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觀后感大全 > 正文

大學生改革開放40周年觀后感(兩篇)

更新:2023-09-17 23:14:48 高考升學網

改革開放40周年觀后感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年。這40年中,國家在黨的領導和全體人民的努力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第一,在這40年中,整個人類的歷史正在發生著十分顯著的變化。《未來簡史》的作者這樣描述人類進入21世紀以后取得的成就“我們靠創造出越來越好的工具與昔日諸神競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甚至可能創造出超人類,不止在工具上遠勝過昔日諸神,就連身體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們可以觀察到曾經在20世紀困擾著全人類的三大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已經基本解決,人類目前的中心議題已經轉為挑戰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為側重于人類基本生存問題以上的內容。

第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面臨的挑戰、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書寫了新的篇章。正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地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在這40年中,黨和國家大力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依靠其進步不斷帶動基礎設施完善、促進社會整體經濟文化事業發展。僅僅從城市公共交通這一個方面分析我國的發展:一方面,從數據角度來看,2016年我國公共交通車輛運營數達538842輛,運營線路總長度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運總量為8441316萬人次。另一方面,從日常生活實際體驗來看,我們也可以深刻體會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飛速發展。以國家大力支持的高鐵事業為例,其不僅促進了交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在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和貫徹我國走出去戰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高鐵的發展促進了交通事業的發展,對于居民交通體驗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鐵的高速特征為各地區之間的來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車乘坐時間較長的缺陷。第二,高鐵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達性水平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區域經濟平衡,這顯著影響了中國區域經濟的空間格局。由于高鐵的自身的高速特點帶來的能夠快速實現資源流動的優勢,大量相關資源向高鐵沿線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礎上以規模經濟為初始表現進一步產生以點帶軸、以軸帶面的擴散效應。從長遠來看,這種擴散效應以及相應的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必然會促進相對落后地區經濟區位條件的改善,從而形成更大空間范圍內的分工協作系統、逐步扭轉中國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狀態。第三,伴隨著高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高速鐵路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名片和中國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國的高鐵大國地位無可置疑。至2015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了1.9萬公里。目前,高鐵已經成為“走出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國對外展現科技發展水平、提高國際地位及提升人民對于國家的自豪感方面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40年中,黨和國家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的同時重點關注人民的獲得感,多方面、多角度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奮進。首先,我國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有著顯著的提升。一方面,從數據角度來看,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43585.5億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23821元,同比增長8.4%;另一方面,從生活實際體驗來看,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明顯有了提升。例如,互聯網以及電子支付的發展讓出門不帶錢包就可以進行支付成為可能。其次,黨和國家積極促進地區之間均衡發展。例如,最近幾年我國農村地區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體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充分反映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趨勢。以2016年數據為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8%,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達到了8.2%。最后,黨和國家將提升人民整體生活水平與扶貧工作有效結合。目前我國貧困人口數目正在逐步減少,2016年全國9個省區市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申請28個貧困縣退出。相信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即“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夠成為現實。

到目前為止,經過40年的艱苦奮斗與不懈努力,社會總體建設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性的提高。正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進入,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偉大旗幟;意味著、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而談及這40年間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關鍵性的因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同時他也在黨的十九大上這樣說道:“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價值取向是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時黨的獨特優勢即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密切群眾聯系的優勢也決定了只有黨能夠擔當起領導改革開放的歷史重任。

中國的成功實踐證明改革開放的領導核心和推動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在這40年中,黨積極推動中央改革與地方政府創新相結合。在中央層面,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以江澤民的黨中央、以胡錦濤的黨中央、以的黨中央,不斷開創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推動改革開放適應不同時期的形勢;在地方層面,廣大黨員積極貫徹中央層面的政策措施,推動改革開放的進行。正是中央與地方力量的有機結合,才推動了改革開放取得成功、推動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當然,在這40年中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在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仍然需要繼續奮進。根據彭文生的觀點,以前我國能夠實現迅速發展離不開制度變革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的因素,而目前伴隨著社會總體外部需求疲軟以及內在需求供給潛力放緩,總體來看我國面臨著經濟增長趨勢性放緩、收入分配失衡以及高儲蓄率、房地產泡沫和信用擴張的復雜情況,需要依靠轉型的政策路徑促進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我想,作為當代大學生,在國家面臨著重要發展機遇的時刻,我們應該積極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正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相信在黨的領導、人民的努力下,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好的發展!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觀后感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2017年9月,中國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說,2018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風從小崗起,潮自深圳來。

一個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一段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轉眼已經40年。桑田滄海,地覆天翻。

從經濟瀕臨崩潰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溫飽都成問題到全民奮力奔小康,從封閉半封閉到“我家大門常打開”……多少次,于無路可走中闖出新路;多少回,在無處可退時逆襲而進。“歷史終結論”早已終結,“中國崩潰論”亦已崩潰,中國改革開放的列車一路高歌,一往無前。

世人皆驚嘆,中國40年脫胎換骨、舊貌換新顏,是怎么做到的?

靠的就是“奮斗”二字。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解放了大腦,放開了手腳,在大踏步追趕時代的時間長廊里,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頑強拼搏、接力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發展奇跡”,用奮斗為改革開放打下最堅實的路基,作了最美的注腳。

在時代的大坐標上,我們清楚地看到,夢想與奮斗的激情碰撞。小崗破冰,深圳試水,海南弄潮,浦東逐浪,雄安揚波……改革開放中一次次舉旗定向,一次次探索突破,都充滿了智慧與變革;第一個個體戶,第一批農村萬元戶,第一批小商品市場,第一家互聯網企業……改革開放中一次次“摸石頭”,一次次“吃螃蟹”,都體現著勇氣與創新。為了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了把逝去的時光奪回來,全民族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得到了極大的激發與釋放。

40年風雨無阻,40年日新月異。太多的嘗試和探索、太多的艱辛與堅守,寫不完的崢嶸、說不盡的感動。我們用40年的時間實現了別人數百年時間完成的發展歷程,沒有一種敢闖敢干、摸爬滾打、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的奮斗精神,沒有一種萬眾一心、擼起袖子、卷起褲腿的實干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

白駒過隙,日月穿梭。當歷史大潮沖過的門檻,我們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改革開放傳奇將如何續寫?

唯有“奮斗”二字。

今日中國,正行進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我們具備了許多過去難以想象的良好發展條件,但也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夢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要創造新的歷史,要跨過一切艱難險阻把藍圖變為現實,唯有繼續奮斗。

改革開放行至深處,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以奮斗凝聚共識、積聚力量。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面對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的弊端、利益固化的藩籬等阻礙改革開放步伐的“絆腳石”,我們要敢字當頭,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要干字為先,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奮斗中找到解決矛盾的新辦法、新鑰匙,凝聚起最為廣泛的改革力量。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回首40年,奮斗是不變的旋律。這是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也是最值得稱頌的狀態。這種狀態屬于你,屬于我,屬于每一個中國人。這種奮斗的精神內核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精神之中。

2018年12月18日,人民大會堂里隆重的慶祝,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宣誓,代表著整個國家和民族對改革開放的態度。這種態度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為人民不懈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切實把奮斗精神貫徹到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全過程,形成競相奮斗、團結奮斗的生動局面。

迎著的朝陽,奮斗的出征號令再次奏響,從天安門上空漫延開來,響徹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堅信,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精誠團結、共同奮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

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

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

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最新国产午夜福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