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時,我們山海天實驗小學教干教師齊聚一堂,認真觀看了改革開放40周年慶祝大會。通過觀看大會盛況,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給我們中國的巨大變化。同時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杰出貢獻的革命前輩們表示深深地敬意。作為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我感受頗多。
中國的發展具有非凡的復雜性、非凡的艱巨性、特有的長期性,來不得半點虛幻、浪漫。唯有腳踏實地、耐心謹慎地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不斷發展。
1978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的探索。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探索,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中國奇跡、世界奇跡。什么是最寶貴的?自己的經驗是最寶貴的。自己的經驗是什么?就是鄧小平理論,就是。總結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驗,即是對我們創造的的一次總結,也是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和現代化進程,不斷將改革推向前進的歷史要求。
在人類改造自然、不斷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生產關系、上層建筑也在不斷地改造和發展。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包括各種制度的存在和價值,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是服務于生產力發展的。只要存在發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發展方式,是上層建筑的發展方式。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標準就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長期發展、長期穩定。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是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四十年來,我們在世界這個汪洋大海中,沿著中國航線,駕駛著我們這艘不斷成長的“中國號”巨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發展無止境,改革無止境。時勢不容我們畏首不前。中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需要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力量。作為的人民教師,我將用自己的汗水澆灌祖國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培養祖國的未來,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壯麗的篇章!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