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9日,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舉行了歷史性會晤,為兩岸同胞抓住機遇、攜手合作、開創未來,實現兩岸共同繁榮創造了新的機遇。
中國的發展有了更大的格局。2007年經濟總量躍升到世界第四位,并且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
【胡錦濤同期聲】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形成了,,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解說】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總體布局,對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做出全面部署。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之外加入了社會建設,“三位一體”增加為“四位一體”。
在十七大報告中,把“又快又好”調整為“又好又快”,把“增長方式”修改為“發展方式”。一詞之差,兩種境界,中國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從容。
【解說】轉變方式,又好又快,科技水平決定經濟水平。
2012年6月,繼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之后,神舟九號又搭載三名航天員奔赴太空,與“天宮一號”再次完美對接。浩渺蒼穹,見證了中華民族叩問天宇的新高度。
神舟上天,蛟龍入海。
這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發展戰略結出的碩果。
2003年12月和2010年5月,中央兩次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人才強國成為國家戰略。
【解說】轉變方式,又好又快,統籌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
2008年10月召開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規定,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方針。
在這一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均享受到了“兩免一補”政策,之后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又成了一項覆蓋城鄉的普惠制度,發展理念之變透過公共財政滋潤到一個更為和諧的社會之中。
【解說】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鄭重地擺放著一本日記,這是四川省青川縣石壩鄉黨委書記舒云記下的地震日記,它將人們帶回到那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巨大的能量撕裂了中國的西南大地,8.0級特大地震突然爆發,突發的災難震驚了全國。
地震發生后,胡錦濤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盡快搶救傷員,確保災區人民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