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政府的公辦專科學校。根據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不是本科,屬于專科高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73年的廣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和創辦于1976年的廣州市體工隊,1996年更名為廣州市偉倫體育運動學校。200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廣州市政府舉辦的全國首家省會城市、全日制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以“培養為國爭光的高水平競。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73年的廣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和創辦于1976年的廣州市體工隊,1996年更名為廣州市偉倫體育運動學校。200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廣州市政府舉辦的全國首家省會城市、全日制高等體育職業院校——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以“培養為國爭光的高水平競技體育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體育人才”為辦學目標,堅持競技體育與高職教育融合發展,形成“人才強校、金牌榮校、文化興校”的辦學理念,確立“崇德、善搏、求實、勤學”的校訓,明確“立足廣州、面向全國、輻射海內外,打造拔尖運動員孵化哺育基地、優秀體育人才終身教育園區和體育多元文化交流平臺”的辦學定位,實施“校隊合一”的辦學體制,凝煉“體教融合、學訓一體”的辦學特色。 學院于2010年1月通過教育部“國家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9年底通過驗收,成為廣東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是目前全國20所體育職業院校中僅有的兩所省級示范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由省會城市舉辦的體育院校,是全國首批國家綜合體育訓練基地之一,連續4個周期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學院構建了貫穿小學、初中、高中、高職4個學段的“十四年一貫制”人才培養體系,在全國獨樹一幟,得到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省教育廳肯定,《“校隊合一”、“六個環節”優秀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是目前全國體職院校唯一獲得的最高獎項。 學院位于廣州市東北面,毗鄰天河高校區。目前占地面積約271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7.9萬平方米,擁有全國一流、亞洲領先的訓練實訓場館和設施,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圖書館、學生公寓、綜合餐廳等,并設有實訓、科研、醫務等配套機構和設施,全方位滿足教學訓練和生活的需要。現設有9個管理機構、6個教學機構、8個教輔機構、1個附屬機構以及14個項目運動隊,在讀高職、中職和運動員近4000人。學院擁有一支由專任教師與專項教練員組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加強“雙師”隊伍建設,現有高級職稱97人、中級職稱146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以上146人,本科學歷277人。 學院堅持體教融合,培養拔尖競技體育人才。先后培養了楊維、張潔雯、楊景輝、楊伊琳、雷聲、張雁全、陳艾森、劉詩雯、樊振東、全紅嬋等10名奧運冠軍,謝杏芳、劉婷婷等40名世界冠軍,獲得世界冠軍133人次,向上級運動隊輸送運動員1100多人,享有“冠軍搖籃”的美譽。獲得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先進集體,全國業余訓練先進單位,廣州市集體二等功,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學院不斷推動競技體育和職業體育人才培養雙翼齊飛,培養的人才榮獲2019年世界軍運會9枚金牌,樊振東、郭子愿榮立個人一等功。 學院推動協同創新,加快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現有體育運動系、體育產業系、體育保健與康復系共3系12個專業,其中省級重點專業4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1個;現有3個體育特色專業群,運動訓練專業群立項省級高水平專業群;成立了廣州體育職業教育聯盟,構建校政行企協同育人平臺;積極拓展“專升本”辦學渠道,與廣州體育學院合作開展運動訓練專業“三二分段專升本應用型人才培養項目”。通過構建“學訓交替、技術引領”“課堂+俱樂部”“系所一體、學工結合”“校企聯動、崗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生職場競爭力居全省前列,體育生招生成績、高職本科三二分段招生最低錄取分均位居全省第一。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達96%以上,學生自主創業比例連續4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最受歡迎的高職院校畢業生源之一。 學院服務區域發展,拓寬國際合作辦學與交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堅持開放辦學,廣聚國(境)內外優質體育教育資源,實施“一系一國際合作項目”,體育產業系與芬蘭哈格-赫利爾應用科技大學合作開辦全國體職院首個國際合作辦學項目“體育運營與管理專業-體育與休閑管理方向”,體育運動系與西班牙埃爾切大學建立合作,體育保健與康復系和美國春田大學共建體育康復醫院。學院積極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開展友好交流,為國內外體育院校、體育團體、機構及青少年運動員提供訓練競賽、醫療康復、餐飲住宿等一體化服務。2017年承辦由倡導的金磚五國運動會武術比賽,長期與韓國忠北體育高中開展運動員、教練員交流項目,被列入廣州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學院凝煉冠軍文化,培育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以“頑強拼搏、團結協作、超越自我、愛國奉獻”為內核,弘揚“冠軍精神”,加強“冠軍講壇”、“冠軍林”、校史館、國旗護衛隊等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堅持文化育人,深化愛國主義情懷、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文化特色為一體的“冠軍文化”內涵,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將專業培養與企業文化、體育文化相融合,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體育文化傳承與創新。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邁向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十四五”發展的新階段,學院將全力以赴打造國內領先的高水平運動訓練基地,保持競技體育全省領先、全國列前、國際大賽金牌榜上有位;努力建設國內一流體育高職院校,勇當全國體育職業教育的排頭兵,推動體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流學校、冠軍搖籃”,為廣州建設世界體育名城,推動體育強國、教育強國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更新日期:2021年9月3日
A類36所 |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四川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
B類6所 | |||
東北大學 | 鄭州大學 | 湖南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 新疆大學 |
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自定)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自定)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自定)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大連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 |
東北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自定)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
同濟大學 |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統計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學 |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東南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
廈門大學 |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自定)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數學、化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鄭州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自定)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自定)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自定)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西北大學 | 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廣東排名前十的大學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具體名單參考以下表格。一、廣東排名前十的大學廣東省排名公辦大學全國排名TOP.1中山大學15TOP.2華南理工大學24TOP.3暨南大學39TOP.4華南農業大學54TOP.5深圳大學56TOP.6華南師范大學57TOP.7南方科技大學83TOP....查看更多
廣東省前十的大學名單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暨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一、廣東省大學排名一覽表省內排名全國排名學校名稱111中山大學226華南理工大學333南方科技大學4醫4南方醫科大學550暨南大學6合作1香港中文大學(深圳)768深圳大學879華南師范大學993華南農業大學1097廣州大學11101廣東工業大學...查看更多
廣東師范類大學有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嶺南師范學院、韓山師范學院等,具體名單請參考以下表格。一、2023年廣東有哪些師范類大學排名排名學校名稱類型級別性質辦學層次1華南師范大學師范本科公辦211,一流學科建設,省重點2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師范本科公辦省屬4嶺南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5韓山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排名學校名稱類型級別性質辦學...查看更多
2023年廣東二本大學排名靠前的大學有:東莞理工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五邑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藥科大學、惠州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醫科大學、韶關學院等,具體完整名單見下表。一、廣東二本大學排名院校類型全國排名省內排名性質層次所在地東莞理工學院理工14945公辦省重點廣東省 東莞市廣東海洋大學農林29446公辦省重點廣東省 湛江市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師范29947公辦省屬廣東省...查看更多
廣東所有本科大學名單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具體完整名單見下表。一、廣東本科大學排名學校名稱排名省市類型錄取批次中山大學9廣東綜合本科批華南理工大學26廣東理工本科批暨南大學45廣東綜合本科批華南師范大學56廣東師范本科批華南農業大學68廣東農林本科批深圳大學79廣東...查看更多
廣東省共有160所大學,其中本科學校有67所,專科學校有93所,在最新2022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中山大學全國排名第15名,雄居2022廣東省大學排名第一。華南理工大學(第24名)居第2,暨南大學(第39名)列第3。一、廣東省大學排名廣東省公辦大學排名一覽表全國排名學校名稱星級排名辦學層次15中山大學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24華南理工大學6★世界高水平大學39暨南大學5★中國一流大學54華南農業...查看更多
廣東省大學排名前十的名單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暨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一、2023廣東省大學排名市內排名全國排名學校名稱112中山大學225華南理工大學335南方科技大學447暨南大學5合作1(62)香港中文大學(深圳)668深圳大學7醫7(75)南方醫科大學878華南師范大學990華南農業大學1091廣州大學...查看更多
廣東最差二本大學名單有廣州工商學院、廣東理工學院、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等,具體名單請參考以下表格。一、廣東最差的二本大學有哪些排名學校名稱所在城市批次投檔分1廣東警官學院廣州本科批4902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佛山本科批488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州本科批4874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州本科批4815廣東醫科大學湛江本科批4725廣東藥科大學廣州本科批4727仲愷農...查看更多
廣東師范大學名單有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嶺南師范學院、韓山師范學院等。一、廣東師范類大學名單及排名排名學校名稱類型級別性質辦學層次1華南師范大學師范本科公辦211,一流學科建設,省重點2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3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師范本科公辦省屬4嶺南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5韓山師范學院師范本科公辦省屬排名學校名稱類型級別性質辦學層次1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師...查看更多
廣東省內的大學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一、廣東的大學排名全國排名學校名稱星級排名辦學層次15中山大學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24華南理工大學6★世界高水平大學39暨南大學5★中國一流大學54華南農業大學5★中國一流大學56深圳大學5★中國一流大學57華南師范大學5★中國一流...查看更多
廣東二本大學名單有東莞理工學院、廣東海洋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五邑大學、惠州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醫科大學、嶺南師范學院等,具體名單參考以下表格。一、廣東二本大學排名全國排名學校名稱星級排名辦學層次149東莞理工學院3★區域一流大學293廣東海洋大學3★區域一流大學301佛山科學技術學院2★區域高水平大學306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區域高水平大學334五邑大學2★區域高水平大學...查看更多
廣東省最好的二本大學東莞理工學院排名第一,是廣東省最好的二本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列第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居第三,具體的排名情況如下:一、廣東省最好的二本大學前10名廣東省公辦二本大學(歷史類)1、廣東警官學院—類型:政法類;地區:廣州市2、嶺南師范學院—類型:師范類;地區:湛江市3、惠州學院—類型:綜合類;地區:惠州市4、廣東海洋大學—類型:綜合類;地區:湛江市5、韓山師范學院—類型:師范類;地區:...查看更多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2 | 運動訓練、社會體育 |
廣東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30中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33惠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佛山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