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廣西師范大學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廣西師范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廣西師范大學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廣西師范大學預測分數數據。
廣西師范大學預測分數線是354分到603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121288名到3186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廣西師范大學在天津2022年綜合(物 或 生 或 政)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5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4598名;
2、廣西師范大學在天津2022年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88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628名;
3、廣西師范大學在廣東2022年歷史(歷史+不限)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46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192名;
4、廣西師范大學在廣東2022年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63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5273名;
5、廣西師范大學在海南2022年綜合(化)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61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558名;
6、廣西師范大學在青海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34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186名;
1、2022年廣西師范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政) | 本科 | 2022 | 522 | 21675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529 | 20350 |
北京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532 | 19817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548 | 25002 |
天津 | 綜合(物 或 生 或 政) | 本科A | 2022 | 550 | 24598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2 | 558 | 22886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2 | 584 | 17454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2 | 588 | 16628 |
天津 | 綜合(政) | 本科A | 2022 | 594 | 15358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2 | 603 | 13481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49 | 11857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20 | 6861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56 | 6324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92 | 12459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94 | 39130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29 | 11271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520 | 9768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518 | 37606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54 | 57413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504 | 4369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2022 | 463 | 26507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2022 | 495 | 4356 |
上海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425 | 32560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435 | 30887 |
上海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2 | 443 | 29402 |
上海 | 綜合(政) | 本科 | 2022 | 453 | 27530 |
上海 | 綜合(史) | 本科 | 2022 | 468 | 24431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469 | 24227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29 | 20593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31 | 19545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24 | 82500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9 | 77129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32 | 73863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33 | 72764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2 | 574 | 77593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18 | 66928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43 | 10967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42 | 8124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61 | 496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2 | 531 | 3535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2 | 551 | 25875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67 | 19379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19 | 43990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46 | 8074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521 | 106553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19 | 103576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28 | 22832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治) | 本科 | 2022 | 554 | 7197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55 | 6994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26 | 4484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2 | 534 | 3956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地)) | 本科 | 2022 | 536 | 3820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39 | 36279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50 | 7494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51 | 7281 |
湖南 | 物理(物理+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11 | 61459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3 | 4334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35 | 41896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2 | 539 | 3899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41 | 3755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48 | 32900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31 | 20787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39 | 17208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43 | 15500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46 | 14192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2 | 548 | 13197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2 | 566 | 7406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14 | 121288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54 | 65033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560 | 5879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2 | 563 | 55273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2 | 565 | 52685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2 | 566 | 51846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99 | 34130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13 | 27699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48 | 63281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55 | 6282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61 | 5294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99 | 19976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2 | 608 | 9215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2 | 608 | 9215 |
海南 | 綜合(政) | 本科 | 2022 | 642 | 5143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2 | 642 | 5143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2 | 644 | 4965 |
海南 | 綜合(史) | 本科 | 2022 | 655 | 4018 |
海南 | 綜合(化) | 本科 | 2022 | 661 | 3558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92 | 15409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82 | 51699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507 | 91364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38 | 18985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8 | 45896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59 | 7791 |
云南 | 理科 | 本一 | 2022 | 545 | 25784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4 | 79987 |
云南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98 | 6106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7 | 43269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2 | 59256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3 | 14929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3 | 15177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64 | 24618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2 | 506 | 4239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2 | 416 | 6458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2 | 434 | 3186 |
2、2021年廣西師范大學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1 | 501 | 23997 |
北京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512 | 22269 |
北京 | 綜合(史) | 本科 | 2021 | 512 | 22269 |
北京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516 | 21622 |
天津 | 綜合(政 或 物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539 | 25065 |
天津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A | 2021 | 554 | 21824 |
天津 | 綜合(物) | 本科A | 2021 | 565 | 19542 |
天津 | 綜合(化) | 本科A | 2021 | 576 | 17315 |
天津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A | 2021 | 585 | 15511 |
天津 | 綜合(政) | 本科A | 2021 | 586 | 15319 |
天津 | 綜合(不限) | 本科A | 2021 | 602 | 12316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53 | 12070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28 | 61650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78 | 49555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539 | 6975 |
內蒙古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06 | 33142 |
內蒙古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69 | 9690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65 | 6969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40 | 28399 |
吉林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69 | 20898 |
吉林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521 | 3437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07 | 41216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94 | 5763 |
上海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1 | 425 | 31547 |
上海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429 | 30861 |
上海 | 綜合(政) | 本科 | 2021 | 429 | 30861 |
上海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470 | 22407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34 | 22086 |
江蘇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34 | 22086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00 | 86521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08 | 78264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09 | 77188 |
江蘇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09 | 77188 |
浙江 | 綜合 | 1段 | 2021 | 565 | 80580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88 | 89698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61 | 21242 |
福建 | 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36 | 9774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62 | 5097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2021 | 546 | 30664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2021 | 553 | 27373 |
福建 | 物理(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56 | 26075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17 | 50085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65 | 11374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522 | 104516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23 | 10959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61 | 21385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0 | 7643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治) | 本科 | 2021 | 580 | 7643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治) | 本科 | 2021 | 585 | 6573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87 | 6130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生)) | 本科 | 2021 | 552 | 39787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9 | 3605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61 | 35015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或地)) | 本科 | 2021 | 566 | 32363 |
湖南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57 | 873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58 | 8470 |
湖南 | 物理(物理+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30 | 5479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2021 | 543 | 44478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46 | 42199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48 | 40690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58 | 3373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53 | 17234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2021 | 554 | 16755 |
廣東 | 歷史(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2021 | 560 | 1428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2021 | 553 | 65735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2021 | 554 | 64914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562 | 56576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2021 | 567 | 51663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05 | 34935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2021 | 509 | 32969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9 | 59607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0 | 6501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51 | 633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1 | 19989 |
海南 | 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2021 | 608 | 8682 |
海南 | 綜合(物) | 本科 | 2021 | 610 | 8420 |
海南 | 綜合(政) | 本科 | 2021 | 634 | 5581 |
海南 | 綜合(史 或 地 或 政) | 本科 | 2021 | 637 | 5295 |
海南 | 綜合(不限) | 本科 | 2021 | 638 | 5181 |
海南 | 綜合(史) | 本科 | 2021 | 641 | 4913 |
海南 | 綜合(化) | 本科 | 2021 | 642 | 4817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20 | 18920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525 | 47996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15 | 8900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46 | 15900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65 | 43356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64 | 8209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523 | 36701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72 | 9998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8 | 63216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96 | 1478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67 | 24151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2021 | 527 | 4192 |
青海 | 理科 | 本一 | 2021 | 405 | 7928 |
青海 | 文科 | 本一 | 2021 | 466 | 1799 |
(更新時間:2021年10月) 廣西師范大學簡介 廣西師范大學地處國際旅游勝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國家教育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廣西重點建設的“國內一流大學”高校,全國文明校園。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校園面積4100多畝;在職教職員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碩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類留學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學生26000多人。學校已發展成為廣西教師教育的“領頭羊”、人文強桂的“主力軍”、科技興桂的“生力軍”、廣西國際教育的“排頭兵”。目前,學校正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和綜合改革,努力實現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大學的目標。 學校歷史文化豐厚。學校前身——廣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創辦于1932年,是廣西高等師范教育的開端,是中國最早的高等師范學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遷址,四度調整。抗戰時期,與西南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一起,成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師范院校,并被譽為“西南民主堡壘”。1943~1978年,是廣西唯一一所培養本科學歷教師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為廣西師范大學。建校以來,楊東莼、薛暮橋、陳望道、歐陽予倩、林礪儒、陳翰笙、夏征農以及曾作忠、張云瑩、謝厚藩、陳伯康、林煥平、鐘文典、伍純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薈萃學校,秉承“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執教治學,弘文勵教,為國家尤其是廣西培養了40多萬名教師和其他專業人才。2012年,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視察學校時,勉勵師生“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學”。 學校科教平臺較高。現建制教學學院(部)21個,82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教育學、軟件工程、體育學、世界史、物理學),1個專業博士點(教育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6個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軟件工程、美術學)躋身全國前40%,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獲B+檔。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化學、軟件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獲得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項目,物理學獲得廣西一流學科建設培育項目。廣西(高校)重點學科35個,化學、工程學兩個學科進入國際ESI排名前1%。學科專業涵蓋了10大門類,文科的學科門類、博士點、碩士點及自治區級文科重點學科均位居廣西高校前列。現有1個省部共建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廣西民族藥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自治區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廣西應用數學中心,7個廣西重點實驗室,10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6個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全區共30個),5個廣西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自治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廣西卓越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中心,14個自治區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全校館藏紙質圖書359.92萬冊,中外文期刊97.15萬冊,電子圖書244萬冊。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中宣部第三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基地、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教育部高等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共青團中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等一批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基地。學校是CERNET華南地區網桂林主節點依托單位,是廣西實施“人文強桂”建設工程主體單位,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學校設立了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學校師資素質優良。學校有專任教師2000多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近400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人數的48.68%;擁有博士學位700多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人數占總數的84.87%。碩士研究生導師1300多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00多人。學校有國家級、省部級高層次人才約160人次,其中有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國家“”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國家級人才2
廣西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1廣西醫科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14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34廣西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