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關心大學的特色王牌專業,特色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那么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特色王牌專業有哪些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根據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本科招生網公布的數據可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王牌專業類型有省級(直轄市):法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信息工程專業等。省級改革試點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工程管理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會計學專業等。省級特色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法學專業等。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專業等。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專業:軟件工程專業、環境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機械工程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等。省級重點培育學科:化學工程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等。市級優勢學科:化學工程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機械工程專業等。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省級(直轄市) | 3 | 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 |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省級改革試點專業 | 8 | 財務管理、工程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會計學 |
2 | 省級特色專業 | 2 | 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 |
3 |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 1 | 機械工程 |
4 | 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專業 | 5 | 軟件工程、環境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5 |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 2 | 化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 |
6 | 市級優勢學科 | 3 | 化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機械工程 |
全國100所醫學院校實力排行榜
醫學專業是這幾年高考志愿填報的大熱門,在院校合并后,除了中醫類學科,醫學類學科實力最強的幾乎都是類985高校,因此,分數一直居高不下。
為了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全面了解各大學醫學類學科的實力,根據第四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把醫學類的五個學科評比結果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幫助。
一、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浙江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A | 2%~5% |
4 | 復旦大學 | A | 2%~5% |
5 | 北京大學 | A- | 5%~10% |
6 | 首都醫科大學 | A- | 5%~10%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5%~10% |
8 | 中南大學 | A- | 5%~10% |
9 | 中山大學 | A- | 5%~10% |
10 | 四川大學 | A- | 5%~10% |
11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10%~20% |
12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10%~20% |
13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14 | 山東大學 | B+ | 10%~20% |
15 | 重慶醫科大學 | B+ | 10%~20% |
16 | 第二軍醫大學 | B+ | 10%~20% |
17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10%~20% |
18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20%~30% |
19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20%~30% |
20 | 吉林大學 | B | 20%~30% |
21 | 同濟大學 | B | 20%~30% |
22 | 鄭州大學 | B | 20%~30% |
23 | 武漢大學 | B | 20%~30% |
24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0%~30% |
25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20%~30% |
26 | 南開大學 | B- | 30%~40% |
27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28 | 山西醫科大學 | B- | 30%~40% |
29 | 蘇州大學 | B- | 30%~40% |
30 | 溫州醫科大學 | B- | 30%~40% |
31 | 安徽醫科大學 | B- | 30%~40% |
32 | 南昌大學 | B- | 30%~40% |
33 | 廣州醫科大學 | B- | 30%~40% |
34 | 昆明醫科大學 | B- | 30%~40% |
35 | 徐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6 | 濟南大學 | C+ | 40%~50% |
37 | 暨南大學 | C+ | 40%~50% |
38 | 汕頭大學 | C+ | 40%~50% |
39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40 | 蘭州大學 | C+ | 40%~50% |
41 | 寧夏醫科大學 | C+ | 40%~50% |
42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40%~50% |
43 | 青島大學 | C+ | 40%~50% |
44 | 錦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45 | 延邊大學 | C | 50%~60% |
46 | 江蘇大學 | C | 50%~60% |
47 | 南通大學 | C | 50%~60% |
48 | 廈門大學 | C | 50%~60% |
49 | 新鄉醫學院 | C | 50%~60% |
50 | 廣東醫科大學 | C | 50%~60% |
51 | 貴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52 | 河北大學 | C- | 60%~70% |
53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C- | 60%~70% |
54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55 | 蚌埠醫學院 | C- | 60%~70% |
56 | 河南大學 | C- | 60%~70% |
57 | 西南醫科大學 | C- | 60%~70% |
58 | 遵義醫學院 | C- | 60%~70% |
59 | 青海大學 | C- | 60%~70% |
60 | 石河子大學 | C- | 60%~70% |
二、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四川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第四軍醫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B+ | 10%~20% |
5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6 | 武漢大學 | B+ | 10%~20% |
7 | 中山大學 | B+ | 10%~20% |
8 | 首都醫科大學 | B | 20%~30% |
9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20%~30% |
10 | 浙江大學 | B | 20%~30% |
11 | 山東大學 | B | 20%~30% |
12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30%~40% |
13 | 吉林大學 | B- | 30%~40% |
14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30%~40% |
15 | 同濟大學 | B- | 30%~40% |
16 | 大連醫科大學 | C+ | 40%~50% |
17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18 | 重慶醫科大學 | C+ | 40%~50% |
19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40%~50% |
20 | 安徽醫科大學 | C | 50%~60% |
21 | 華中科技大學 | C | 50%~60% |
22 | 中南大學 | C | 50%~60% |
23 | 昆明醫科大學 | C | 50%~60% |
24 | 南開大學 | C- | 60%~70% |
25 | 河北醫科大學 | C- | 60%~70% |
26 | 溫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27 | 蘭州大學 | C- | 60%~70% |
28 | 南方醫科大學 | C- | 60%~70% |
三、中醫學
中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5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6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7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8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0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1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2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3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4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15 | 首都醫科大學 | C+ | 40%~50% |
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7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19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0 | 貴陽中醫學院 | C | 50%~60% |
21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22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23 | 廈門大學 | C- | 60%~70% |
24 | 云南中醫學院 | C- | 60%~70% |
25 | 河北中醫學院 | C- | 60%~70% |
四、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復旦大學 | A- | 5%~10% |
4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5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A- | 5%~10% |
6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7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10%~20% |
8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B+ | 10%~20% |
9 | 四川大學 | B+ | 10%~20% |
10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10%~20% |
11 | 北京大學 | B | 20%~30% |
12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3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4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0%~30% |
15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B | 20%~30% |
16 | 第二軍醫大學 | B | 20%~30% |
17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30%~40% |
18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1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20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B- | 30%~40% |
21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30%~40% |
2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C+ | 40%~50% |
23 | 上海交通大學 | C+ | 40%~50% |
24 | 中國藥科大學 | C+ | 40%~50% |
25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6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C+ | 40%~50% |
27 | 暨南大學 | C+ | 40%~50% |
28 | 首都醫科大學 | C | 50%~60% |
29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C | 50%~60% |
30 | 中山大學 | C | 50%~60% |
31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50%~60% |
32 | 河北中醫學院 | C | 50%~60% |
33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4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5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60%~70% |
36 | 陜西中醫藥大學 | C- | 60%~70% |
37 | 揚州大學 | C- | 60%~70% |
五、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 | |||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位 |
1 | 北京大學 | A+ | 前2%或前2名 |
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A+ | 前2%或前2名 |
3 | 復旦大學 | A | 2%~5%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5%~10% |
5 | 浙江大學 | A- | 5%~10% |
6 | 中山大學 | A- | 5%~10% |
7 | 第二軍醫大學 | A- | 5%~10% |
8 | 天津醫科大學 | B+ | 10%~20% |
9 | 蘇州大學 | B+ | 10%~20% |
10 | 南京醫科大學 | B+ | 10%~20% |
11 | 山東大學 | B+ | 10%~20%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0%~20% |
13 | 中南大學 | B+ | 10%~20% |
14 | 四川大學 | B+ | 10%~20% |
15 | 南方醫科大學 | B+ | 10%~20% |
16 | 首都醫科大學 | B | 20%~30% |
17 | 中國醫科大學 | B | 20%~30% |
18 | 大連醫科大學 | B | 20%~30% |
19 | 吉林大學 | B | 20%~30% |
20 | 同濟大學 | B | 20%~30% |
21 | 武漢大學 | B | 20%~30% |
22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0%~30% |
23 | 第四軍醫大學 | B | 20%~30% |
24 | 南開大學 | B- | 30%~40% |
25 | 河北醫科大學 | B- | 30%~40% |
26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B- | 30%~40% |
27 | 南通大學 | B- | 30%~40% |
28 | 鄭州大學 | B- | 30%~40% |
29 | 暨南大學 | B- | 30%~40% |
30 | 重慶醫科大學 | B- | 30%~40% |
31 | 蘭州大學 | B- | 30%~40% |
32 | 徐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3 | 安徽醫科大學 | C+ | 40%~50% |
34 | 廈門大學 | C+ | 40%~50% |
35 | 南昌大學 | C+ | 40%~50% |
36 | 南華大學 | C+ | 40%~50% |
37 | 廣西醫科大學 | C+ | 40%~50% |
38 | 貴州醫科大學 | C+ | 40%~50% |
39 | 青島大學 | C+ | 40%~50% |
40 | 山西醫科大學 | C | 50%~60% |
41 | 新鄉醫學院 | C | 50%~60% |
42 | 汕頭大學 | C | 50%~60% |
43 | 廣州醫科大學 | C | 50%~60% |
44 | 昆明醫科大學 | C | 50%~60% |
45 | 寧夏醫科大學 | C | 50%~60% |
46 | 石河子大學 | C | 50%~60% |
47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60%~70% |
48 | 錦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49 | 江蘇大學 | C- | 60%~70% |
50 | 溫州醫科大學 | C- | 60%~70% |
51 | 蚌埠醫學院 | C- | 60%~70% |
52 | 湖南師范大學 | C- | 60%~70% |
53 | 桂林醫學院 | C- | 60%~70% |
54 | 新疆醫科大學 | C- | 60%~70%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稱 | 包含專業 | 本專科 |
設計與藝術學院 | 工藝美術 | 本科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
產品設計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本科 | |
環境設計 | 本科 | |
數字媒體藝術 | 本科 | |
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檢測方向) | 本科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應用統計學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商務英語 | 本科 | |
英語 | 本科 | |
翻譯 | 本科 | |
日語 | 本科 | |
布萊恩特學院 | 會計學(3+2) | 本科 |
會計學(4+0) | 本科 | |
會計學(2+2) | 本科 | |
計算機學院 | 軟件工程 | 本科 |
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
網絡工程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航空學院 | 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方向) | 本科 |
飛行技術 | 本科 | |
交通運輸(機場運行管理、飛行運行管理、航空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方向) | 本科 | |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 本科 | |
民商法律學院 | 法學 | 本科 |
中美國際學院 | 金融數學 | 本科 |
材料與環境學院 | 環境工程 | 本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應用化學(新能源方向) | 本科 | |
信息學院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信息工程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自動化 | 本科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電子信息類 | 本科 | |
智能科學與技術(國際班) | 本科 | |
會計與金融學院 | 財務管理 | 本科 |
會計學 | 本科 | |
金融工程 | 本科 | |
工業自動化學院 | 機械工程 | 本科 |
工業工程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
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大類) | 本科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
車輛工程 | 本科 | |
商學院 | 市場營銷 | 本科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國際商務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10強 “理工科實力第一名”的“五星”獨立學院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教育品牌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現設18個專業學院(教學部)、涵蓋七大學科門類的61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20000名。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秉持“注重質量、提升內涵、凝練特色、創建品牌”的辦學思路,工學類專業具有突出特色和明顯優勢,工、理、管、文、經、法、藝協調發展,是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人才培養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是其重要延伸和戰略組成,下設有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航空學院、材料與環境學院、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民商法律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布萊恩特學院、中美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榮譽學院、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等18個專業學院(教學部),現有統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萬人,畢業生6.5萬余人。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在珠海當地就業率持續保持在24%左右,過半畢業生在珠海、廣州和深圳就業。學校傳承北京理工大學的延安精神和教育理念,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找準定位,逐步形成了目標明確、專業多樣、特色凸顯、師資到位、設施齊備、制度健。
廣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30中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惠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佛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