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貴州中醫藥大學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貴州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時間、貴州中醫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貴州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65年。建校以來,秉承“厚德明志,篤學力行”的校訓,堅持“發展為先、質量為本、創新為源、育才為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為己任,服務于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及其產業發展,服務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學校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以中醫藥為主、多學科支撐、辦學層次較為齊全,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的中醫藥高等院校。1978年開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
學校2004年被批準為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2007年被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2016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中醫學、中藥學專業認證,獲評貴州省“文明校園”。2018年11月,原“貴陽中醫學院”被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貴州中醫藥大學”。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林城貴陽,有花溪、甲秀兩個校區。現有本科以上在校學生1525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055人。設有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針灸骨傷學院、護理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體育健康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教學部、研究生院、苗醫藥學院、中醫養生學院等15個直屬院(部);有中醫、中藥、民族醫藥等10個研究所;有兩所直屬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近600人,獲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近80%,有博士生導師(兼職)36名。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4人;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等國家級知名專家近50人;有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貴州省省管專家、省名中醫、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高層次創新型“百”“千”層次人才等省部級知名專家80余人;有國醫大師工作室(站)5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個、貴州省民族民間醫(藥)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和人才團隊15個。
學校現有23個本科專業,覆蓋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6個學科門類。有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其中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0個、專業碩士學位點4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學科32個,其中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1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1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藥物制劑、中西醫臨床醫學
省級特色專業:應用心理學、中醫學、護理學、中西醫結合
省級示范專業:護理學、藥物制劑、制藥工程
貴州省重點建設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中藥學(民族藥學)。
省級重點學科:中藥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中西醫結合臨床,針灸推拿學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藥用植物學、中醫內分泌病學、中醫腦病學、中醫血液病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苗藥學、中醫英語、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絡病學、苗醫學、中醫肛腸病學、中醫護理學、中醫眼科學、中醫心理學、中醫預防醫學等。
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卓越中醫人才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有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示范性本科專業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項目3個、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2個。近五年獲省級一流建設項目21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共5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309部,其中主編33部,副主編98部。近年來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畢業研究生就業率更達到95%以上。
學校近五年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2項;承擔科研項目166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32項,2017、2018年立項數連續兩年進入全國中醫藥高校和科研機構前十強;獲得專利授權135項;出版專著218部;發表論文3961篇,其中核心期刊931篇,SCI收錄166篇。學校不斷加大科研平臺建設力度,現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1個,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個。2009年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優秀單位”,2011年被教育部評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優秀團隊”。
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突出。我校“大學生青年志愿者協會”是全國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協會之一,2011年被評為“全國第二屆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十大杰出團體”;“防艾志愿者協會”被國務院防艾辦、衛生部、團中央等單位評為“紅絲帶健康包‘百校進千企’活動先進集體”。1982年成立的“大學生醫學科學協會”為全國高校中最早的大學生科協之一。在歷屆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0項,獲獎數量及層次均居貴州高校前列;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獲銀獎1項、銅獎2項;在“全國中醫藥社杯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大賽”中獲團體一等獎;在“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團體二等獎;在貴州省醫藥類院校“臨床醫學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涌現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國志愿服務金獎”、“全國百佳志愿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三下鄉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青年學生”,以及“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青年才俊和創新創業團隊。
學校以開放的視野,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學校具備外國留學生招生培養資格,開展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互換生項目;先后與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合作,開展中韓聯合義診服務;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海外實踐基地、中德心臟康復基地等項目順利開展;連續舉辦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及民族醫藥學術論壇,學校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貴州中醫藥大學緊緊抓住貴州醫療衛生事業、高等教育事業加速發展和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迅猛發展的寶貴機遇,積極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貴州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需要,集中精力抓建設,凝聚人心謀發展。學校實現從擴大辦學規模、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到注重學科、專業、科研等內涵建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轉變。貴州中醫藥大學立足貴州、面向全國,正在為把學校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民族醫藥特色鮮明、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中醫藥大學而努力奮斗。
貴州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41遵義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39貴州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34遵義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