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為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突出國防、航天優勢,緊密結合工業、信息、機電、能源、材料、資源環境、土木建筑等領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國家需求,不斷提高學術研究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和科研競爭力,解決了國內外相關領域內一系列創新性好、探索性強的前沿基礎科學問題,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學校積極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多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始終保持航天特色,堅持自主創新,不斷主動承接國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項目,科研實力始終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04年和2008年,學校先后成功抓總研制并發射“試驗衛星一號”和“試驗三號衛星”,創下了國內高校兩度研發小衛星、連戰連捷的紀錄。2013年9月,我校研制的第三顆小衛星“快舟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在舉世矚目的“神舟”號系列飛船研制過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艙焊接變形矯形技術、三軸仿真實驗轉臺、航天員訓練用“模擬失重訓練水槽”、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等多項技術難關。2011年,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學校提供了20多項技術支撐。為此,哈工大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是全國唯一的高校單位。2012年,哈工大榮獲“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成功紀念獎牌”。“先進微小衛星平臺技術”
項目入選2012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13年,由我校牽頭組建的“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為“2011計劃”首批啟動的14個中心之一。
秉承“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哈工大堅持個性化培養與柔性化管理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法,遵循課程學習與項目學習結合、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教師教與學生學結合等原則,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造就了大批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團結協作精神的創新型人才。學校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個人和集體。2011年,學校黨委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學校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2013年,學校空間光通信技術研究中心被評為“全國工人先鋒號集體”。建校以來,近20萬學子從這里走向各條戰線。他們中既有黨和,也有共和國的將軍,既有科技領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業家。他們在各行各業為祖國的繁榮強大和人類的文明進步貢獻著自己的才智。
回首哈工大的發展歷程,她的每一輪進步跨越、每一次騰飛奮進,無不與祖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今天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她將繼續與時代脈搏共振、與祖國發展同行,為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懈努力,向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進。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6 | 670 | 639 | 626 | 486 486 | 一批 |
2015 | -- | 634 | -- | 483 483 | 一批 |
2014 | -- | 646 | -- | 529 529 | 一批 |
2013 | 669 | 635 | -- | 527 527 | 一批 |
2012 | 669 | 612 | -- | 514 514 | 一批 |
2011 | 681 | 635 | -- | 551 551 | 一批 |
2010 | 686 | 625 | -- | 532 532 | 一批 |
2009 | 670 | 622 | -- | 538 538 | 一批 |
2008 | 699 | 643 | -- | 577 577 | 一批 |
2007 | 689 | 648 | -- | 588 588 | 一批 |
2006 | 688 | 643 | -- | 578 578 | 一批 |
2005 | 645 | -- | -- | -- -- | 一批 |
哈爾濱理工大學轉專業政策
時間:2024-07-12 11:0:05黑龍江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
時間:2024-07-12 11:0:12哈爾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
時間:2024-07-12 10:0:02黑龍江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
時間:2024-07-12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