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觀后感大全 > 正文

大學生觀看長津湖觀后感1500字范文(四篇)

更新:2023-09-18 06:03:05 高考升學網

長津湖電影觀后感1500字1

電影《長津湖》以血戰長津湖為視角,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志愿軍以鋼少氣多力克武器裝備先進鋼多氣少的美軍,扭轉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勝利的轉折點。致敬英雄,不忘歷史,奮起當下,反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就是保家衛國。1950年10月1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威脅新生的共和國的安全。毛主席發出號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為了現在,百廢待興,我們不想打;但為了將來,國家幾十年、一百年的和平發展,不得不打”。“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尊嚴只能在戰場取得”。我們愛好和平,也誓死以生命守衛和平。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守衛新生的共和國安全,保家衛國,守護人民,是抗美援朝的核心。戰士梅生的話說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的心聲: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讓他們不再打仗。保家衛國,守衛家鄉,保護人民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核心。他們毅然決然奔赴戰場,就是為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生活在和平、沒有戰爭的年代。我們今天緬懷英烈,弘揚抗美援朝精神,不忘前輩熱血犧牲守衛的和平,珍惜今日之幸福,扛起民族復興之大業。

戰爭最后取得勝利,靠的就是志愿軍戰士保家衛國的必勝信念。

大學生觀看長津湖觀后感1500字范文(四篇)

二、不懼犧牲,以青春無悔換山河無恙。

熱血灑疆場,英雄氣長存。國家危亡之際,無數人民子弟兵奔赴前線,他們當中有人凍死在零下四十度的異國他鄉,犧牲時仍保持戰斗的姿勢;有不懼犧牲,主動請纓上前線的戰士,毛岸英上前線時說“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更有走到距離敵人十步的距離,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戰士。有的人犧牲,是為了更多人活著。志愿軍以小米加步槍戰勝武器裝備先進的美軍,靠的更是不懼犧牲的英烈精神。更讓我感動的是,雷睢生開車帶著信號彈,以一人的犧牲引開敵機的轟炸換來更多戰士的生存,以必死的信念守衛和平。

電影中三次說到雞蛋,戰士伍千里(吳京飾演)對新兵伍萬里(易烊千璽飾演)說:“一個雞蛋從外面破裂,是食物;從里面自己啄開,沒準就是只鷹”。雞蛋的意象出現三次,從雞蛋到雄鷹,象征伍萬里從一名新兵到戰士的蛻變和新生。志在藍天,必做雄鷹。雄鷹也象征著歷經磨難,不懼犧牲后的新生,象征新生共和國歷經抗美援朝戰役的成長與新生。

十九萬七千多名志愿軍戰士犧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留下姓名,有的人將生命永遠留在異國他鄉,但我們五十年、一百年,不論過去多少年,我們永遠記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英雄”,以生命熱血書寫英雄本色,以犧牲信念換來家國和平。紅色是共和國的顏色,這顏色是英雄的鮮血染成的。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

三、人道主義精神。

抗美援朝,以正義之師,行人道主義精神,守衛和平。我們愛好和平,誓死捍衛和平。戰爭中閃耀人性的光輝。

電影中有兩個場景讓我感動。一個畫面是,伍千里和伍萬里沖進美軍指揮部,敵軍將領中彈倒地,伍萬里舉槍準備射擊,說“我再打八個敵人,就打夠二十個了,就能成英雄了”。吳京飾演的伍千里阻止弟弟不要對即將死亡的敵軍將領開槍,“有些槍必須開,有些槍可以不開”。戰爭中閃耀人性的光輝,人道主義的精神,對生命的尊重。

另一個畫面是,美軍將領看到志愿軍戰士凍死在冰雪中,依然保持沖鋒的姿勢,敬以軍禮,“面對如此決心的人,我們不可能戰勝”,這是軍人對軍人的尊重。

但愿和平永存世間。戰是為了不再有戰爭,犧牲是為守衛和平。

長津湖電影觀后感1500字2

昨晚看了一場中國耗資2億美金制作的電影《長津湖》,觀影結束,走出影院,外面萬家燈火,高樓林立,熱鬧非凡。長津湖之戰,奠定了中國在遠東乃至世界的地位,中國人是真的站了起來,而不是簡單地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一聲站起來了。

這部影片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可以說是新中國打得最為艱難的一場戰爭,無數勇士為了保家衛國前赴后繼,歷經兩年多成功地將裝備優良的“聯合國軍”趕回了38線。在這場戰爭中,涌現了眾多的英雄人物,長津湖之戰尤為壯烈,他們用普通的鋼鐵之軀,做出了堪比超人的事!其中最高的榮譽要屬特級戰斗英雄,整個抗美援朝只有兩人被授予這個稱號,一是黃繼光,一是楊根思。電影《長津湖》楊根思筆記本上記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深深地震撼了我。歐豪飾演的是新中國第一個特等戰斗英雄楊根思。楊根思率領一個連的部隊,硬生生阻擋了美軍大半個特戰師一天一夜。最后,楊根思還選擇了和敵人同歸于盡。三不相信,正是楊根思的人生格言,也是抗美援朝戰士們的生動寫照。

面對敵人飛機群的密集攻擊,面對敵人坦克大炮的輪番轟炸,志愿軍戰士們毫不畏懼,奮勇向前。無數的人在槍林彈雨中、在掀天炮火中倒下,又有無數人頂上去……

雷公為了引開轟炸機群,保護戰友們,駕車載著標志彈在炮火中往前沖,生生把自己變成了活靶子。無數的敵機追著他打,無數的炸彈在他身邊爆炸,他一直往前沖。到最后,他被炸翻摔落在地,又被汽車重重砸下來……

志愿軍戰士們召必回,戰能勝,舍生忘死,無怨無悔。他們在零下40度的低溫環境中,或長時間隱蔽,或夜間急行軍。餓了,只能啃凍得像石頭一樣的土豆;渴了,只能吃山林間的厚厚積雪……

美軍陸戰一師是王牌中的王牌軍隊,組建160年,身經百戰,裝備精良,敢打硬仗,戰功顯赫,是美軍成立最久,最強大的一個部隊,沒有之一。

在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上,其士兵用手握住手榴彈伸進日軍碉堡內,防止手榴彈被推出,可見其作戰之勇猛,實力之強悍。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陸戰一師也是第一個沖上仁川,第一個攻入漢城,后面又試圖穿插到長津湖西線實施戰略包抄的主力部隊。

再來看看當時的裝備指數。

陸戰一師:坦克139輛,汽車3800輛,榴彈炮432門,還不算天上的偵察機和轟炸機,和吃不完的罐頭和雞腿。

第9兵團:坦克沒有,飛機沒有,75㎜山炮12門,汽車45輛,棉衣沒有,最重的火力是手榴彈,啃一個土豆能打三仗。

差距雖大,但是我們機動靈活,英勇頑強,意志堅決。時任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指揮20軍、27軍晝伏夜出躲過敵機偵察,把進入長津湖包抄的美軍陸戰一師和步兵七師切成5段,分別包圍在柳譚里、新興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等地。

面對突然冒出來的10萬志愿軍,美軍大驚失色,節節潰敗。

面對困難,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硬是把敵人打到談判桌上,從而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現在我們遇到的困難,比起長津湖中的困難,簡直不值一提,比如上月省委巡視回頭看、國家調研經常加班加點、熬夜,覺得非常艱難,但是與此相比,何難之有?在今后的各項工作中,要時刻記住楊根思說的這句話,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如果你覺得工作、生活、學習、愛情、事業等方面有不如意處,請看看《長津湖》!

長津湖電影觀后感1500字3

昨晚與學生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史詩般的影片,感觸頗深。這場規模宏大的戰役真實、客觀的再現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戰爭史實。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這場出征對新中國來說是首次出境作戰,但卻并非是中國人第一次入朝作戰。縱觀中國歷史,能夠基本實現統一的朝代大都會在朝鮮半島打一仗,但這一次的出境作戰卻那么地特殊,不論是毛澤東還是任何中國領導人事前大概都不會想到,新中國剛剛建立便要經受如此嚴峻的考驗。當時的中國軍隊從未有出境作戰的經驗,更遑論需要面對的對手是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這幾乎意味著要同大半個世界進行戰斗!即便如此,中國人民志愿軍還是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出發了,雖然在當時人的眼中,這歌聲更帶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

六十三年轉瞬即逝,人們對朝鮮戰爭的了解也與日俱增。松骨峰戰斗、上甘嶺戰役等等都因各種文學或影視作品而為人所熟知,但論艱苦殘酷,論敵人之強大絲毫不在它們之下的長津湖之戰卻鮮為人知。如今這個遺憾終于被《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戰長津湖》所彌補,它將六十三年前那場超越人類想象的殘酷戰役展現在了所有讀者的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長津湖發源于長津江,是朝鮮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在這里作戰的志愿軍第九兵團是當時中國預備解放臺灣的王牌部隊之一。這樣一支擁有超強戰斗力的部隊,卻在戰役準備階段就遭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后勤混亂。從戰役準備階段,到入朝作戰都可以說極不充分。對此書中是這樣形容的,“在1950年這個朝鮮50年間氣溫最低的冬天,9兵團每個班十多人只有一兩床棉被,夜間,戰士們將這一兩床棉被攤在雪地上,十多個人擠在棉被上互相摟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攝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凍傷800人。”以至于在這個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天氣中,很多戰士還未投入戰斗就被活活凍死。這樣的極限嚴寒對于他們的對手--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來說同樣印象深刻,書中引用的美軍士兵回憶錄形容道:“我們所到之處,冰天雪地,平均氣溫在零下20多華氏度。盡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擋不住刺骨的寒風。直到今天,每當我回憶韓戰,總是想到那寒風刺骨的冬天。”但美軍畢竟是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軍隊,當志愿軍連吃個土豆都必須用腋窩暖化之后一層層地硬啃之時,美軍卻可以在感恩節肆意地吃火雞大餐。這樣后勤上的巨大差距換了其他任何一支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

哲學家薩特曾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由此可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撐和力量源泉。一旦懷抱信仰,相信未來,就會無所畏懼,創造奇跡。因此,擁有堅強信仰的志愿軍創造了在幾乎沒有補給、嚴格進行隱蔽偽裝的情況下,在極寒的嚴酷境地中,連續行軍10天、平均日行軍30公里的偉大奇跡。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后來更為慘烈的戰斗中讓世界震驚!

相對于志愿軍,美國軍隊的戰斗力往往被誤認為是現代化的科技和武器所帶來的,他們的自身的戰斗力似乎不值一提,不過是一些少爺兵,怕死且膽小罷了。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在書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支與以往宣傳中截然不同的美國軍隊,在戰斗中,美軍與志愿軍一樣,都有著不顧一切的決心,令人難以置信的勇氣。他們陷入重圍卻并不慌亂,雖然在撤退卻井井有條。他們的殿后部隊盡職盡責的擋住了志愿軍的追兵,摧毀了自己認為重要的軍事物資,他們的開路部隊按照命令,對每一個陣地發起兇猛的沖鋒。在一條橋邊,志愿軍舍生忘死兩次炸掉了這座橋,但都被美軍修好。但沒成想,神一般的志愿軍敵后偵察兵第三次炸毀了這座橋,這次連橋基都沒給美國人留下。可美國空軍居然從日本調來8套每套重達1.1噸的車轍橋組件空投到美軍陣地,然后在懸崖上僅用兩天不到的時間就架設了一座載重50噸、可以通過撤退部隊所有車輛的橋梁。記錄展示了這兩支軍隊的可敬可畏之處,一支部隊把人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另一支部隊則展現了赤裸裸的工業暴力之美。這兩支軍隊用鋼鐵一般的意志和精神,在這酷寒的冬天,迸發了一場足以閃耀整個世界戰爭史的戰斗。

實際上,對這場戰斗而言,窮究戰爭的勝負已毫無必要,不論是志愿軍在極端劣勢的條件下擊退美軍還是美軍陸戰1師進行了一場成功地“敦刻爾克大撤退”,這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雙方軍隊因為堅定的信仰而表現出的鋼鐵般的意志。唯有堅定的信仰,才能撐起民族的脊梁!

長津湖電影觀后感1500字4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飛機在天空中轟鳴、盤旋,但是那時的飛機不同于如今的飛機可以寄托孩子們的童年。藍天白云間,一架架飛機掠過長空,發動機的轟鳴聲成了危險降臨的信號,朝鮮半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跑、呼喊,尋找掩體、拯救戰友。炮彈一一落下,鮮血、殘肢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零落成泥。

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們所經歷的已然不能用凄風苦雨來形容了。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宋時輪說了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我們不僅與人斗,還要與天斗。冰天雪地里,戰士們缺衣少食。他們身穿單薄的棉衣,吃著硌掉牙的土豆,他們甚至沒有一日三餐,他們餓著肚子,凍著身體,只為突破封鎖,護送電臺與譯電員。他們為的是能夠及時傳遞消息,所以不惜以命搏命,在敵人偵察機眼皮子底下“裝死”隱蔽,也是在這一刻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失去了他的朋友:一個比他小兩個月的19歲少年。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熟的”,當時不覺這句話的深意,而今天在這部電影里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前赴后繼,那不單單是軍人對于命令的服從,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的靈魂與信仰!伍百里戰死了,伍千里還在,伍萬里也應征入伍了,一個普通百姓家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的硝煙中笑過、哭過、成長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恨與痛,它會撕扯靈魂,催人長大。就像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戰士所說的那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朝鮮半島的青山綠水無疑是承載了許多不幸的,但是它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志愿軍戰士的正義之血,終將開出最艷麗的花朵。和平,在今天看來是一件平常事,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時代,我們無法切實地感受堅船利炮,我們也無法想象當轟炸機盤旋在頭頂上時是勇氣先來還是恐懼先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我們為什么要去抗美援朝?我們已經成立了新中國,為什么還要在異國他鄉拋頭顱灑熱血?二戰已經結束,我們為什么不能和平共處?在回答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相信大家會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195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是中華民族建國后的第二年,我們期盼的和平到來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們祈盼的人人平等的時代到來了,大家歡欣雀躍!然而此時的國際形勢卻是不容樂觀。杜魯門,斯大林美蘇爭霸的局面已然形成。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格局也隨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國家,對立統一的存在于這個世界。而我國作為國家的一員,自然有著應有的使命。

此時的朝鮮半島也是一分為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為了親美的南韓,和親共的北朝鮮。所以從國際形勢來看我們國家和朝鮮同屬于陣營,這也要求我們互幫互助。在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半島,他們帶著信仰,英勇的奔向朝鮮戰場!朝鮮半島與我國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說是唇亡齒寒,對于美軍公然插手朝鮮戰場的行為,不戰便是屈辱!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個人陷入瘋狂的最好證據就是好高騖遠”。這句話用在美國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他們公然躍過“三八線”,他們認為戰爭將在圣誕節來臨之前結束,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攻打他們。他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裝備,他們已經控制了天空,他們從1951年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也就是“絞殺戰”!

時間在槍炮聲與喊殺聲中悄然來到了1953年7月27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與中朝方面簽訂了停戰協議。也昭示了這場長達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終于結束了。戰爭從來沒有勝利的一方,雖然結束了炮火,可山河已然破碎,社稷崩塌,百姓凄苦,戰士們在異國他鄉拋卻頭顱,嗚呼哀哉!

據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消耗的作戰物資有560余萬噸,所花費的作戰費約合25億美元。傷亡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有1476674人。美國所消耗的作戰物資7300萬噸,作戰費約400億美元。傷亡人數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是147萬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數據)。

單從這些數據上來看,也不難看出這場戰役對于我們來說是多么的艱難,但是我們依然勝利了,我們維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體,也維護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用我們的血肉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歷史,需要緬懷!

英烈,需要銘記!

和平,需要珍惜!

大學生觀看長津湖觀后感范文(五篇)小學六年級長津湖觀后感范文(十篇)高中生觀看長津湖觀后感800字范文(五篇)黨員干部觀看長津湖觀后感范文(三篇)
小學生長津湖觀后感范文(五篇)小學五年級長津湖觀后感范文(五篇)小學生觀看長津湖觀后感范文(五篇)小學生長津湖觀后感300字左右范文(五篇)
小學生長津湖觀后感400字范文(五篇)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

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

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

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二页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