0 | 42181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8 | 43469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6 | 44840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5 | 45487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5 | 45487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4 | 46195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1 | 48275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16 | 51820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15 | 52504 |
2022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13 | 53910 |
2022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08 | 57414 |
2022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453 | 41459 |
2022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443 | 103150 |
2022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歷史 | 專科 | 150 | 130024 |
2022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物理 | 專科 | 150 | 202382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10 | 12600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07 | 13647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07 | 13647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605 | 3175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603 | 3454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602 | 15582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601 | 3740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98 | 4179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95 | 18452 |
2021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7 | 21982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87 | 6130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7 | 21982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81 | 24824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7 | 8365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7 | 8365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7 | 8365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5 | 8825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5 | 8825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4 | 28228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3 | 28749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2 | 29250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72 | 29250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571 | 9861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8 | 31351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7 | 31880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62 | 34470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9 | 36053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8 | 36603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8 | 36603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6 | 37635 |
2021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4 | 38717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3 | 39259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2 | 39787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2 | 39787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51 | 40363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8 | 41963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5 | 43567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5 | 43567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45 | 43567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7 | 47977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5 | 49019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3 | 50109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31 | 51215 |
2021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6 | 53866 |
2021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524 | 54863 |
2021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歷史 | 本科 | 486 | 43566 |
2021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物理 | 本科 | 463 | 85882 |
2021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歷史 | 專科 | 329 | 127275 |
2021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物理 | 專科 | 205 | 146736 |
2020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609 | 12594 |
2020 | 武漢理工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609 | 12594 |
2020 | 武漢理工大學(高校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604 | 14358 |
2020 | 武漢理工大學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79 | 3379 |
2020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73 | 27432 |
2020 | 武漢科技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72 | 27930 |
2020 | 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62 | 5878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57 | 35549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57 | 35549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56 | 6978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53 | 7569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53 | 7569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52 | 38165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52 | 7782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51 | 38668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50 | 8235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國家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49 | 39746 |
2020 | 湖北工業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一 | 548 | 8669 |
2020 | 武漢工程大學(地方專項)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一 | 540 | 44443 |
2020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文科 | 本二 | 468 | 30875 |
2020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理科 | 本二 | 460 | 88310 |
2020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理科 | 專科 | 288 | 163442 |
2020 | 武漢東湖學院 | 武漢市 | 文科 | 專科 | 286 | 95872 |
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大學名單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
1. A類36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2. B類6所
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江漢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0江漢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40中南民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4三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