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長選擇大學的標準是什么,根據口碑選擇大學只適用于極少數的情況,根據自身對學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報考的意向大學了,本文黃老師幫分享自己對廣西大學了解的經驗,從多方面數據分析廣西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希望大家對廣西大學有更多的了解。
廣西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省政府公辦本科學校,其次該校是211大學不是985大學,是一本類院校,根據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廣西大學學校最新介紹:八桂之南、邊海之交、邕江之畔、綠城之中。廣西大學坐落于風景如畫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性大學,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廣西大學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為國立廣西大學。1950年與南寧師范學院合并,1951年與西江學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廣西大學校名。同年,廣西大學農學院成為獨立建制的廣西農
211工程,即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大、層次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時任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學,985工程一期建設率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開始實施。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19 | 10292 |
2021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11 | 10670 |
2020 | 天津 | (物) | 本科A | 615 | 11207 |
2019 | 天津 | 理科 | 本科A | 564 | 9735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86 | 3794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91 | 3656 |
202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63 | 30033 |
2021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71 | 28818 |
2020 | 河北 | 理科 | 本科 | 610 | 25064 |
2019 | 河北 | 理科 | 本一 | 567 | 35025 |
2019 | 河北 | 理科 | 本一 | 582 | 25703 |
2019 | 河北 | 文科 | 本一 | 583 | 7801 |
2019 | 河北 | 文科 | 本一 | 602 | 4055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38 | 17134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42 | 18911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68 | 18678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37 | 18812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89 | 15567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489 | 15640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27 | 11971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一A | 519 | 16541 |
2022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56 | 22877 |
2021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65 | 19940 |
2020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59 | 20651 |
2019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71 | 17437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21 | 12304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08 | 13211 |
2020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19 | 17350 |
2019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552 | 12896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479 | 21654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16 | 13388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56 | 13138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66 | 12307 |
2022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96 | 18448 |
2021 | 上海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89 | 18200 |
2020 | 上海 | (物) | 本科 | 489 | 18122 |
2019 | 上海 | (物) | 本科 | 478 | 20621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6 | 30557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0 | 29946 |
2020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71 | 33125 |
2019 | 江蘇 | 理科 | 本一 | 365 | 32908 |
2020 | 江蘇 | 文科 | 本一 | - | - |
2022 | 浙江 | 1段 | 610 | 37054 | |
2021 | 浙江 | 1段 | 602 | 39970 | |
2020 | 浙江 | 1段 | 608 | 38847 | |
2019 | 浙江 | 1段 | 612 | 35755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5 | 2813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71 | 27434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97 | 23316 |
2019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7 | 23632 |
2019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87 | 4819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74 | 16720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84 | 14874 |
2020 | 福建 | 理科 | 本科 | 583 | 13612 |
2019 | 福建 | 理科 | 本一 | 546 | 15728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58 | 18352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72 | 18126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82 | 17919 |
201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3 | 19127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61 | 4592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97 | 3758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74 | 4110 |
2019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79 | 4458 |
2022 | 山東 | 1段 | 559 | 48143 | |
2021 | 山東 | 1段 | 564 | 44020 | |
2020 | 山東 | 1段 | 581 | 42755 |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572 | 34223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574 | 32724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579 | 28999 |
2019 | 山東 | 文科 | 本科 | 567 | 11046 |
2019 | 山東 | 文科 | 本科 | 582 | 5945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16 | 108302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97 | 28109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18 | 28686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79 | 28476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71 | 5159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608 | 5050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600 | 5041 |
2019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79 | 5335 |
2022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69 | 4564 |
202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96 | 4525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57 | 25790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2 | 23165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5 | 21636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586 | 22452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89 | 21037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92 | 19742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78 | 25125 |
2020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90 | 19831 |
2019 | 湖北 | 理科 | 本一 | 571 | 20023 |
2020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72 | 4337 |
2019 | 湖北 | 文科 | 本一 | 580 | 3755 |
202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64 | 4703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78 | 4283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79 | 4129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58 | 26762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8 | 21246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8 | 21246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577 | 22368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85 | 18333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86 | 17864 |
2020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96 | 17384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46 | 27944 |
2019 | 湖南 | 理科 | 本一 | 568 | 17766 |
2020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603 | 3616 |
2019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581 | 6396 |
2019 | 湖南 | 文科 | 本一 | 595 | 3614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81 | 36473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87 | 33325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80 | 31726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44 | 32988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24 | 23144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34 | 19498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24 | 26031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37 | 20578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02 | 39085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3 | 22168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50 | 19811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09 | 37699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25 | 30776 |
2019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46 | 22654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82 | 2823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83 | 2717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73 | 3474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78 | 2986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00 | 9798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37 | 4206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49 | 3028 |
2019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21 | 9142 |
2019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36 | 6613 |
2019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55 | 3955 |
2022 | 海南 | (物 或 化) | 本科 | 607 | 9383 |
2022 | 海南 | (物) | 本科 | 635 | 5877 |
2022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46 | 4773 |
2021 | 海南 | (物 或 化) | 本科 | 557 | 17451 |
2021 | 海南 | (物) | 本科 | 633 | 5682 |
2021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39 | 5096 |
2020 | 海南 | (物) | 本科 | 618 | 7039 |
2020 | 海南 | (不限) | 本科 | 622 | 6577 |
2019 | 海南 | 理科 | 本科A | 647 | 5101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56 | 3943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87 | 3908 |
202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49 | 20713 |
2021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81 | 22080 |
2020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30 | 28493 |
2019 | 重慶 | 理科 | 本一 | 580 | 16052 |
2020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579 | 3688 |
2019 | 重慶 | 文科 | 本一 | 575 | 3908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84 | 27045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93 | 24441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05 | 23365 |
2019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16 | 23896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75 | 5629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83 | 4416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72 | 4477 |
2019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84 | 4430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19 | 17880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29 | 15739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57 | 14250 |
2019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41 | 15466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54 | 8799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97 | 3379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87 | 3425 |
2019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86 | 3069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37 | 29345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62 | 19239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21 | 37781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65 | 17777 |
2020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80 | 17287 |
2019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579 | 16698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615 | 3317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603 | 3746 |
2020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595 | 3524 |
2019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596 | 3430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09 | 27905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07 | 26988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18 | 26655 |
2019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46 | 21728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25 | 5747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59 | 3708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74 | 3856 |
2019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74 | 3901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4 | 12210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15 | 11156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28 | 11568 |
2019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37 | 11706 |
202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36 | 4773 |
2021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39 | 5008 |
2020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37 | 5463 |
201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458 | 5070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18 | 12617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68 | 5781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74 | 7294 |
2019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99 | 6090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64 | 8220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79 | 8436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96 | 8544 |
2019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510 | 8572 |
廣西大學 | 廣西大學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1928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是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
本科/? | 本科 | |
省/市 | 廣西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38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點:19 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型(領域):1 | |
院校地址 | http://www.gxu.edu.cn/ | |
招生電話 | ["0771-3232999"] | |
招生網址 | http://zs.gxu.edu.cn/ |
八桂之南、邊海之交、邕江之畔、綠城之中。廣西大學坐落于風景如畫的廣西首府南寧,是廣西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性大學,是廣西唯一的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廣西大學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為國立廣西大學。1950年與南寧師范學院合并,1951年與西江學院本科部合并。1952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廣西大學校名。同年,廣西大學農學院成為獨立建制的廣西農學院。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廣西大學師生、學科專業以及設備和圖書資料被調整到中南和華南地區的19所高校,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1958年,毛主席批準廣西大學恢復重建。1961年,廣西工學院和廣西科技學院并入廣西大學。1962年,廣西林學院并入廣西農學院。1970年,廣西勞動大學并入廣西農學院。1992年,廣西農學院更名為廣西農業大學。1997年,廣西大學與廣西農業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廣西大學。廣西大學首開廣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長是被譽為教育界“北蔡南馬”和“一代宗師”的我國著名教育家、科學家、民主革命家馬君武博士。抗戰時期,李四光、陳望道、陳寅恪、李達、王力、千家駒、梁漱溟、盧鶴紱、陳煥鏞、施汝為、汪振儒、李運華、劉仙洲、紀育灃、熊得山、張映南、張志讓、盛成、焦菊隱等一批名家曾在這里任教,其時人才薈萃,學科興盛,是當時國內有較大影響的國立性大學之一。1997年兩校合并以及進入“211工程”,使廣西大學踏上了創建高水平大學的新征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學校改革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標志性成果:順利完成中西部高校提升實力計劃,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多項國家級科技獎勵,工程學、材料科學、農學、植物與動物學、化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和生物與生化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成為“部區合建”高校,入選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高校就業工作50強、全國高校創新創業工作50強、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學校進入內涵式發展新階段。在九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廣西大學秉持“保衛中華,發達廣西”的辦學宗旨和“勤懇樸誠”的校訓,積累和沉淀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獨特的西大精神。學校占地面積2.13萬余畝,其中廣西亞熱帶農科新城(農林動科研教學實驗基地)占地1.69萬畝,校舍總建筑面積200余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25.32億元,館藏紙質文獻總量410萬冊(含學院資料室),電子書刊360萬冊,電子期刊5.7萬種,中外文數據庫206個。學科門類齊全,哲、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1大門類,2021年招生本科專業67個,其中37個專業按15個大類招生。下設26個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7704人、全日制研究生13643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274人,留學生及港澳臺生2267人,各類在讀繼續教育學生68655人。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3448人,其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90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011人,專任教師1967人,F有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2個“部區合建”一流學科群,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8個廣西一流學科,2個廣西一流(培育)學科,13個廣西特色優勢重點學科,20個廣西重點學科,2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2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和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和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廣西重大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良種培育中心、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我校與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273所高校及學術機構簽署了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與東盟十國90所高校及學術機構合作交流密切。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學發展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2007年至今共獲得教育部“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共81項,獲得項目數居國家“211工程”高校前列。其中國家特色專業12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開放課程7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48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專業改革試點專業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5個,實驗教學中心2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7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含培育項目)10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本科課程4門,15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趙艷林教授獲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學校連續16年獲得“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稱號。廣西大學KAB創業俱樂部榮膺全國十佳。在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一等獎,并捧得“優勝杯”,在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獲1銀2銅,并在第二屆全國農科學子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第十三屆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全國總決賽等一系列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在2021年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獲一等獎3項。九十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50多萬名各類人才,其中李林、黨鴻辛、陳太一、沈善炯、盧鶴紱、文圣常、施汝為、韓斌等8位校友當選為兩院院士,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民政部部長李紀恒、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武、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等一大批校友成長為各行各業的杰出人才。學校著力提高教師水平和質量,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其中,全職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人選6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34人。學校注重科技創新,努力服務社會,產生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原創性成果。其中,王丕建教授在牛、豬雜交改良研究上成就顯著,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1985年獲首屆世界水牛會議“科學先驅者”獎;張先程研究員主持的“秈型雜交水稻”項目獲1981年國家特等發明獎;盧克煥教授(第二完成人)承擔的“牛體外受精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獲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黃日波教授主持的“高活力a-乙酰乳酸脫羧酶的研制與應用”項目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王雙飛教授主持的“造紙與發酵典型廢水資源化和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分別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鄭皆連院士領銜的“大跨拱橋關鍵技術研究團隊”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團隊獎牌,主持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第16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第36屆國際橋梁大會(IBC)最高獎——喬治?理查德森獎。此外,2006年以來,學校還獲得教育部等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1項,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廣西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3項。學校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履行社會服務職能,凸顯服務亞熱帶特色資源保護利用與產業升級、服務面向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建設、服務南海及北部灣海洋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服務邊疆民族地區治理和團結進步的辦學特色和科研優勢,推進產學研結合和成果轉化,大批成果轉化取得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廣西大學的發展得到中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持。1998年10月,時任、江澤民為廣西大學題詞:“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團結奮斗 努力辦好廣西大學”;2018年12月,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到廣西大學視察慰問;賈慶林、宋平、尉健行、李嵐清等多位黨和曾到廣西大學視察,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到校指導工作、解決問題。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后批準印發《廣西大學改革試點方案》《廣西大學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和《“部區合建”廣西大學實施方案》,與教育部簽署《教育部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部區合建”廣西大學的協議》,學校進入了以“雙一流”建設和“部區合建”為主要目標的內涵式發展新階段。面向未來,學校將以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七一”重要講話以及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發達廣西,復興中華”的辦學宗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百年目標、三步實施”路線圖,踐行學校發展“新三部曲”,努力在“增B檔上A等、增院士聚英才、增貢獻得大獎、增博點添平臺、增渠道多合作”等方面取得標志性突破,不斷培養有社會責任、有法治意識、有創新精神、有實踐能力、有國際視野的“五有”領軍型人才,奮力推動學校“十四五”時期事業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推進廣西大學“雙一流”建設和“部區合建”再上新臺階,為建設壯美廣西,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祿轮2021年7月)
廣西大學重點特色專業有生物與生化、環境科學/生態學、化學、植物與動物學、農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結構工程、土木工程、應用經濟學與現代服務業學科群、土木工程與先進材料學科群、畜牧學、作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生物學、輕工技術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包裝工程、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礦物資源工程、通信工程、越南語、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動物醫學、動物科學、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應用化學、新聞學、英語、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微生物學、植物保護、機械工程、獸醫學、生態學、材料加工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有機化學、新聞傳播學、軟件工程、哲學、園藝學、外國語言文學、高等教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水利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礦業工程、園藝、車輛工程、廣告學、翻譯、漢語言文學、音樂學、建筑學、環境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廣播電視學、日語、漢語國際教育、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現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木材科學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現為能源與動力工程)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ESI全球排名前1% | 7 | 生物與生化、環境科學/生態學、化學、植物與動物學、農學、材料科學、工程學 |
2 | 國家重點學科 | 2 |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結構工程 |
3 |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 1 | 土木工程 |
4 | 部區合建一流建設學科群 | 2 | 應用經濟學與現代服務業學科群、土木工程與先進材料學科群 |
5 | 廣西一流學科 | 12 | 畜牧學、作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學、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生物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 |
6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8 | 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包裝工程、林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礦物資源工程、通信工程、越南語、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動物醫學、動物科學、農學、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生物技術、應用化學、物理學、新聞學、英語、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 |
7 | 國家(培育)重點學科 | 1 | 微生物學 |
8 | 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 | 13 | 植物保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作物學、電氣工程、獸醫學、輕工技術與工程、生態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經濟學、生物學、畜牧學、土木工程 |
9 | 廣西重點學科 | 20 | 材料加工工程、物理學、法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有機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軟件工程、哲學、園藝學、外國語言文學、高等教育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水利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中國語言文學、礦業工程、數學 |
10 | 廣西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2 | 園藝、車輛工程、化學、廣告學、翻譯、漢語言文學、音樂學、工商管理、林學、植物保護、建筑學、環境工程、包裝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能源與動力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廣播電視學、日語、漢語國際教育、哲學 |
11 | 國家特色專業 | 12 | 水利水電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現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英語、自動化、工商管理、輕化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林學、新聞學、礦物資源工程、農學 |
12 |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 7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現為能源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3 | 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 1 | 法學 |
14 | 廣西優質本科專業 | 2 | 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15 | 廣西優勢特色專業 | 2 | 生態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16 | 廣西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專業 | 2 | 林學、能源與動力工程 |
17 | 廣西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 | 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8 |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專業 | 1 | 林學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12 | 新聞學、礦物資源工程、農學、英語、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輕化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自動化、工商管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林學 |
2 | 省級(直轄市) | 9 | 食品科學與工程、英語、日語、泰語、公共事業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林學、生態學 |
廣西大學開設專業有法學、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海洋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環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木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礦物資源工程、輕化工程、包裝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制糖工程方向)、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動物醫學、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林學、生態學、農學、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新聞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新聞學、越南語、翻譯、日語、泰語、英語、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工作、戲劇影視文學、舞蹈學、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音樂學、漢語國際教育、漢語言文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旅游管理、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財政學、農林經濟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哲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制藥工程、生物制藥、藥學
廣西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法學院 | 法學 | 本科 |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學 | 本科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水利水電工程 | 本科 | |
電氣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本科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 | 本科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海洋學院 | 海洋科學 | 本科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 本科 |
車輛工程 | 本科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
機械電子工程 | 本科 | |
資源環境與材料學院 | 環境工程 | 本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
木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礦物資源工程 | 本科 | |
輕工與食品工程學院 | 輕化工程 | 本科 |
包裝工程 | 本科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輕化工程(制糖工程方向) | 本科 |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網絡工程 | 本科 | |
信息安全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生物科學 | 本科 |
生物技術 | 本科 | |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 動物醫學 | 本科 |
動物科學 | 本科 | |
水產養殖學 | 本科 |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物理學 | 本科 | |
林學院 | 林學 | 本科 |
生態學 | 本科 | |
農學院 | 農學 | 本科 |
園藝 | 本科 |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本科 | |
植物保護 | 本科 | |
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本科 |
廣告學 | 本科 |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本科 |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越南語 | 本科 |
翻譯 | 本科 | |
日語 | 本科 | |
泰語 | 本科 | |
英語 | 本科 | |
公共管理學院 | 公共事業管理 | 本科 |
社會工作 | 本科 | |
藝術學院 | 戲劇影視文學 | 本科 |
舞蹈學 | 本科 | |
美術學 | 本科 | |
環境設計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音樂學 | 本科 | |
文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
商學院 | 金融學 | 本科 |
財務管理 | 本科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旅游管理 | 本科 | |
經濟學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會計學 | 本科 | |
財政學 | 本科 | |
農林經濟管理 | 本科 |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土地資源管理 | 本科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哲學 | 本科 | |
體育學院 | 運動訓練 | 本科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本科 | |
醫學院 | 制藥工程 | 本科 |
生物制藥 | 本科 | |
藥學 | 本科 |
廣西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10:0:30南寧比較好的公辦大專學校
時間:2024-06-26 11:0:50廣西工程職業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8:0:53廣西經濟職業學院是幾本大
時間:2024-06-19 1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