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坐落在中國通往東南亞門戶城市、桂西南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是桂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被譽為“邊陲明珠”、“南疆國門大學”。
2017-2018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排名第幾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中國校友會團隊發布的2017-2018中國大學排行榜可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最新全國排名第650名,廣西排名第20名,以下是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在全國和廣西省內歷年具體排名情況,供大家參考。
在校友會版中,2018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650,相較于2017年的638名,排名下降了12位。
年度 | 全國排名 | 廣西自治區內排名 | 總分 |
2018 | 650 | 20 | 60.26 |
2017 | 638 | 19 | 60.21 |
2016 | 674 | 20 | 60.28 |
2015 | 667 | 21 | 60.29 |
2014 | 588 | 13 | 61.14 |
2013 | 590 | 17 | 60.01 |
在金蘋果科教評價版本排名中,2018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798名,相較于2017年的768名,排名上升了30名。
年份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得分 |
2017-2018 | 798 |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33.59 |
2015-2016 | 768 |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34.17 |
2014-2015 | 744 |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33.97 |
2013-2014 | 758 |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 15.86 |
2018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在廣西省內排名第20名,排在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前后的分別是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和桂林旅游學院。
辦學歷史悠久 學校的前身是廣西省立龍州師范學校,自1939年創辦以來,歷經廣西省龍州師范學校、南寧專區龍州師范學校、南寧地區第二師范學校等階段。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校名定為“南寧師范專科學校”,是廣西最早成立的三所師專之一。1994年國家教委將學校更名為“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在70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立足邊境,艱苦奮斗,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辦學風格,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辦學條件良好 目前,學校擁有龍州校區、崇左校區2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043.93畝,另有預留發展用地75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0.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9.5萬平方米,學生宿舍5.3萬平方米。運動場地4.4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60萬元。校內基礎課程教學實驗室和專業技能實驗實訓室84個,教學計算機1147臺,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277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30多個。校園網覆蓋全部教學區、辦公區和生活區。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60.3萬冊、電子圖書29萬冊、中外文期刊5959種,開通了中國期刊網、維普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網絡資源,建立了自動化檢索系統。
學校設有中文系、外語系、經濟與管理系、人文社會科學系、藝術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物理與信息技術系、化學與生物工程系、體育與健康教育系、社會科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辦有6個本科專業(共17個專業方向)和42個高職專科專業(共50個專業方向),涉及了人文學科、社會學科、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現有在職教職工440人,專任教師30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22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93人;另有外籍教師6人,外聘客座或兼職教授10人,形成了一支基礎扎實、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
教改成效顯著 學校堅持“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根據學校發展定位,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加強,教改成效顯著。“十五”以來,學校建成自治區級優質專業2個、校級重點專業6個、校級重點課程10門;承擔自治區級以上教改項目25項,獲得自治區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1項。
廣西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1廣西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4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34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