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規章制度 > 正文

版貴州省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最新版)

更新:2023-09-19 09:35:03 高考升學網

隨著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斷深化,房屋的所有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公有住房逐漸轉變成個人所有。原來的公房管理者與住戶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也逐漸演變為物業管理企業與房屋所有權人之間服務與被服務關系。《物業管理條例》是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的,為的是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制定的法律條例。

2019物業內蒙物業條例 西藏物業條例 甘肅省物業條例
青海物業條例 黑龍江物業條例 新疆物業條例 云南省物業條例
廣西省物業條例 山西省物業條例 吉林省物業條例 寧夏物業條例
海南省物業條例 江西省物業條例 遼寧省物業條例 安徽省物業條例
重慶物業條例 福建省物業條例 湖南省物業條例 陜西省物業條例
河南省物業條例 貴州省物業條例 河北省物業條例 天津物業條例
四川省物業條例 湖北省物業條例 浙江省物業條例 江蘇省物業條例
山東省物業條例 廣東省物業條例 上海物業條例 北京物業條例

第一條

各物業條例條例內蒙古物業條例 西藏物業條例 甘肅物業條例
青海物業條例 黑龍江物業條例 新疆物業條例 云南物業條例
廣西物業條例 山西物業條例 吉林物業條例 寧夏物業條例
海南物業條例 江西物業條例 遼寧物業條例 安徽物業條例
重慶物業條例 福建物業條例 湖南物業條例 陜西物業條例
河南物業條例 貴州物業條例 河北物業條例 天津物業條例
四川物業條例 湖北物業條例 浙江物業條例 江蘇物業條例
山東物業條例 廣東物業條例 上海物業條例 北京物業條例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物業使用人、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管理人的合法權益,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社會和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物業管理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對房屋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

物業管理活動遵循權利與義務相一致,業主自治與政府指導和監管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

業主可以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實施物業管理,也可以自行管理。

鼓勵業主委托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的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規劃、國土資源、工商、價格、城管、環保、公安、民政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物業管理的有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會同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指導本轄區內的業主依法設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督促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依法調解物業管理糾紛,協調物業管理與社區建設的關系。

居(村)民委員會協助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開展物業管理相關工作。

第七條

物業管理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行為,促進物業服務企業和從業人員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推動物業管理行業健康發展。

第二章 物業管理區域及相關配置

編輯

第八條

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有利于實施物業管理,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的紅線圖范圍為基礎,并綜合考慮共用設備設施、建筑物規模、業主人數、社區布局、自然界線等因素。

物業的配套設備設施是共用的,應當劃分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配套設備設施能夠分割獨立使用的,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物業管理區域。

第九條

建設單位向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時,應當同時向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物業管理區域劃分申請。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批準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時,應當考慮實施物業管理的需要,并征求房屋行政主管部門關于物業管理區域劃分的意見,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5日內予以回復。

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及時向建設單位出具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決定,并書面告知建設項目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

建設單位應當將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決定的內容在房屋銷售現場公示。

第十條

已經建成并交付使用的物業,尚未實施物業管理的,需要劃分區域實施物業管理時,由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在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配合下,征求業主、居(村)民委員會的意見,劃分物業管理區域并在相應區域內公告。

已實施物業管理且業主對管理范圍沒有異議的,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將現有管理范圍直接確認為一個物業管理區域。

第十一條

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物業管理區域檔案。

物業管理區域檔案應當載明物業管理區域的地理位置、四至界限、建筑物總面積、專有部分數量、業主共有部分主要情況、建設單位以及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十二條

物業管理區域劃分后不得擅自變更。

根據物業管理的需要確需變更物業管理區域的,獲得銷售許可之前的建設單位或者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可以向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變更申請。

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決定予以變更的,對新建物業項目應當撤銷原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決定,向建設單位重新作出物業管理區域劃分決定;對已經建成并交付使用的物業應當在相應區域進行變更公告。決定不予變更的,應當向申請人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建設單位應當以物業管理區域為單位按照下列要求無償配置物業服務用房:

(一)房屋建筑總面積不足10萬平方米的,物業服務用房按照房屋建筑總面積3‰的比例配置,最低不得低于90平方米;房屋建筑總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物業服務用房的配置以300平方米為起點,超過10萬平方米的部分,按照超過部分建筑面積2‰的比例增加配置,超過50萬平方米的部分,按照超過部分建筑面積1‰的比例增加配置;

(二)應當為地面以上能夠計算建筑面積的房屋,具備供水、供電設施及其他基本使用條件,能直接投入使用。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查批準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時,應當按照前款規定明確物業服務用房的位置和面積。建設單位應當將物業服務用房的位置和面積在房屋銷售現場公示。

業主委員會辦公用房從物業服務用房中調劑,物業管理區域內房屋建筑總面積不足10萬平方米的,不得低于15平方米;房屋建筑總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60平方米。

第十四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車位、車庫的配置,不得低于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車位、車庫與房屋套數(含商鋪間數)之間的最低配置比例。

已經建成并交付使用的物業,物業管理區域條件允許并經業主大會同意,可以按照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方案建設車位、車庫,滿足業主停車需求。

第十五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分戶計量裝置或者入戶端口以外的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專業經營設施設備,由相應的專業經營單位負責設計和建設,并與建設項目同步施工、同步竣工。建設單位應當配合專業經營設施設備的施工,并承擔相關土建工程的配套建設。

本條例施行前建設的專業經營設施設備,業主大會決定移交給專業經營單位的,專業經營單位應當接收。

第三章 業主、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

編輯

第十六條

依法登記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人為業主。

通過訴訟、仲裁取得房屋所有權的,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的所有權人為業主;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房屋所有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繼承人、受遺贈人為業主;合法建造的房屋,房屋的建造人為業主。

基于買賣、贈與、拆遷安置等已經合法占有房屋,但尚未依法登記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人,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業主權利,并承擔相應義務。

第十七條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并就物業管理形式以及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表決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并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共有部分的使用、維護等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十八條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有部分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四)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五)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業主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義務。

第十九條

物業的承租人、借用人等物業使用人,根據法律、法規、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以及其與業主的約定,享有相應權利,承擔相應義務。

第二十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可以設立業主大會,選舉業主委員會。未設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業主大會由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體業主組成,代表和維護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只能設立一個業主大會。

第二十一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

(一)交付使用的房屋專有部分面積達到建筑物總面積50%以上;

(二)交付使用的房屋套數達到總套數50%以上;

(三)首套房屋交付使用已滿兩年且交付使用的房屋套數達到總套數25%以上;

(四)物業服務企業在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期限內依法解除合同或者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期限即將屆滿。

建設單位應當自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條件具備之日起30日內將房屋交付使用情況書面報告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報告之日起10日內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條

符合首次業主大會會議召開條件,業主書面申請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成業主大會籌備組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60日內,會同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指導成立首次業主大會籌備組。業主大會籌備組由業主代表、建設單位代表、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代表、居(村)民委員會代表等組成,人數應為7人以上單數,其中業主代表所占比例不得低于籌備組總人數的1/2,籌備組組長由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代表擔任。

籌備組成員名單及基本情況應當自確定之日起3日內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

第二十三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業主大會籌備組開展工作,向業主大會籌備組提供業主清冊及通訊方式、物業管理狀況等文件資料。

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不得妨礙業主大會籌備組開展工作。

第二十四條

業主大會籌備組負責首次業主大會會議召開的下列籌備工作:

(一)確定首次業主大會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和形式;

(二)擬定管理規約草案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草案;

(三)確認業主身份、業主人數和業主專有部分面積;

(四)擬定業主委員會選舉辦法草案,提出候選人建議名單;

(五)依法確定首次業主大會會議表決規則;

(六)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的其他準備工作。

前款規定內容,籌備組應當在首次業主大會會議召開15日前以書面形式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業主對業主身份、專有部分面積提出異議的,籌備組應當予以復核并告知異議人復核結果。

第二十五條

業主大會籌備組應當自組成之日起3個月內組織召開首次業主大會會議。

首次業主大會會議議程應當首先表決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會議按照表決通過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

業主大會自首次業主大會會議有效召開之日起設立。

第二十六條

業主大會決定下列事項,需要辦理相關手續的,由業主委員會依法辦理:

(一)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及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三)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工作經費以及業主委員會成員的工作補貼;

(四)實施委托管理或者自行管理;

(五)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六)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七)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

(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性活動、處分共有部分;

(九)業主大會依法決定或者管理規約依法確定應當由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

決定前款第六項和第七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第二十七條

物業管理區域內,幢、單元等特定范圍內的業主,在不損害該特定范圍之外其他業主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根據管理規約的約定可以共同決定下列事項:

(一)對該范圍內的共有部分進行維修、更新、改造;

(二)就該范圍內的共有部分籌集和依法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特定范圍內的業主決定前款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占所在幢、單元等特定范圍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

第二十八條

管理規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管理規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

制定管理規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管理規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二十九條

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應當就業主大會的議事方式、表決程序、業主委員會的組成、成員任期等事項作出約定,并可以約定業主委員會候補成員的設立、缺席業主表決權計算規則等事項。

第三十條

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約定召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一)經占總人數20%以上的業主提議;

(二)業主委員會成員缺員需要補選的;

(三)業主委員會決定集體辭職,需要重新選舉業主委員會的;

(四)物業服務合同期限屆滿前,需要重新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或者需要對原物業服務合同主要事項進行變更的;

(五)發生重大事故或者緊急事件需要及時處理的;

(六)法律、法規、管理規約及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情形。

業主委員會不按照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責令業主委員會限期組織召開;業主委員會逾期仍不組織召開的,業主可以請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召開,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組織召開。

第三十一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采用集體討論、書面征求意見以及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的其他形式召開,但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采用書面形式征求意見的,業主委員會應當將征求意見書送達業主,涉及表決事項的,征求意見書應當載明表決事項,由業主簽收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約定行使表決權。不能送達的,可以將征求意見書的內容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便于業主知曉的顯著位置進行公示,由業主在公示期限內到公示指示地點行使表決權。書面征求意見的結果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便于業主知曉的顯著位置公示,公示期限不得低于7日,業主有權查閱相關資料。

業主委托他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的,應當出具委托書,載明委托事項、委托權限及期限。

第三十二條

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業主委員會應當在召開15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地點、形式、議題、議程等內容在物業管理區域內便于業主知曉的顯著位置公示。

發生重大事故或者緊急事件需要召開臨時會議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7日內公示、召開。

第三十三條

業主大會會議采用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但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另有約定的除外。

任何人不得偽造業主選票、表決票、業主簽名或者委托書。業主委員會應當妥善保管選票、表決票和委托書,以備查詢。

第三十四條

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可以約定,業主大會會議經有效召開,與會業主就會議事項形成多數決議但未達到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缺席業主補充表決,經補充表決仍未達到要求的,最終缺席業主的人數和相應的專有部分面積直接計入行使表決權的業主多數人數和多數面積之內。

第三十五條

業主委員會執行業主大會決定的事項,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實施情況;

(二)業主大會決定委托管理時,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收集和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服務合同的履行;

(四)監督管理規約的實施;

(五)調解物業使用和維護中的糾紛;

(六)法律、法規以及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六條

業主委員會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本物業管理區域內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業主,業主為單位的,應當為單位授權的自然人代表;

(二)遵守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約;

(三)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較強公信力和組織能力;

(四)具有與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工作時間;

(五)本人及其近親屬未在本物業管理區域內從事物業服務;

(六)管理規約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前款第二項至第六項規定的條件,合法使用業主房屋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業主直系親屬、與業主共同生活的監護人,是否可以當選為業主委員會成員,由管理規約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

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設立業主委員會候補成員的,候補成員的資格條件適用本條規定。

第三十七條

業主委員會成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管理規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侵占業主共有財產;

(二)非法索取、收受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及有利害關系業主提供的利益或者報酬;

(三)利用職務之便要求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減免物業服務費;

(四)其他有損業主共同利益或者可能影響其公正履行職責的行為。

第三十八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日內召開首次業主委員會會議,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約定在業主委員會成員中選舉主任、副主任,明確業主委員會成員職責。

第三十九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將業主大會成立情況、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以及業主委員會成員、候補成員基本情況等材料向物業所在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備案情況及時書面告知相關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

物業所在地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前款規定材料之日起10日內向業主委員會出具備案證明。

備案的有關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重新備案。

第四十條

業主委員會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約定定期召開。經1/3以上業主委員會成員提議或者業主委員會主任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及時召開業主委員會會議。

業主委員會會議由業主委員會主任召集并主持,業主委員會主任因故不能召集或者主持會議的,可以委托業主委員會副主任召集或者主持。

業主委員會會議應當有過半數的成員出席方可舉行,作出決議必須經全體成員過半數以上同意。業主委員會候補成員列席業主委員會會議,不具有表決權。業主委員會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將決定內容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

業主可以查閱業主委員會會議資料,并有權向業主委員會提出詢問,業主委員會應當予以答復。

第四十一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有關物業管理的決定,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違反法律、法規的,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改正或者撤銷,并通告全體業主。

業主認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但在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之前,不影響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決定的約束力。

第四十二條

業主委員會成員因物業轉讓或者滅失等原因喪失業主身份、被判處刑罰、死亡、失蹤的,其成員資格自行終止。

業主委員會成員任職期間,出現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的資格終止情形的,按照管理規約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約定終止其成員資格。

資格終止的業主委員會成員應當自終止之日起3日內將其保管的財物、檔案資料、印章等物品移交業主委員會。拒不移交的,其他業主委員會成員可以請求物業所在地公安機關協助移交。

第四十三條

業主委員會因成員資格終止等原因缺員,有候補成員的,由候補成員按照當選票數依次遞補。經候補成員遞補后仍低于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約定組成人數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會議補選。

業主委員會成員決定集體辭職的,應當在辭職30日前召開業主大會會議重新選舉業主委員會。

第四十四條

業主委員會任期屆滿60日前,應當召開業主大會會議進行業主委員會的換屆選舉;逾期未換屆選舉的,適用本條例第三十條第四款的規定。

原業主委員會應當在其任期屆滿之日起10日內,將其保管的財物、檔案資料、印章等物品移交新一屆業主委員會,并做好交接手續。

第四十五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需要刻制印章的,應當持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的備案證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公安機關批準的單位刻制。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印章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使用。

第四十六條

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配合有關管理部門,與居(村)民委員會相互協作,共同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社會管理工作。

在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所在地居(村)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職責,支持居(村)民委員會開展工作。

第四十七條

因物業管理區域發生變更等原因導致業主大會解散的,在解散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在物業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會同房屋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下進行財產清算。

第四十八條

業主大會籌備組、業主委員會及其成員、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應當保守業主秘密,不得披露業主信息或者將業主信息用于與物業管理無關的活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章 前期物業管理

編輯

第四十九條

包含住宅物業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對于預售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之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對于現售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物業銷售前選聘物業服務企業。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應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招投標。

投標人不足3人或者房屋建筑總面積在3萬平方米以下的,經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設單位可以采用協議方式選聘物業服務企業。

通過招投標或者協議方式未能選聘到物業服務企業的,經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以由建設單位實施前期物業服務。

鼓勵不包含住宅物業的建設項目通過招投標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服務企業。

第五十條

建設單位應當與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并于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報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備案。

推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第五十一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房屋銷售之前擬訂臨時管理規約,報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備案。臨時管理規約不得侵害房屋買受人的合法權益。

推行臨時管理規約示范文本。

首次業主大會通過管理規約后,臨時管理規約失效。

第五十二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房屋銷售現場公示臨時管理規約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并向房屋買受人說明。

房屋買受人應當遵守臨時管理規約,履行前期物業服務合同。

第五十三條

保障性住房前期物業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五十四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生效之日至房屋交付使用之前發生的物業服務費,由建設單位承擔。房屋交付給買受人之日至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之日發生的物業服務費,由買受人按照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物業服務收費標準承擔。

房屋達到交付條件,買受人遲延接受房屋交付的,前款規定物業服務費發生的起始日期自建設單位催告房屋買受人接受交付的期限結束次日起算。

建設單位與房屋買受人約定減免物業服務費的,減免部分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五十五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期限內,物業服務企業在業主大會成立前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應當書面報告物業所在地縣級房屋行政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并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公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自公示之日起給業主3個月的準備時間,但業主同意物業服務企業提前退出物業管理區域的除外。

在前款規定的準備時間內,當事人應當繼續履行合同。

第五十六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期限尚未屆滿或者未約定期限的,業主委員會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時,其權利義務終止。

第五十七條

物業服務企業承接前期物業服務項目時,應當與建設單位共同對建筑物及配套的設備設施和相關場地進行查驗,查驗記錄由雙方簽字確認。

建設單位在辦理物業管理交接手續時,應當向物業服務企業移交下列資料:

(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筑、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

(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

(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

(四)建筑物及其配套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清單;

(五)物業管理所必需的其他資料。

第五十八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時,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向業主委員會移交物業管理用房、場地、設施設備、物業服務期間建立的物業管理相關資料以及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資料。

第五十九條

本章未規定事項,適用本條例第五章委托管理的相關規定。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達州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7:0:12

廣安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14

宜賓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3

南充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9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亚洲国产初高中生女AV |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色综合2020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