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和家長選擇大學的標準是什么,根據口碑選擇大學只適用于極少數的情況,根據自身對學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報考的意向大學了,本文黃老師幫分享自己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了解的經驗,從多方面數據分析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好不好,希望大家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有更多的了解。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屬于省政府公辦專科學校,其次該校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不是本科,屬于專科類院校,根據校友反饋口碑不錯。下面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最新介紹:深圳職業技術學院1993年創建,是國內最早獨立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來,深職院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辦學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創造了中國高職教育的多個第一。學校依托珠三角產業發展,秉承深圳特區改革創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立足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辦學特色,各項事業取得驕人成績,被譽為中國高職教育的“一面旗幟”。為緊密契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和深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1.根據自己的興趣出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誰都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考生和家長要分析比較,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要以穩定的“習慣興趣”、“長時興趣”為主導,同時不能被“一時的”短暫情緒所干擾。畢竟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
2.用專業篩選院校范圍
首先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選擇自己分數可以報考的院校。然后在初步篩選出的院校中,了解這些院校中是否開設有自己的意向專業,若有開設該專業是否為院校的重點專業,或者該專業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實習崗位,包括以后的就業方向等等。
3.通過學校官網介紹,提前了解院校信息
通過初步篩選出院校范圍,家長和考生就要自己動手查詢這些學校的官網。官網會清楚地告訴我們院校層次,開設專業,就業方向等等。同時可以了解專業在學校學習的內容、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具備的工作能力、畢業之后崗位方向
4.結合自身發展
很多同學可能本身成績不錯,唯高考失利,心有不甘,這部分同學就可以考慮專科結束后,自己的個人發展問題。比如跨校專升本、留學機會等。讀專科還是需要有戰略眼光,要看三年后,不要只看三年內。
5.拉開院校梯度
提醒各位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之間的梯度要設置好,才會降低分數的浪費或者掉檔。平行志愿,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并沒減弱,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高分考生可能掉檔下來把低分考生擠下去。高職專科志愿填報依舊要重視這個問題。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遼寧 | 歷史 | 專科 | 444 | 24473 |
2021 | 遼寧 | 歷史 | 專科 | 480 | 25480 |
2022 | 遼寧 | 物理 | 專科 | 423 | 80832 |
2021 | 遼寧 | 物理 | 專科 | 381 | 84801 |
2020 | 遼寧 | 理科 | 專科 | 417 | 78901 |
2019 | 遼寧 | 理科 | 專科 | 414 | 82844 |
2020 | 遼寧 | 文科 | 專科 | 500 | 19742 |
2019 | 遼寧 | 文科 | 專科 | 502 | 20037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36 | 73876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07 | 74143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30 | 81914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75 | 71369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434 | 164479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410 | 160914 |
2020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433 | 154784 |
2019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423 | 153385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483 | 50422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517 | 53215 |
2020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497 | 53109 |
2019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505 | 53383 |
2022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430 | 93204 |
2021 | 福建 | 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專科 | 420 | 90262 |
2020 | 福建 | 理科 | 專科 | 398 | 89542 |
2019 | 福建 | 理科 | 專科 | 392 | 86444 |
2022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39 | 1597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38 | 2756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39 | 2116 |
2019 | 江西 | 理科 | 專科 | 453 | 1818 |
2022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32 | 3000 |
2021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51 | - |
2020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51 | 2258 |
2019 | 江西 | 文科 | 專科 | 460 | 1608 |
2022 | 山東 | 2段 | 456 | 255479 | |
2021 | 山東 | 2段 | 464 | 232890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48 | 232453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30 | 253042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55 | 236806 |
2019 | 河南 | 理科 | 專科 | 415 | 237441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58 | 86120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72 | 90400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68 | 95112 |
2019 | 河南 | 文科 | 專科 | 454 | 92428 |
2022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72 | 33030 |
2021 | 湖北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83 | 45045 |
2022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2 | 118198 |
2021 | 湖北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39 | 96892 |
2020 | 湖北 | 理科 | 專科 | 406 | 116076 |
2019 | 湖北 | 理科 | 專科 | 401 | 113218 |
2020 | 湖北 | 文科 | 專科 | 426 | 44904 |
2019 | 湖北 | 文科 | 專科 | 444 | 44107 |
2022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65 | 48694 |
2021 | 湖南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77 | 46395 |
2022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37 | 138394 |
2021 | 湖南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66 | 113292 |
2020 | 湖南 | 理科 | 專科 | 462 | 111691 |
2019 | 湖南 | 理科 | 專科 | 439 | 111180 |
2020 | 湖南 | 文科 | 專科 | 511 | 40485 |
2019 | 湖南 | 文科 | 專科 | 517 | 34019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391 | 149100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397 | 14231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06 | 132822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11 | 127550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15 | 123559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20 | 11813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29 | 109012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45 | 9228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67 | 70142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72 | 64997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79 | 59226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83 | 55045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87 | 51981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87 | 52151 |
2022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97 | 43727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11 | 130883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15 | 126917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46 | 96589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480 | 66505 |
2021 | 廣東 | 歷史(歷史+不限) | 專科 | 501 | 49227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4 | 264462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6 | 261437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6 | 261517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7 | 260076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27 | 260519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31 | 253474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37 | 24545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40 | 240535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67 | 19702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0 | 175030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1 | 173603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1 | 173583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3 | 169764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9 | 160593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91 | 156212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93 | 154015 |
2022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504 | 136708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391 | 261291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03 | 250563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06 | 247985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59 | 18881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70 | 174697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71 | 173140 |
2021 | 廣東 | 物理(物理+不限) | 專科 | 488 | 149939 |
2020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384 | 244625 |
2020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384 | 244625 |
2020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427 | 196718 |
2020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462 | 153088 |
2019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354 | 245360 |
2019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354 | 245360 |
2019 | 廣東 | 理科 | 專科 | 431 | 156691 |
2020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389 | 138227 |
2020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389 | 138227 |
2020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428 | 103570 |
2020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489 | 50889 |
2019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423 | 140112 |
2019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423 | 140112 |
2019 | 廣東 | 文科 | 專科 | 491 | 66195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91 | 104703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87 | 105617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81 | 109762 |
2019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383 | 104602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453 | 38328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445 | 36419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405 | 39416 |
2019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411 | 41953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45 | 164388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35 | 171939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48 | 166177 |
2019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460 | 166008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82 | 60711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87 | 56661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64 | 62002 |
2019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70 | 69548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2 | 119401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3 | 121505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88 | 125720 |
2019 | 貴州 | 理科 | 專科 | 372 | 126265 |
2022 | 云南 | 理科 | 專科 | 438 | 91792 |
2022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353 | 80066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336 | 85159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363 | 87839 |
2019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391 | 82845 |
2022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310 | 35188 |
2021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311 | 33785 |
2021 | 新疆 | 理科 | 專科(單列類外語) | 247 | 15602 |
2021 | 新疆 | 理科 | 專科(單列類民族語文) | 262 | 6487 |
2020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314 | 37169 |
2019 | 新疆 | 理科 | 專科 | 342 | 35577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1993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
本科/專科 | 專科 | |
省/市 | 廣東 | |
碩士點 | ||
博士點 | ||
院校地址 | http://www.szpt.edu.cn/ | |
招生電話 | ["0755-26731715","26731216"] | |
招生網址 | http://zhaosheng.szpt.edu.cn/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1993年創建,是國內最早獨立舉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來,深職院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辦學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創造了中國高職教育的多個第一。學校依托珠三角產業發展,秉承深圳特區改革創新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立足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辦學特色,各項事業取得驕人成績,被譽為中國高職教育的“一面旗幟”。為緊密契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和深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學校在2016年底召開的第三次黨代會工作報告中提出“三個服務、五個定位、一個率先”的戰略發展目標,始終堅持為黨和國家服務、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服務,努力成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企業家的搖籃、深圳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深圳市民終身教育學校與中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要基地,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深圳模式”。一、辦學基礎條件辦學規模:全日制在校生24257人。專業設置:現有專業85個,所有專業對接深圳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優勢產業;建立14個專業群,每個專業群含3個以上專業,建有專業隨產業動態調整機制,專業(群)結構合理。師資隊伍:生師比16.83:1,兼職教師占比27.52%,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占比22.34%;專任教師總數1441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占比90.01%,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占比51.14%,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177人;“雙師型”專任專業課教師占比85.60%;近五年獲國家級獎勵或榮譽23項。人才培養:實踐教學課時占比61.84%;頂崗實習時間達到6個月以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項目有38個,與華為等41家規上企業簽署合作協議,與華為、比亞迪等500強企業或行業領軍企業共建特色產業學院12個;近兩屆獲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以上或省級最高獎26項,2018年獲國家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實現了廣東省各級各類教育在特等獎上零的突破。科研與社會服務:近五年,累計立項廳級及以上科研項目592項;橫向技術服務與培訓年均到賬經費3717.486萬元;年均非學歷培訓人次數是全日制在校生數的3.9倍。基礎設施:學校現有留仙洞、西麗湖、官龍山、華僑城、鳳凰山、深汕合作區等六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4509.48畝,生均占地面積123.94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9.21萬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32.66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22.00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4.76萬元;生均圖書169.75冊;現有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學場所103個,生產(經營)性實訓基地8個,校外穩定的頂崗實習基地520個。辦學經費:以市財政投入為主,辦學經費充足。近三年年均基本建設投資和教育事業費為25.62億元。二、辦學優勢辦學特色鮮明。學校秉承“敢闖敢試、開放包容、務實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率先探索具有高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視察深職院時高度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成績和辦學特色。同年11月,根據孫春蘭副總理的指示,國務院在深職院舉行推進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2021年7月,深職院探索構建的“六融合”“六個共同”產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向全國推廣借鑒的“深圳經驗”。人才培養質量高。學校累計培養全日制畢業生14.2萬余名,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畢業生在世界500強企業及行業領軍企業就業率、畢業生創新創業率、畢業生起薪水平高于全國同類院校平均水平等多項人才培養質量指標,均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教學科研成果突出。擁有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示范專業12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5項,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9個,國家精品課程5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3門;獲批省部、市區級科研平臺56個,獲省、市級獎勵61項,近五年科研到賬經費5.73億元,年均1.15億元,科研經費總量位居全省高校前17名。師資力量雄厚。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41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比51.14%,其中正高級教師177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研修經歷的教師占比26%。現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415人次,其中國家“”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3名、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3名、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全國技術能手1名、珠江學者6名、廣東省特支計劃教學名師4名、省級教學名師8名、省級技術能手5名、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1個;柔性引進諾貝爾獎團隊1個、和杰青團隊3個。學校擁有教育部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引進美國霍夫曼諾獎團隊等一批重量級團隊,成立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國職業教育研究院、社會與經濟發展研究院等高端平臺,為珠三角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學校一直把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以培養適應智能時代需要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瞄準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緊貼深圳四大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布局專業,打造品牌專業,與華為、ARM、阿里巴巴、平安、比亞迪、裕同、天健等一流企業緊密合作,共建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ARM智能硬件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裕同數字圖文學院、天健建工學院等12所特色產業學院,校企共同制定專業標準、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師資團隊、共同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一流企業中成就自身一流。開設專業文化課程,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文化育人。學校已累計培養14.2萬余名全日制專科畢業生,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多項人才培養質量指標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其中,240人獲CCIE證書,33人獲RHCA證書,57人獲OCM證書,258人獲HCIE證書,22人獲RHCE證書。學校堅持以“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研導向,重視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以及行業企業合作,組建成立了應用技術研究院、文化創意產品研究院、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等三大性研發平臺。學校探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五維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為引領,打造深圳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全球技術技能人才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以及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培養的成長搖籃。通過系統設計、科學構建,協同推進從啟蒙教育、預科教育、專門教育到指導創辦企業的進階式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搭建“四會兩賽三聯盟”雙創交流平臺和“創新型社團—創客中心—學生創意創業園”雙創實踐平臺,逐步完善跨界融合、產品試制、創業孵化、創業投資的雙創服務體系,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近年來獲評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廣東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深圳首批十大創新創業基地等。學校重視社會服務,發揮品牌優勢,致力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做好高水平師資培訓,打造世界級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做好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及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需要;聯合社區街道組建社區學院、特色學院,開展針對社區居民的健康、養老、旅游等培訓項目,服務好地方社會發展需要;以辦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輸出為主要內容,構建“理念—教學—師資—管理”四位一體的精準幫扶體系,服務好對口支援地區和院校的發展。全年重點對口幫扶12所職業院校,累計對口支援西藏、新疆、貴州等地12個省、自治區的200余所職業院校。組建西麗社區學院、大鵬旅游學院等社區學院,與社區共同培養技能人才,打造開放辦學、產教融合的“職教特區”;選派核心團隊建設管理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開創了特區與老區攜手共同發展職業教育的典范。學校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國際化辦學步伐,充分利用區域與自身優勢,深化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建校以來,已累計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167所高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及新西蘭、馬來西亞、保加利亞、土耳其、波蘭、匈牙利、緬甸、老撾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方在學生交換、課程合作、科研合作、短期研修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形式多樣的教師和學生國際交流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開辦了國際商務(中澳)、金融管理(中澳)、物流管理(中美)和軟件技術(中美)5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合辦電氣服務工程高級文憑合作課程,畢業生獲得深港兩地畢業資格,并成為首批獲得招收海外留學生資質的高職院校和首個獲批面向港澳臺自主招生的高職院校。學校還聯合中興、招商港口等一批世界一流企業“走出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應用技術大學設立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心,推動馬來西亞全國各類職業院校全面對接深職院標準。依托在保加利亞成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心,輸出學校專業標準。應邀為柬埔寨、蒙古等國家職業教育代表團舉行專題培訓班,輸出職業教育經驗。加強與職業教育國際組織的合作,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職教全球聯系中心之一,獲批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教育計劃亞非研究與培訓中心。在提高學校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同時,為推動中國職業教育與語言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辦學成績顯著。2001年首家通過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基地優秀評估,2009年通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驗收,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首批國家級示范校。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中國十大最具就業力高職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中國十大創新型高職院校”、“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廣東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深圳市創新創業基地”等榮譽稱號。(數據截至時間2021年6月30日)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重點特色專業有市場營銷、商務日語、大數據與會計、食品生物技術、智能交通技術運用、風景園林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游戲藝術設計、國際商務、數字圖文信息處理技術、軟件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智能物流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商務英語、機電一體化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建筑設計、港口與航運管理、現代通信技術、社區管理與服務、機械設計與制造、廣播影視節目制作、計算機應用技術、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計算機網絡技術、產品藝術設計、工程造價、藥學、護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深職院第一批省品牌專業 | 16 | 市場營銷、商務日語、大數據與會計、食品生物技術、智能交通技術運用、風景園林設計、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游戲藝術設計、國際商務、數字圖文信息處理技術、軟件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智能物流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商務英語 |
2 | 深職院新增第三批省品牌專業 | 5 | 機電一體化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建筑設計、港口與航運管理、現代通信技術 |
3 | 深職院在建廣東省一流院校高水平建設專業 | 12 | 社區管理與服務、機械設計與制造、數字圖文信息處理技術、廣播影視節目制作、計算機應用技術、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計算機網絡技術、產品藝術設計、工程造價、藥學、護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6 | 現代通信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大數據與會計、金融科技應用、精細化工技術、藥學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專業有汽車電子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交通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建筑消防技術、風景園林設計、建筑設計、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動漫設計、游戲藝術設計、動漫制作技術、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國際商務、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應用法語、應用德語、應用外語(韓語方向)、應用外語(西班牙語方向)、應用外語(阿拉伯語方向)、應用外語(俄語方向)、眼視光技術、助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傳播與策劃、數字圖文信息處理技術、數字出版、包裝策劃與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首飾設計與工藝、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工商企業管理、港口與航運管理、現代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市場營銷、旅游管理、金融科技應用、金融服務與管理(中澳合作)、法律事務、大數據與會計、社區管理與服務、電氣自動化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學前教育、音樂表演、文化創意與策劃、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云計算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用、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中美合作)、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方向)、食品檢驗檢測技術、藥學、材料工程技術(新材料應用技術專業方向)、精細化工技術、分析檢驗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給排水工程技術、現代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汽車與交通學院 | 汽車電子技術 | 專科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 專科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專科 | |
智能交通技術 | 專科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專科 | |
建筑與環境工程學院 |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 專科 |
建筑消防技術 | 專科 | |
風景園林設計 | 專科 | |
建筑設計 | 專科 | |
建設工程管理 | 專科 | |
工程造價 | 專科 | |
數字創意與動畫學院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專科 |
動漫設計 | 專科 | |
游戲藝術設計 | 專科 | |
動漫制作技術 | 專科 | |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 | 專科 | |
商務外語學院 | 國際商務 | 專科 |
商務英語 | 專科 | |
商務日語 | 專科 | |
應用法語 | 專科 | |
應用德語 | 專科 | |
應用外語(韓語方向) | 專科 | |
應用外語(西班牙語方向) | 專科 | |
應用外語(阿拉伯語方向) | 專科 | |
應用外語(俄語方向) | 專科 | |
醫學技術與護理學院 | 眼視光技術 | 專科 |
助產 | 專科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專科 | |
護理 | 專科 | |
康復治療技術 | 專科 | |
口腔醫學 | 專科 | |
口腔醫學技術 | 專科 | |
傳播工程學院 | 傳播與策劃 | 專科 |
數字圖文信息處理技術 | 專科 | |
數字出版 | 專科 | |
包裝策劃與設計 | 專科 | |
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專科 |
產品藝術設計 | 專科 | |
工藝美術品設計 | 專科 | |
首飾設計與工藝 | 專科 | |
環境藝術設計 | 專科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專科 | |
管理學院 | 工商企業管理 | 專科 |
港口與航運管理 | 專科 | |
現代物流管理 | 專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專科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專科 | |
市場營銷 | 專科 | |
旅游管理 | 專科 | |
經濟學院 | 金融科技應用 | 專科 |
金融服務與管理(中澳合作) | 專科 | |
法律事務 | 專科 | |
大數據與會計 | 專科 | |
社區管理與服務 | 專科 | |
機電工程學院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專科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專科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本科 | |
機械設計與制造 | 專科 | |
機械設計與制造 | 本科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專科 | |
智能控制技術 | 專科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專科 | |
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 學前教育 | 專科 |
音樂表演 | 專科 | |
文化創意與策劃 | 專科 | |
人工智能學院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 專科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專科 | |
大數據技術 | 專科 |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專科 | |
區塊鏈技術應用 | 專科 | |
軟件技術 | 專科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專科 | |
軟件技術(中美合作) | 專科 | |
食品藥品學院 | 食品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及應用方向) | 專科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專科 | |
藥學 | 專科 | |
材料與環境工程學院 | 材料工程技術(新材料應用技術專業方向) | 專科 |
精細化工技術 | 專科 | |
分析檢驗技術 | 專科 | |
環境工程技術 | 專科 | |
給排水工程技術 | 專科 | |
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 現代通信技術 | 專科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專科 |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本科 |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專科 |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專科 | |
集成電路技術 | 專科 | |
移動互聯應用技術 | 專科 |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專科 |
廣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30中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惠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佛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