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篇1】
在我們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有了它,社會才會安定;有了它,人們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有了它,我們的家園才會和諧;有了它,壞人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總而言之,法律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規范。知法、學法、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并且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運用法律來捍衛自己合法的權益,使自己成為一個知法、守法、學法、用法的公民。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很小的事情都會用到法律。例如:在馬路上靠右行走,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在十字路口聽從交警的指揮......這些雖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卻都與法律有關系,這就證明法律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而已。作為小學生,我們雖然對法律的理解不夠深刻,但是起碼我們知道,在學校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做一名遵紀守法,熱愛學習的好孩子。
拾金不昧,樂于助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這些都是優秀品質,我們每個學生都知道,但是能把這幾點做好卻很不容易。一些同學平時不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慢慢地養成了不良習慣,長大后就很容易違法亂紀,使自己誤入歧途,深陷囹圄。因此別忽視了小事,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也許就是你步入歧途的導火索,會讓你走向不軌的道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教訓。
同學們,讓我們知法學法、守法用法、讓法律永駐我們心中,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那樣我們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
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篇2】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并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清朝詩人鄭板橋曾有詩云: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葉一枝總關情。這句反映封建時代官員愛民、為民的詩句流傳甚廣,因其言之殷切至今仍常被人們引用。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進程中,建設,必須要有健全完備的法律制度,必須依靠法律的力量來完善體系。我們生活在法制的國度,處處需有法,處處需遵法。而作為一名剛入路的鐵路職工,我們要應該讓法律在心間長駐。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法律"作為開端的,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我們時期的法制、法律以"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壞"的標準作為基礎理念建設的。所以無論我們遇到了什么困難、無論我們處在什么驚險的境地,我們都得拿出"法律"來保護我們自己,因為法律就是用來保護和保障每個人的權益的。
有了法律的保障才會有和諧的社會,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法制在我心,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
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不會刀光劍影,仇恨交加了;我們會依照法律解決一切需要解決的矛盾,化矛盾為友誼。法制在我心中,我們就能自主的生活,大家都深藏法律在心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那么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端正的,沒有摩擦,就沒有戰爭,我們就有了自由,有了和諧。我們的小孩就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的社會,而法制的社會就要求人們必須知法、懂法、守法。作為一名剛入路的新職工,我們要將法制意識帶入工作和生活中,時刻以法律來約束和規范自己,以"治山斗水,堅毅致遠"的西工精神來鼓勵自己,努力爭做一名優秀的鐵路人。 法制在我心,快樂就在身邊。
年度法治人物頒獎典禮觀后感【篇3】
憲法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本是組織、確立的意思。憲法是規定公民基本權利和國家根本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憲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親一樣。所有的法律都必須根據憲法產生,不得違背憲法,違背憲法的法律是無效的。憲法是愛法,就像母親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憲法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使我們的人格、人生、財產受到保護。憲法是國法,憲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規,而是規定整個國家基本制度的國法。中華人們共和國憲法主要包括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和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四章。它保障國家權力有序運行,規范和制約國家權力;確認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調整國家最重要的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因此,憲法是社會穩定的調節器和安全閥,對于解決各種重大社會矛盾和沖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憲法保護的重點對象。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相關法律條例。同時還特別在20__年制定通過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保障進行了完善。
依法治國個人學習心得體會1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民族復興、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障。實踐證明,法治強則國家強、人民富,法治弱則國家弱、人民衰。抓法治建設即是抓國家和社會建設、即是抓民生民計建設,這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持久工程。“經過長期努力,進入了,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查看更多
學習依法治國心得體會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黨的十八提出以后,儼然已成為我國新形勢下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真言。每個國家都崇尚法治,都期待形成全面系統的法制國家。從古至今,各個朝代關于規范性的法律條文都是以當時的具體形勢而提出并成文。立法為執法,為政府的行政行為或是人民群眾的權益利益做保障,出不得差錯,更少不得關注度。立法的科學化是防止不切合發展實際從而造成法制產生的執行標準,怎...查看更多
依法治國個人學習心得體會1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國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堅定不移走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黨的集中...查看更多
1、依法治國,建設法制國家。2、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市進程。3、在官員知法犯法不是新聞、依法治國才是新聞的時代,拋開制度變革不談,每個人都應捫心自問:如果體制有毒,個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4、依法治國胸中自有天平在,廉潔奉公心底常吟正氣歌。5、遵照同志關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行事,我們的四化大業就一定會發展得更快更好。6、公正執法是公安工作的靈魂,...查看更多
1、法治國家,權力屈從法律;制國家,法律屈從權力。2、薩默斯說:“我們是法治國家。合同擺在那了,政府可不能廢除這些和約。現在有關方面正在盡可能采取每一個合法的步驟來減少津貼數額。”。3、在現代法治國家中,辯護權不僅包括被追訴者自我辯護的權利,更重要的是享有律師辯護的權利。4、但我還是想強調,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中國司法機構依法辦案,不容任何人干涉。5、“依法治國,建設”是黨的十五...查看更多
青春與法治同行心得體會范文1德國法哲學家加達默爾的《詮釋學與歷史主義》中指出:“歷史的聯系最終必須被理解成意義聯系,這種意義聯系從根本上就超越了個體的體驗領域。”就是說明了法律既是人類之間及其與對象意義聯系的圖式和符號象征,也是其意義聯系本身。我在中學時就有接觸過許多中外法學家的著作。如意大利桑德羅`斯奇巴尼的《正義和法》,美國德沃金的《法律帝國》,德國法哲學家加達默的《真理和方法》等。剛開始接觸...查看更多
1、道路的核心要領道路的核心要領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堅持,三是貫徹法制理論。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的特征,是最根本的保證。2、道路的核心要義道路的核心要義有三個方面:1)、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全會公報著重做了闡述和強調。...查看更多
1、道路核心道路核心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貫徹理論。制度是體系的根本制度基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制度保障。2、道路的核心要義道路的核心要義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堅持黨的領導,一個是堅持制度,一個是貫徹理論。黨的領導是...查看更多
1、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2、人心是桿秤,法律是準繩。3、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實。4、極端的法規,就是極端的不公。5、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6、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7、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為人。8、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9、法律是人民道德觀念的具體化。10、舉證職責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11、弱者比強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護。12、法律因罪惡而發展,并且懲辦罪惡。13、法律不能...查看更多
1、法律援助手牽手,和諧社會心連心。2、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3、增強憲法意識,推進依法治區。4、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5、依法行政,公正司法。6、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7、加強質量安全教育,提高質量安全意識。8、知法明禮,用法維善,護法除惡,守法心安。9、法律援助在您身邊,公平正義與您牽手。10、打造法治高港品牌,筑牢和諧社會之基。11、學法懂法,...查看更多
或許大家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那些違法犯罪的事就行。但正是因為中學生對自己作為一個公民享有的權利往往略知一二,雖然也在行使和享受權利,但法制意識較模糊,特別是對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知之甚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權利,也不懂得尊重他人權利。法制觀念較淡漠,使得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另外,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依法維權的意識也薄弱。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比如說有同學在校外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要挾,常常會想要大事化了,這可能會使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一塊肥肉。又比如說有些同學在成年后為了體驗生活校外打工,因為不熟悉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使得自己的勞動和所得不成正比。諸如此類的情況我們都可能會碰到,因此,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而是應該積極學習法律知識,堅決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
國無法則亂,家無法則衰。同學們,讓我們首先從校規做起,規范自己的日常行為;走出校園后不僅自己始終遵紀守法,還要把法制意識宣傳給周圍的人。讓我們共同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生學習羅陽的事跡和精神
時間:2023-09-16 04:0:39初中生觀看小兵張嘎的觀后
時間:2023-09-16 22:0:24中學生電影英雄兒女觀后感
時間:2023-09-19 23:0:42大學生英雄兒女觀后感600字
時間:2023-09-14 18:0:53