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最重要的高考錄取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呢,很多家長和學生關心深圳技術大學的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高考各批次的錄取結果公布一般是按照填報高考志愿時的順序進行的,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各個批次陸續結束,本文大家整理了深圳技術大學所在批次的錄取時間安排。
廣東高考錄取時間預計時間:
本科提前批預計:7月8日至7月12日
本科批預計:7月14日至7月22日
專科預計:8月1日至8月4日
錄取結果查詢方法是什么
1、登錄學校官網進行查詢:考生要是想要知道自己的高考錄取結果,第一個方法就是可以登錄到所報考學校的官網上進行查詢,一般而言,學校的官網會提前向考生們公布錄取的結果。
2、登錄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第2種方法是考生們可以登錄自己所在地區的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比如廣東的考生就可以登錄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并找到查詢高考錄取結果的窗口,按要求填寫自己的準考證號碼、身份證號碼以及相關信息,就可以查詢到高考錄取結果。
怎么查自己被學校錄取了
查詢自己是否被大學錄取的詳細方法:
1、通過電話進行查詢。按照電話中的內容進行輸入就可以查詢錄取結果。
2、通過到填報的高校的校網進行查詢。按照身份證信息和姓名進行查詢,查詢到了信息統一那就是被錄取。(只限于未選擇學校服從調劑的考生)
3、省招生考試院、省教育廳官網查詢
這一查詢方法大家最熟悉,不再贅述。想提醒大家的是,現在很多省教育考試院都已經開通了小程序以及官微,這讓查詢錄取結果變得更方便。
4、高校本科生招生網查詢
很多高校的本科生招生網,也提供了高考錄取結果查詢入口。然后,由于高校查詢系統與各省招辦更新信息是相對獨立的,這就意味著我們有可能在這里會更早查詢到錄取結果。
5、征集志愿填報系統“查詢”
很多批次,特別是二本批次,在首次錄取結束后,一般都會有征集志愿(征詢志愿)填報。然后,我們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被錄取,也可以登錄該系統嘗試著進行征集志愿填報。然后,如果系統提示你“無法填報征集志愿”或者你“不符合本次志愿填報”。那么恭喜你,說明你的檔案并不是“自由可投”狀態,而是已經投遞到了某大學,可能馬上就會變成“擬錄取”狀態,請耐心等待結果即可。
深圳技術大學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省政府公辦本科學校,其次該校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是一本類院校,根據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深圳技術大學學校最新介紹:辦學定位 深圳技術大學是廣東省和深圳市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建設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開始籌建深圳技術大學。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設立深圳技術大學籌備辦公室的通知。2017年7月,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發布關于設立深圳技術大學(籌)的通知。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技術大學(籌)依托深圳大學分別招收了226人和807人。2018年11月30日,經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深圳技術大
學新生參加社團有哪些好處
1、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
大學社團其實就是一個小團體,在這里可以結交到新朋友,可以鍛煉交際溝通能力。而且社團也是一個需要展示自我的舞臺。有的同學性格比較害羞內向,進入大學社團后性格也會變得活潑開朗。
因為每天都要與同學相處交流,還會組織各種活動,也可以鍛煉自己的組織策劃能力。并且長期處在這種活躍的氣氛下,自己的性格也會潛移默化發生改變。這些能力都是在為我們未來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2、加學分,對于評選獎學金有幫助
我們都知道大學評選獎學金不單單只評比學習成績,而是靠綜合學分進行評比的。雖然評比獎學金的主要依據是依靠學習成績,但僅僅是學習成績好是不夠的,還需要參與其他活動。而參加社團會有一些加分,相比其他沒有參加大學社團的同學來說,會更有優勢。如果能獲得在學生會獲得一些榮譽和獎項,加分會更多。
3、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能進入一個社團的人就說明大家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在慢慢的相處過程中會發展成很好的朋友。很多以后工作的人脈圈子都是來自于大學同學,所以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朋友多總是沒有壞處的。而且能在大學收獲深厚的友誼也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555 | 10136 |
202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547 | 42788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15 | 27000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25 | 25552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52 | 25489 |
201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22 | 25082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42 | 5897 |
2022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547 | 5952 |
2021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572 | 5815 |
2022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57 | 22594 |
2021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564 | 20333 |
2020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66 | 18494 |
2019 | 遼寧 | 理科 | 本科 | 557 | 22159 |
2020 | 遼寧 | 文科 | 本科 | 574 | 6172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13 | 13098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14 | 13739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一A | 549 | 14516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13 | 2911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33 | 2870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一A | 530 | 3853 |
2022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2 | 19055 |
2021 | 江蘇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5 | 21593 |
2022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58 | 46910 |
2021 | 江蘇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34 | 52119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0 | 3140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65 | 30357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50 | 8415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88 | 9472 |
2022 | 福建 | 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49 | 6868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66 | 1976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0 | 17808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一 | 568 | 20122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52 | 6418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583 | 6378 |
2022 | 山東 | 1段 | 547 | 63244 | |
2021 | 山東 | 1段 | 555 | 53878 | |
2020 | 山東 | 1段 | 569 | 55900 | |
2019 | 山東 | 理科 | 本科 | 557 | 46789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70 | 37209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86 | 36819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612 | 33477 |
2019 | 河南 | 理科 | 本一 | 567 | 37129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50 | 11606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8 | 10158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一 | 581 | 10573 |
202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49 | 7737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68 | 6099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3 | 23886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4 | 23303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6 | 22238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1 | 25655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5 | 23509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79 | 21326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35 | 18760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 | 本科 | 547 | 13875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本科 | 548 | 19820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化學) | 本科 | 555 | 16127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57 | 61641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58 | 6116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1 | 57218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3 | 55356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5 | 52531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560 | 58784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化學或生物學)) | 本科 | 560 | 58488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1 | 57834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2 | 56510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本科 | 568 | 49772 |
2020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53 | 52583 |
2019 | 廣東 | 理科 | 本科 | 521 | 50886 |
2020 | 廣東 | 文科 | 本科 | 532 | 22385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一 | 537 | 18535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一 | 571 | 3978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526 | 8248 |
2022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533 | 27130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6 | 31972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72 | 38093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51 | 12992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53 | 12921 |
2022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10 | 20824 |
2021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08 | 22840 |
2020 | 貴州 | 理科 | 本一 | 517 | 27046 |
2022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57 | 8189 |
2021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76 | 6143 |
2020 | 貴州 | 文科 | 本一 | 562 | 6579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18 | 24466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16 | 23669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21 | 25685 |
2019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31 | 27614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19 | 6697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33 | 6866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554 | 6243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476 | 20388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493 | 16221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一 | 502 | 18309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490 | 6743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22 | 4820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一 | 539 | 4872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67 | 5743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64 | 6194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一 | 473 | 7390 |
2022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495 | 2731 |
2021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510 | 3129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一 | 537 | 2389 |
深圳技術大學 | 深圳技術大學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2016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理工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廣東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點(聯合培養):3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聯合培養):4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點(聯合培養):2 二級學科博士點(聯合培養):1 | |
院校地址 | http://www.sztu.edu.cn/ | |
招生電話 | ["0755-23256666"] | |
招生網址 | http://zs.sztu.edu.cn/ |
深圳技術大學開設專業有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環境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與科技、德語、英語、商務英語、國際商務、自動化(控制系統國際標準化)、交通運輸、物流管理、汽車服務工程、車輛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光源與照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與應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智能制造與機器人)、自動化、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
深圳技術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工程物理學院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創意設計學院 | 環境設計 | 本科 |
工業設計 | 本科 | |
藝術與科技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德語 | 本科 |
英語 | 本科 | |
商務英語 | 本科 | |
商學院 | 國際商務 | 本科 |
質量和標準學院 | 自動化(控制系統國際標準化) | 本科 |
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 | 交通運輸 | 本科 |
物流管理 | 本科 | |
汽車服務工程 | 本科 | |
車輛工程 | 本科 | |
健康與環境工程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 本科 |
智能醫學工程 | 本科 | |
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 | 光源與照明 | 本科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本科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中德智能制造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與應用) | 本科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智能制造與機器人) | 本科 | |
自動化 | 本科 | |
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 | 物聯網工程 | 本科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藥學院 | 藥學 | 本科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 | 本科 |
廣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30中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惠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佛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